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龚新定:漫谈诗词中的“离别”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龚新定 | 发布时间: 2024-08-11 | 603 次浏览 | 分享到:

漫谈诗词中的“离别”


文/龚新定

 

中国传统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原则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咏史怀古诗、惜别送别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

惜别离别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类型,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天地及人生的观照。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亲人、朋友以及恋人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在离别之际,他们往往非常注重形式,比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候还要吟诗话别,离情别绪因此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话题。

设酒饯别的例子就有许多。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中的“都门帐饮”就是在都城汴京的城外,设帐置酒送别。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等等。折柳送别也是送别的重要形式之一,《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现了对即将离开的亲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开创了用柳树来代表离别的先例;另外,即使送别的地方真没有柳树,他们也会在其他地方描写柳树,同样是《雨霖铃》这首词,词人在离别之时没有提到柳树,那么今晚醒来的地方应该有柳树吧!于是就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句。至于吟诗话别就更不用提,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吟诗话别的一种形式。

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常见概念——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也就是说意象是融入诗人情思的艺术形象。诗词对意象的推崇,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

其实,惜别离别诗中的物象所代表的意义在古人那里已经超出了物品本身。以酒为例,它有饯别之意,每逢送别,大都有酒的影子,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当然,除了饯别之意,“酒”还有其他诸如悲欢离合、喜乐哀愁等含义。再说杨柳,从音律的角度看,“柳”与“留”发音相似,故古人借“柳”表达对即将分别的人的思念,柳永用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将柳与离别的关系推向了极致,柳成了与友人告别,与亲人分离的必备品。

于是,我们似乎能从意象的角度给惜别离别诗词作一幅画。关于分别,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天气、仪式来进行意象的概括。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秋天”“夕阳”“月夜”等;从地点来看,应该是“长亭”“南浦”“灞桥”等;从天气来看,应该是“细雨”“骤雨”“浓云”等;从仪式上看,应该是“饮酒”“折柳”等。在这里,意象似乎能够帮助我们完全理解诗词,似乎成为我们把握诗歌的至关重要的方式。

我们常说,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他们的诗篇都在人生的道路上完成的。古人因为用心观照天地,他们写出了很多关于风、花、雪、月的场景,诸如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摸鱼儿》中“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红楼梦》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等等,这倒令当下的我们惭愧,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失去了观照自然的能力。古人又因为用心观照人生,他们写出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永恒话题,诸如之前讲到的诗歌分类——咏史怀古诗、惜别送别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这同样令当下的我们佩服,尤其是在落魄失意之时,我们能从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以及继续奋斗的勇气。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步入了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物象。如果说古人把很多时间用在对自然的关注上,那么现在的我们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现代科技上。当下社会,我们的公园,我们的自然环境可以打造得很美很精致,但是已经没有那么多吸引力了;晚上的天空中也依旧有月亮,我们还会因此而思乡吗?我想未必,因为我们打个电话就可以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通话,甚至是视频通话,哪里还有什么神秘感?

也许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词不能在当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时代在变,倘若我们仍旧在诗词中写柳树、写月亮来表示不舍和思念,那么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是矫情。倘若我们把当下的现代词汇融入诗词创作中,比如“支付宝”“共享单车”“女主播”“王者荣耀”等,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我想,那更会闹笑话的。

难道我们的传统诗词中的离别之情就没有了吗?不是,它在文学中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比如现代新诗。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席慕蓉在《送别》中也写道,“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馀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地俯首请为我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后终必,终必成空;以及一位佚名诗人的“我愿你是一只大雁/自由地去拥抱每一片蓝天/如果那块土地适合你生长/你就把那里当做你的家园”……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那种离愁别绪,那种人类永恒的情感是不会消亡的,只是看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观照世界,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世界。

活动征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