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己的方寸之地——评詹澈《方寸之地:五五诗体一百首》
来源: 聯合報 | 作者: 白灵 | 发布时间: 2023-07-28 | 504 次浏览 | 分享到:

——评詹澈《方寸之地:五五诗体一百首》

 

从没有哪位诗人如詹澈,曾给予这块土地上农渔民、弱势的底层子民那么多关注,除了坚持写诗这件事之外,他的注意力和焦点极少在自己身上。他不像上一辈部份诗人一生纠结在大小两个乡土的情结和困挫中,也不似后来某些浪漫诗人一辈子只关注自身情感的安顿、欲望的满足、孤寂感的宽解,或只在乎亲友爱三情、旅行、美景、美食、浅浅的哲学、乃至只想戏耍文字迷惑读者。

在詹澈的诗里,光从他出版过的诗集名称《土地请站起来说话》、《手的历史》、《海岸灯火》,《西瓜寮诗辑》、《海浪和河流的队伍》、《小兰屿和小蓝鲸》、《绿岛外狱书》、《下棋与下田》、《发酵》等,都闻不到一丝丝诗的浪漫气息。他的诗中,更多的是身姿蹲得低低的同理心、更多愤怒、更大的悲怆,以及对两岸华人齐致健强的高度期待。他深知「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喜欢美与歌颂夸赞,写底层民众与疾苦要写得好其实更困难」(〈跋〉),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思及此乃「诗人天职」而无畏前进。他不像某些穿着皮鞋踩在水泥地宣称为民发声、却只直抒胸臆的诗人,詹澈是赤手空拳与天灾和大水搏斗过双脚深陷过泥巴的人,却不肯轻弃诗质,因此他像是自土地深处伸至地面的一管奇特的喉咙,在人群杂沓中,迥异一般诗人,发出的是铜管号般的清朗之音,没有相当悲悯恻隐之心者,恐难理解他既「具现代主义的深度」又「坚持抗拒与批判的精神,是相当稀罕的声音」(陈芳明,2011) 的「稀罕」指的是什么?

近些年,他突然福至心灵,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发明了所谓「五五诗体」,每首诗订好五段,每段五行,把他的同理心、愤怒、悲怆和「稀罕」之音大幅缩减,都装进了此项规划整齐的形式中,并寻求在第三段或第三段第三行安排转轴与变化。此试验先是在《下棋与下田》(2012)出现三十几首,后来在《发酵》(2018)一集中多至94首,到了此集更是全新的一百首。这是詹澈写诗一生,精心打磨出的「方寸之地」,像粗茶淡饭或再精致的佳肴,呈现于众时,也只能摆于或大或小的方寸之桌上。

自此他也发现了,其实人人都在找寻一块「属己的方寸之地」。有人穷忙于一块「非属己」之领域、也有人自足于「属己」的「方寸之地」中,这似乎也呼应了海德格「非本真」与「本真」的不同生活原则。比如:〈石材店〉的敲石人的每块墓碑皆是他可以「对着刻好的石像说话」的「方寸之地」,也是他最能「靠着刻好的墓碑午睡,靠着死亡」之处,「可以听见昨日的笑声还藏在名字里」、「在刻划别人的名字中忘了自己的名字」,对詹澈而言,「这石材店,是我路上学习的私塾」,那是相同于以笔写诗:「在锤敲字句的潜在欲望里/看见磷火与荧光,也看见星芒」的寸土之处。

于是〈洗衣妇〉几代人都捣搥的石头或洗衣板、〈老茶师〉分辨得出各色茶味和水味的茶壶、〈东门卖瓜〉老将军看得见「苦瓜在草色中渗透月白光泽」的瓜摊、〈老农卖笋〉能听到竹笋「冒出土声音」的笋林、〈卖菜老妪〉自种有机「不依赖这城市的文明,老的很干净」的摊子、〈木材厂〉「棺木与神像」相等对待的锯木机、〈父女理发店〉「如剪刀的两片刃紧紧夹在一起」笑谈终日面对的每个头颅、〈父子搬家〉互使个眼色比个手势即捆紧家具的小卡车….. 等等,无不是他(她) 们可「属己」或「非属己」的「方寸之地」,重点还在于当事人各自投注的「方寸之心」是甘心或不甘心,是环境所迫或能自乐于其中。其中虽不免有写诗人主观想象的部份,但当被观察对象的某一刻,以「几近忘我」的专注,投入其「方寸之地」中,此对象物即成了一可被独立审美的客观景致。因此当詹澈写〈观驼背老妇种菜〉推着婴儿车走向自己的菜园,用有限的资源养活自身时,她踽踽举足「如婴儿学步艰困而自信」,但不论晨曦或昏暮她的影子总是「拉长拉直腰杆」,拔草时像要「吻触土地」、蹲缩菜园则如不见了人影,那菜园是: 

 

    一块小小的方寸之地,是她俯身的一片

    天空,是双手磨擦阳光的镜子

 

那老妇人「有时推出婴儿,用累积的岁月与她的世代/推着另一个世代向前走,她也向前跟着活下来」,他指着的就不只是一个妇人,而是老、青、幼三个世代的关系和极具普遍性的现代社会的典型。

人人都在找寻一块「属己的方寸之地」,詹澈说它可以是菜园、竹林、池子、镜子、石碑、摊子、饭桌、书桌….. 它无处不在,唯存乎一心而已,当在某时某刻,专注至忘我意境,时间就「竖立」起来,就达至某瞬的「属己」的境地了。

「五五诗体」的「方寸实验」多年后,詹澈在诗形式的坚持和运用不失为新诗百年后一有意味的独创,虽说他在意象或事件运用时或偶尔不免重迭、唯心唯物的争辩难免执着,离完美、自如、臻至完全成熟的境地仍有一小段路要走,却已树立了诸多典式的诗作,尤其在叙事和抒情及人物诗的兼容上令人刮目相看,未来就待更多有心诗人的共同参与试验了。

2023年7月16日   聯合報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