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乃广东韶关一县也,因处滃江之源而得名。其地山水奇秀,物产丰饶,古有“仙邑”之称。
公元2021年10月15日,吾随中关村画院一行十余艺术家赴其地,与翁山诗书画院举办“华彩丹青”书画联展。因白云机场飞机晚点,至翁源酒店已是夜深,见一精神矍铄老人热情迎候,朗声聊谈中知是翁山诗书画院院长刘国玉先生,竟已年届八旬。
翌日早餐,同桌翁源文联副主席吴怀想及几翁源同仁,对刘国玉先生颇多赞誉。曰翁山诗书画院系刘国玉先生创始支撑,并言翁源有“刘涂”之称,可谓翁源文化两标志。涂志伟者,翁源油画大家也!上世纪九十年代定居美国,屡获艺术大奖,2004年任全美油画家协会主席。油画乃西洋人之长,一华人竟居其尊,殊为难得。西方媒体曾誉其为“亚洲第一人”。翁源滃江滨建有涂志伟美术馆,我们后去参观,数百幅佳作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是日上午,我们先行至翁山诗书画院。却见两栋大厦居市中心文化广场,巍然高耸,造型新颖。近有滃江蜿蜒,竹林掩映;远有翁山叠翠,白云缭绕。一栋楼有刘国玉先生所书“翁山诗书画院”六个苍劲大字,以汉白玉镌刻嵌于院楼高壁之上。另一栋门楣上悬挂着刘国玉先生题写“翁山诗书画院藏珍楼”牌匾。刘国玉先生曰:“两楼皆为翁山诗书画院所用。”旁一翁源艺术家曰:“均系刘国玉先生费尽心血自筹资金一力建成。”
上楼进翁山诗书画院,见有其出版《翁山翰墨》《风雅翁山》等期刊及书籍画册多种。信手翻来,丰富厚重,清雅高端。吾亦曾创办主持杂志,深知不易。
走进展厅,起首是刘国玉先生几幅焦墨山水和书法大作,果然大气磅礴,风姿不凡,让人眼前一亮。徐徐浏览两层展厅约二百幅书画,两地艺术家作品风格多样,交相辉映。中关村画院包含国内各地老中青艺术家,水平不凡。翁源乃岭南一隅之县,竟可与其媲美,让人惊讶。此情此景,令我们一行对领帅者刘国玉先生肃然起敬。
刘国玉先生系翁源客家人,幼承庭训,诵诗习字。1959年至196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专读书,因家庭出身问题,中途辍学,在农村劳动达十七年之久。历经磨难,未曾磨灭艺术追求。1979年调入翁源县文化馆工作,90年任翁源文化局副局长。工作之余,蜗居家中“井观居”从事中国山水画、书法、诗词创作,在画坛别树一帜,成为集诗书画于一身的艺术名家。90年代起,专注于枯笔焦墨山水画的创作,所作焦墨山水,风格日趋雄健。张仃大师观后题辞曰:“气象浑穆,魄力雄强”。曾先后在韶关、广州、香港等地举办画展,蜚声岭南。新世纪临近,先生期冀建一研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平台,培育热心艺术桃李,滋养翁源文化风气。其多年文化部门从政经历,深知翁源并无矿产大企,政务民生千头万绪,不想给政府添难。遂立愿创作卖画,自筹资金兴建诗书画院基地。自2000年起,日夜创作,不敢懈怠,四处兜售,跑遍粤港,锱铢必较,积累资金。更得各级领导关怀支持,在城中心滃江边划一地皮,于2004年动工兴建翁山诗书画院。期间辛苦,难以尽述。工程时断时续,系因建筑材料人工缺资短薪,先生加紧作画,募来资金,赶紧悉数投入工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刘传铭两位博士晓之,自告奋勇为诗书画院建筑设计,不收分文。2009年和2018年,两栋大厦终于先后落成,翁山诗书画院拔地而起,已成翁源乃至韶关文化标志。诗书画院为两栋七层楼宇,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青砖外墙,朴素典雅,既现代又传统,矗立于滃水之滨,恢恢乎蔚为壮观。
随行观画之翁源同仁曰,翁山诗书画院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情怀,具有创作、典藏、展示、培训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专业功能。下设办公室、创作部、组联部、策展部、学术研究出版部、典藏部、培训部、画家招待所、论经堂、学术厅和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等设施。十余年来,在此沃土旺水滋润下,翁源艺术群体蓬蓬勃勃,争奇斗艳,雄立岭南。尤其焦墨山水,国内擅画者并不多见,翁源竟成“刘(流)派”。有翁源黄亮者,过去系一商人,40岁前从未染指翰墨。十几年前受刘国玉先生启蒙学画,勤学苦练,日夜不辍,几成画痴。后又至京城深造,十年间,作品数次入选全国大展及获奖。2017年加入中国美协会员,2019年当选韶关市美协副主席。几日后,吾曾至韶关市中心公园内黄亮工作室,约有数百平方米,几十幅精美大作布满墙壁。由此可见先生桃李之盛。
一翁山诗书画院艺术家趋近曰:“两栋大厦建成后,刘院长多次提出无偿捐献政府。”我们闻之,颇感震惊。吾求证吴怀想副主席,曰:“先生确曾屡提捐献之事,政府竟有些作难,因深悉先生为此呕心沥血之不易。以后要接,也须郑重其事给先生个名分。”吾又问询先生,沉吟片刻,曰:“建楼建院初衷,即为振奋翁源文化,传承中华精粹,为乡土添一亮点。今业已成,此生所愿足矣!吾已年迈,留之何用?更从未曾考虑家人子女。”吾闻后感慨不已,心潮激荡。
十时许,“华彩丹青”翁山诗书画院中关村画院联展开幕式举行。及吾致辞,即兴草成两首小诗吟诵。
其一曰:
贺“华彩丹青”翁山诗书画院中关村画院联展
翁源秋色胜于春,华彩丹青更添锦。
寄语南北耕耘者,再画鲤鱼跃龙门。
其二曰:
滃水之子国之玉
——赞刘国玉老先生
历经磨难苦练艺,尺幅千里井观居。
别开生面绘宏图,岭南焦墨一枯笔。
杖朝之年志不息,两栋大厦平地起。
汩汩心血育桃李,翁山书院赖老骥。
谁道韶光容易逝?南国有关名不虚。
送何称号差可拟?滃水之子国之玉。
两首小诗吟诵后,得到在场领导和艺术家的共鸣。
昔宋初临川晏殊贤相,乃宋词之祖旧学之碑,开一代风气之先,挈领提携后辈,遂有临川才子之乡千年美誉和有宋一代江西俊采星驰。又清末冠县武训平民,虽自幼丧父失学,却立兴办教育奇志,四乡行乞积资,兴办崇贤义塾,历尽屈辱,乐在其中,舍己为人,大义薄天。刘国玉先生虽偏居翁源一隅,且历经坎坷,然艺心不凋,毅志不折,更乘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之春风,遂成一柱艺术栋梁,领一方文化气象。可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也!一个人穷其一生,夫能做成一两件益于社会益于时代之事,诚非易哉!但贵在有志,贵在有恒,孜孜以求,必有所获,其并不在位尊位卑,亦不在年壮年高。信然!韶关翁源刘国玉先生可资例证。
作者卫汉青简介:山西临汾人,作家、诗人、书法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关村画院名誉院长。历任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著有《轨迹》、《威风锣鼓》、《稻香湖》、《圆明园与红楼梦大观园》《保家卫国之战》《中关村的足迹》等作品集。曾获北京市建国45周年征文一等奖等文学奖,四次出席全国文代会。2002年创办《中关村》杂志,任社长兼总编近20年。2009年策划举办“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媒创新十佳人物。2005年和2011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奖”荣誉称号。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4
2025-02-13
2025-02-13
在阿勒泰跳起“黑走马”(隋源) ——中国诗歌春晚走进阿勒泰作品选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