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魁散文集《母爱伴我行》之七
编者按:孙魁,一名退而不休的职业军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军事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军旅作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小学名誉校长。退休后担任过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
孙魁从军40余载,坚持一手持枪习武,6次荣立三等功;一手握笔耕耘,曾组织和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作为副主编组织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武警部队两个分册,先后写作发表数百万字理论著作及文艺、新闻作品,并屡获国家和军地各类优秀成果评选及有奖征文大奖,其中主笔完成的《论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武警军事工作特点规律研究》《武警军事理论创新与管理》等四部专著分获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个人代表著作有《情注橄榄绿》《育人贵在明理》《武警军事实践与思考》《武警建设讲座精选》《母爱伴我行》《锦绣山河颂》《劳动美之歌》《2020抗疫故事选讲》《讲党课诉衷肠》等。
2016年,写作出版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随后在全国开展“感恩母爱•孝行天下”主题公益巡讲,以《母爱伴我行之家国情怀》《母爱伴我行之家教家风》《母爱伴我行之奋斗人生》《母爱伴我行之孝行天下》《母爱伴我行之爱国责任》《母爱伴我行之核心价值》《母爱伴我行之立德树人》《母爱伴我行之思政教育》《母爱伴我行之劝学记忆》等17个系列讲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用众多亲历感人故事解读人生意义和价值、畅谈人生圆梦体会和感悟,先后应邀到20余省区市演讲200多场次,赢得除幼儿园小朋友以外的广泛受众群体普遍欢迎和赞誉!众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纷纷予以报道。
2020年,创作和自费出版《2020抗疫故事选讲》(叙事诗上、下册),赠送给有关学校、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于2020年9月正式开启“2020抗疫群英故事公益宣讲活动”,从多角度诠释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孙魁的公益演讲,还有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课题,以及党政军机关行政文书写作系列课程等,也深受广大听众普遍好评。
孙魁在进行公益巡讲的同时,给主办单位、听众赠送其写作和自费出版的大量书籍,被人们誉为“有大爱的人”。
基于当下社会中华传统家教文化严重缺失现象,导致家庭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网征得孙魁先生授权,将散文集《母爱伴我行》全文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2016年国庆节,红军老战士王定国为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题词。
母为儿孝道楷模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用言传身教告诉孩儿,何谓人世间的百善孝为先,如何以善孝支撑真正人生。
记得我生父刚去世那几年,每逢清明节来临之际,母亲总是牵着我的手,穿越鹰子垴漫山遍野的坟地,来到爸“跟前”,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 我怎么劝都劝不住,往往是劝着劝着,自己也跟着号啕大哭起来……那时的我,只知道自从没了爸爸,妈妈像变了个人似的,并不完全理解娘那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切肤之痛。
几年后,我长大一些了,母亲再带我到生父墓前,就一边烧纸敬香,一边给我传授:清明节的由来与宗旨都是弘扬中华孝道,还结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给我介绍孝文化,“为人后,必尽孝。对长辈,不论生前尽到孝与否,身后清明都将魂牵梦绕。”打那以后,在我心里开始扎下了孝文化的根。
母亲在尽孝方面,有两件事让儿记忆深刻。一是改嫁“暴虐狂徒”为妻的三年,尽管娘和孩儿遭到他的百般虐待和蹂躏,但娘对他的母亲仍是孝敬有加,连一句不恭敬的话都没说过。乡间邻里无不为之赞叹!就连暴徒本人也无话可说。
二是因生活所迫,娘与其长兄提及将我生父在世时掏钱修建、后来分给我们的部分房产出卖补给生活时,大舅竟以养不养80岁老母作为是否可将房产变现的条件,认为我娘家大口阔,肯定不敢答应。谁知,我娘却斩钉截铁地回答:“哪怕我再苦再难,你不养娘,我养娘!”就这样,娘做通继父的工作,把外婆接进了孙家,与我们过着同甘共苦的生活。当然,也时常给老人家开点“小灶”,还常陪着老人散步、聊天,把老人侍候得舒舒服服的。
有关孝文化,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深深地刻进了我幼小的心里,使我学会了如何孝敬老人,怎样尽好孝道。
(2016年4月4日//咸宁—武汉)
交友哲理实践来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儿懂得了“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的世间交友哲理,告诫孩儿“要多交心友、益友和诤友,少交或不交面友、利友和恶友”。
人生一世,短暂几十年,交友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幸福指数乃至事业成败。如当下揪出的许多“老虎”“苍蝇”中,其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友不慎,轻信利友和恶友。
娘曾回忆说:“你爸在世时,咱家经济条件好,人气很兴旺,可你爸走了我才发现,原与咱们走得最密切的人,后来却成了最疏远的人。相形之下,在咱母子遇到困难时,竟是与你爸生前交往看似平平淡淡、心却热热乎乎的战友,无私无图地帮了我们不少。”这正好验证了古人一句话,知人知面,难知心!当然也说明,危难之时见真友。
母亲还用实例引导我如何看待朋友,说她早年有一个无话不谈、亲如姐妹的“闺蜜”,母亲对其从来没有二心,可她却在背地里老是对母亲说三道四。母亲得知并与她对质后,从此断绝了交心。由此母亲教导我:“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朋友,不光要察其外表,更要观其内心;不光要察其当面,更要观其背面;不光要察其短期,更要观其长期;不光要察其日常,更要观其非常。”这是出钱都买不到的交友箴言。
我当兵以后,母亲时常在信中提醒我:“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一座大熔炉没错,但也不是真空地带,人员来自不同阶层和家庭,战友之间交往也得明辨真伪、分清是非、把握分寸,择优而交心。”有时还给我剖析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引导孩儿树立正确交友观,把好交友底线,提高交友质量。
翟万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所有这些源自实践的深刻道理和正反经验,都对我几十年来“坚持不乱交友、不轻信友、不盲从友”,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警示作用!哪怕是在靠物、靠利、靠钱、靠背景与关系交友攀升之风盛行的年代里,我也没有动摇过“三不”交友理念,始终前行在母亲指引的正确交友路上。
(2016年4月5日//武汉)
母亲教儿顾大局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育孩儿从小学会了识大局、重大局、护大局,这为我后来顺利触入集体生活,并在部队得以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奠基作用。
国有国之大局,家有家的大局。识大局指的是什么,重大局讲的是为什么,护大局则是该怎么做。在当时,何为一个十口人重组之家的大局呢?母亲一再强调,就是“维护和谐,共渡难关”。
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我是长子,所以母亲自始至终对我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期望更大:“你要时时处处给弟弟妹妹当好表率,凡事要多照顾、多引导、多让着弟妹们,特别是在搞好学习和替爹娘分忧方面更要做好样子。”我深知母亲良苦用心,认真落实娘有关讲大局要求,从小学四年级走进孙家到应征入伍离家,先后在息事宁人不惹事、帮助弟妹学懂事、熟读功课多知事等方面,尽到了做长子的本分,从没跟家庭其他成员红过一次脸、斗过一次嘴,所以继父生前曾对同事和友人多次夸奖:“咱家大小子真叫人省心、放心!”
其实,我也有件事做得不够好,可能伤过继父的心,那就是在我改姓“孙”的问题上,开始我思想上硬是转不过弯儿来,总觉得人都这么大了,一个名字老是改来改去挺伤自尊的,因而拖了几年也不肯改,最后到了高中后期,母亲把这事儿提到顾全大局、图谋长远的高度,才说服我改成现用名。可继父从没因此责怪过我,也正是他的理解和宽容,使我进一步强化了大局意识、开阔了大局胸怀、品到了大局味道。
在爹娘讲大局榜样力量的激励下,我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努力做到不讲条件服从、不讲价钱奉献、不讲回报付出,保持了识大局、重大局、护大局的良好习惯,从而赢得施展才华写春秋、保家卫国尽忠诚的一方天地。
(2016年4月9日//武汉)
巧化忌妒防小人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给孩儿化解遭人忌妒和应对小人的方法,让我明哲自卫、受益匪浅,幸免了因为忌妒之恨或小人之心可能带来的祸害。
从小学到高中,由于我学习成绩好,老师都很喜欢我,这便难免遭到个别同学忌妒,还时不时有人给我制造点不快甚至麻烦,为此我没少受憋屈。
有一次实在憋不住了,我就向娘哭诉内心委屈……娘却对我作了出乎意料的开导:“孩儿不懂吧,你能被人忌妒是好事,说明我儿足够强嘛,小小年纪就有人拿你很当回事儿呢!而消除忌妒的最佳途径,就是放低姿态、与对方交朋友,如万一成不了朋友,也要让忌妒怨恨你的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和友善。”我照着母亲教的法子去做了,果然效果明显。
可当我踏入社会、步入军营后,感觉遭人忌妒的强度更强、化其为友的难度更大。于是,我写信向母亲讨教,得到的回复是:“这很正常,因为社 会比学校更复杂,不光有忌妒之人,还有形形色色小人,应对办法,一要善,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要装,就是表面似不知、心里却须防;三要忍,莫因与小人计较乱了人生大谋长计。”回想起来,领悟和践行“善、装、忍”的真谛,对成就我职业生涯帮助甚大。
曾几何时,虽有人对我使过暗枪,但我总算能基本识破和躲过;虽有人对我泼过污水,但无法改变我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信念;虽有人对我耍过诡计,但我以平静、平淡、平常心态和装着愚蠢熬过来了,总体上对我期待人生价值的实现,没有太大影响、太多失望。当然,遗憾也在所难免。
不管怎样,经历四十年风雨沧桑,一路正气高歌走过来,终没被小人们 打倒,还是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治忌妒、防小人的重要策略!母亲人虽不在了,她留下的法宝却永远管用。
(2016年4月10日//北京)
作者书写受母教感悟
谨记防人不害人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给孩儿讲述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简明易懂、长期管用。
记得母亲第一次给我讲这方面的道理,还是我读高中的时候。那时我担任一两千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由于学校器重、老师喜欢、同学抬举, 我时常自觉不自觉给人一种春风得意的感觉,因而不经意间,就有非议扑面而来,甚至有人背地里使坏捣鬼,这让我始料不及、倍感委屈。
当时我想,辛辛苦苦为大家服务,反倒惹了一身不是。憋屈之余,我把心里苦衷向母亲诉说,母亲开导我:“你为大家多做事情没有错,有人挑剔你也很正常,但凡事都应防一手谨慎为之,挑剔者未必都有害人之心,关键是要自身谨言慎行,不给人留下评头品足甚至有意加之的口舌和把柄。”母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原来害人与防人的关系竟然如此密切!由此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律己严、防人实,才能少受委屈、免受伤害。
之后,我迅速调整了以往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误解或适得其反的表达与行为方式,果然收效明显!直至毕业,再也没听到类似之前对我负责的学生会工作说三道四的声音。
踏入社会和部队后,情况更加复杂,人与人之间防与害的问题症结,主要源于进步之争、利益之争。面对现实,母亲又告诫我:“防人不可忘,害人永不为,任何时候都要靠实力进取、靠诚意服人。”其实,这是教给孩儿的一种博大胸怀,也是一种为人的格局修行。
我谨记母亲教诲,一路走来,确实被人暗地里、莫名其妙地害过不只一 次两次,但我都能及时感知、善待对手、化险为夷,从不做以牙还牙、以怨报怨的事,始终行走在充满阳光的大道上。
(2016年4月23日//北京)
讲团结更讲原则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育孩儿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做到“日常相处讲团结,大是大非讲原则”。这跟如今人们经常念叨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很重要、底线也得保”等处事信条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踏入社会之前,母亲常对我说:“人活世上,相识容易,相处太难,所以不论家庭内部、还是工作圈里,搞好团结对获得幸福、取得成功都至关重要。尤其在咱们这个组合家庭中,你是长子,要时时处处给弟妹们做好榜样,莫让‘看戏不怕台高’的人把咱家看偏了、捣散了……”那时聆听母亲的教诲,我感觉搞好团结,就是为了凝聚和维系一个家。
其实,我的努力微不足道,母亲才是家庭的灵魂,她的无私付出和委曲求全才是维系家庭团结的核心。母亲常常是严待我们亲生兄弟俩,宽待非亲生的弟妹们,力求以心换心,消除继母隔膜,传播真情母爱,最终和继父一道,把我八兄弟姐妹都顺利抚养成人、送入社会,组建了幸福小家,且至今没有一个闹不团结离婚的。
我当兵后,母亲在信中又就团结问题这样要求我:“部队是个大家庭, 理应搞好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个人进步也离不开团结。你在同龄人中,相对吃苦多、心气高,更要主动团结同志、全面团结同志、真心团结同志,但有一条必须牢记,就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千万不能同流合污!”我理解,这最后一句,就是团结做人要把握的基本底线。
母亲这段话,一直铭刻在我心里,指引我行动,使我分享到团结同志带来的众多益处。同时,每当遇有大是大非考验,我就把有这段话的母亲书信录音放出来听一听、想一想,从而不断坚定“宁可吃点眼前亏,也不冒险种后悔”的信念和决心,所以,才有了那些贪腐败类赠予我的“不懂事儿” “一根筋儿”等戏称。
我背着这些“戏称”,坦然离开了职业沙场,安然告慰我的母亲:“孩儿虽然少圆了一个所谓的将军梦,但较之传承您崇高、博爱而智慧的思想灵魂来,那将永远不能同日而语、永远无法相提并论!”
(2016年4月19日//北京)
1997年春天,作者和武警摩托车队员在广州训练基地
娘为儿铺平政途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对孩儿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高度负责,每每忆起娘在这方面为儿所作的努力,总是令儿感动不已、感慨万千、感恩无限。
我上中小学时,正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为适应当“红色接班人”要求,母亲对我除了学习上高标准外,政治上更是严格要求,比如背诵“红宝书”、学跳“忠字舞”、宣传“最新(高)指示”等政治活动,她都亲自督促、反复抽查,唯恐孩儿偏离毛主席革命路线半步。
记得母亲常对我讲:“学习成绩好是专,政治表现好是红,又红又专才是合格接班人呢!”在学校和母亲双重栽培下,我很努力地争做红色接班人, 于初中阶段一个“学雷锋日”光荣加入了共青团,为后来升入高中成为班团支书和校团委委员、学生会主席奠定了牢靠政治基础。
我等读高中遇上学工、学农、学雷锋活动“三多”热潮,因而一度疑惑,“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似有点本末倒置。母亲即引导我说:“当下的兼学别样就是政治红,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也是一个人的生命线,孩儿可别犯糊涂,一定要把好方向,有个好的政治表现呀!”于是,我拼命图表现, 事事处处打冲锋,成为响当当的又红又专好学生。
为孩儿政治前途着想,母亲花费心血最多的还有两件事情。一是为澄清我生父的历史问题,她没少跑宜昌军分区、宜都武装部,直到把我们兄弟俩顺利送入部队,后来组织上有了正式结论,这事儿才算告一段落。
二是关于我们兄弟俩的成分划定,这在当时可是涉及根儿正不正、苗儿红不红的重大问题!因“四清运动”有人捣鬼,把我们兄弟俩成分错划为随母娘家的上中农。为翻这个案,母亲近乎跑断腿、磨破嘴!她在《关于我两个孩子成分问题的说明》状中申诉:“依其生父应定为贫雇农,按其继父则应是下中农,随我娘家成分毫无道理。成分问题关乎孩子一生命运,万望组织和领导给予明鉴!”经过母亲长达八年多锲而不舍的申诉上访,我们兄弟二人成分终有了“革命干部”的定论。
我入伍时,母亲曾对我讲:“娘已为你扫除前进障碍、铺平政治道路, 以后路怎么走、走成啥样,就看你的了……”
(2016年4月21日//北京)
1985年,作者上大学时与班里同学合影
2025-05-19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09
2025-05-0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