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的记忆
来源:文旅网 | 作者:王昌宁 | 发布时间: 2023-05-06 | 6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月里,春风拂面,香花扑鼻,在这美好的日子,我外出旅游,在上海苏州河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来到上海,走进四行仓库,听到淞沪会战的讲解,仿佛亲眼看到了当年激战的场景。陈化成等壮士的英勇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刻在了我的心坎上。

上海,吴淞口,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曾被列强一次次入侵,口子被强行撕开,血流成河,多少壮士为国捐躯,倒在这里,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丰碑!

1842年5月18日,英军入侵中国后,集结7千余人,从杭州乍浦分别搭乘20余艘舰船,进逼吴淞口。于6月8日在长江口以东鸡骨焦一带展开,并派船探测航道,封锁长江口。面对英军来势凶猛的阵势,清军进行了相应的战前布防。西炮台由江南提督陈化成,领苏松镇总兵周世荣亲自坐镇,东炮台由川沙参将崔吉瑞防守。此外宝山县城作为西炮台后方阵地,由两江总督牛鉴领2000余人驻守,并配备大炮50门。宝山县西北小沙背一带,由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带700人驻守,以防英军由长江沿岸登陆,同时支援西炮台。

水面上,清军水师战船16艘由守备田浩然指挥,停泊于吴淞口内。水师游击管带刘长领新造水轮船4艘及其余巡逻船、运输船等,部署于蕰藻浜、黄浦江以南水域。

6月16日晨6时,英军发出进攻信号,开战后,由于,兵力和装备悬殊较大,寡不敌众,陈化成仰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卸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肉搏,身负重伤,全然不顾,与敌血战到最后。陈化成、韦印福、许攀枝等纷纷战死殉国,上海县城被占。但这次战斗也给英军以重创,共击毁敌舰多艘,歼敌数百人。陈化成的遗体收殓在嘉定关帝庙,殡葬时,数万人罢市哭祭。时有人以诗悼念陈化成老将云:“报国捐躯日,遥天黯将星,山河留壮气,风雨泣英灵;泪洒三年血,名留万载馨,茫茫烟水阔,凭吊问苍溟。”

讲解员的讲解,声情并茂,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久久地在我耳畔回荡。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中国,淞沪会战拉开序幕,打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中国军队由进攻转入防御,日军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海失守。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中,中国军队75万以上精锐之师投入战斗,赴汤蹈火,以血肉之躯拼死搏杀,淞沪战场上出现了一座座悲壮的“血肉磨坊”全世界由此见证了军民救亡图存的钢铁意志。

苏州河畔,一座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因此得名“四行仓库”。它建于1931年,是一座七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上海轮陷前夜,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上级要求他死守四行仓库,迟滞敌军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此时,苏州河北岸已基本落入日军之手,日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所过之处,实行了焦土政策,大肆破坏,逃难的上海百姓蜂拥进入临近的租界区,日军开设了慰安所,似乎已经开始要欢庆战争胜利了。谢晋元根据上级命令,冷静应对,清点自己的总兵力,仅有400余人,大部队正陆续后撤。在这样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他没有表现出任何退缩,并不断地勉励自己的下属,人在阵地在,四行仓库就是自己的坟墓。就这样,谢晋元带领这支部队与敌展开了激战。日军不断向四行仓库发起多轮进攻,还出动了坦克和飞机。但在谢晋元的镇定指挥下,与敌苦战,使敌企图未果,始终没能前进一步。

当时,他们的英雄壮举传到了上海市民当中,老百姓听说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顽强抵抗日军时,无比激动,民族气节高涨,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后勤支援,声势浩大。一些记者,不顾生命危险,要采访他们。谢晋元极力阻止,只提出希望悬挂一面国旗在四行仓库顶上。上海市商会迅速提供送来一面大国旗,就在大家为难如何送到河对岸时,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自告奋勇保证完成任务,她的名字叫杨慧敏,是一名童子军。当她穿越火线将国旗亲手交到谢晋元和杨瑞符营长手中时,在场的军人都情不自禁地向这个小女孩行了一个军礼。10月29日清晨,当四行仓库楼顶缓缓升起国旗时,沿河岸观战的上海民众激动万分。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阵亡了一些士兵,发生了一些伤员,第一批伤员烈士送出去时,杨瑞符营长对他们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人数,就说有800人,绝不可以说只有1个营的人。”这就是后来“八百壮士”的由来。他们的英雄壮举被拍成了电影《八佰》,这样,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尾声,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国民革命军第524团的中国军人被称为“八百壮士”。因为他们的顽强坚守,浴血奋战,由此,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粉碎了侵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言论。

1937年10月31日凌晨,四行仓库守军奉命全部撤离,进入公共租界,被租界当局滞留在胶州路兵营。四行孤军坚贞不屈,继续进行抗日斗争,保持了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日本侵略者视谢晋元等爱国官兵为眼中钉。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日伪收买的叛兵刺杀,不幸身亡。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以纪念和缅怀这位抗日民族英雄。

有人讲: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 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陈化成、谢晋元、杨瑞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是中华民族历次战争中、千千万万个英雄、壮士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壮举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我没有看过电影《八佰》,但隐隐约约听人讲起过。这次,亲临现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我站在苏州河畔桥边、四行仓库高墙下,久久凝视和沉思:一个民族,无数次的抗争,才迎来了今天和平安宁的日子。尤其是那枪炮射击成千疮百孔的仓库高墙和高墙下那一束束人们祭奠的鲜花,是否在告诉我们:中华当自强!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重演!

吾辈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壮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添砖加瓦!

 

作者:王昌宁,江津作家协会、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