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魁散文集《母爱伴我行》之九
编者按:孙魁,一名退而不休的职业军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军事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军旅作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小学名誉校长。退休后担任过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
孙魁从军40余载,坚持一手持枪习武,6次荣立三等功;一手握笔耕耘,曾组织和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作为副主编组织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武警部队两个分册,先后写作发表数百万字理论著作及文艺、新闻作品,并屡获国家和军地各类优秀成果评选及有奖征文大奖,其中主笔完成的《论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武警军事工作特点规律研究》《武警军事理论创新与管理》等四部专著分获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个人代表著作有《情注橄榄绿》《育人贵在明理》《武警军事实践与思考》《武警建设讲座精选》《母爱伴我行》《锦绣山河颂》《劳动美之歌》《2020抗疫故事选讲》《讲党课诉衷肠》等。
2016年,写作出版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随后在全国开展“感恩母爱•孝行天下”主题公益巡讲,以《母爱伴我行之家国情怀》《母爱伴我行之家教家风》《母爱伴我行之奋斗人生》《母爱伴我行之孝行天下》《母爱伴我行之爱国责任》《母爱伴我行之核心价值》《母爱伴我行之立德树人》《母爱伴我行之思政教育》《母爱伴我行之劝学记忆》等17个系列讲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用众多亲历感人故事解读人生意义和价值、畅谈人生圆梦体会和感悟,先后应邀到20余省区市演讲200多场次,赢得除幼儿园小朋友以外的广泛受众群体普遍欢迎和赞誉!众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纷纷予以报道。
2020年,创作和自费出版《2020抗疫故事选讲》(叙事诗上、下册),赠送给有关学校、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于2020年9月正式开启“2020抗疫群英故事公益宣讲活动”,从多角度诠释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孙魁的公益演讲,还有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课题,以及党政军机关行政文书写作系列课程等,也深受广大听众普遍好评。
孙魁在进行公益巡讲的同时,给主办单位、听众赠送其写作和自费出版的大量书籍,被人们誉为“有大爱的人”。
基于当下社会中华传统家教文化严重缺失现象,导致家庭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网征得孙魁先生授权,将散文集《母爱伴我行》全文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2016年国庆节,红军老战士王定国为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题词。
母用爱心写人生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不仅用伟大的母爱给了孩儿充满阳光和 生命力的灵魂,而且用伟大的仁爱之心和短暂的人生苦旅,为许多需要温暖 的人们撑起了爱心大伞、点亮了生命火焰。
可以说,母亲以终其一生的行动,诠释着爱的真谛: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很难想象,没有爱或缺乏爱心的人生,是多么的暗淡无光!母亲的同窗好友傅用英阿姨曾对我回忆说:“你妈为什么在同学 中间人缘好、威信高呀?不光是因为她聪慧、美丽,最重要的是因为她善 良、有爱心,哪个同学遇到困难,只要她知道了,她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帮, 所以大家都喜欢跟她交朋友。例如,有个上了大学、后被分到大城市工作的同班同学,谈起你妈当年对其热心无私的资助,总是感动不已、感激不尽!”
我五岁之前,也就是生父在世时,曾有过一段家有保姆、还上过县城最好幼儿园的童年时光。长大后,母亲曾告诉我说:“那保姆的孩子跟你一样大,当时不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玩的,只要你有,保姆的孩子也有。因而保姆和我都感觉有对双胞胎孩子一样。”可惜好景不长,生父走后,我 “公子般”的童年也就终结了,但母亲的爱心奉献仍在路上,她一如既往地无偿资助保姆的儿子上完了小学一年级。
母亲从人民教师岗位精减回到娘家,当过几年生产队会计。这期间,她经常走村串户,特别对困难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仅平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每到年终结算分配时,总能提出温暖人心、恰如其分的救济建议,因而被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誉为“爱心会计”。
母亲走到哪里,就把爱心传播到哪里,从不因富有或贫困而改变。在许多人心里,她就是一个“爱心使者”。诸如帮助亲朋好友织毛衣,长期抽闲暇时间代亲朋或邻里写书信,逢年过节忙着帮人做米酒,到部队探儿时主动帮助我的战友们洗缝衣被等,都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爱心和美好回忆。
(2016年5月19日//北京)
娘的付出与收获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为孩儿的付出,看似平平常常、点点滴滴,实则恩恩爱爱、浩浩荡荡。
把一个小生命从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母亲的付出巨大而无私,母爱的奉献温暖而顽强。母亲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儿孕育,踏平生活的艰难把儿抚养,为了生存的尊严教儿读书,拖着多病的躯体励儿向上。
我参军前,一大家子十口人生活,面对忙不完的家务和供不应求的生计,继父常在节假日外出钓鱼、或带我们种植蔬菜补贴生活。记得有一次拉一板车有机肥爬城坡垴前往自种菜田,我们咬牙使尽全力,车轮仍然反复打滑,后来幸遇路人帮助,才好不容易爬上了坡顶。母亲更是一天到晚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编编织织、收收捡捡,忙个不停,默默无闻地耗费着自己的青春,供养着儿女们成长。
那时候,隔一两个礼拜看场露天电影,就是男女老少皆大欢喜的娱乐了。有一次,放映看过几遍的战争故事片《南征北战》,我想替妈在家收拾和值守,让她也去看一次电影。母亲却执意不肯:“看过几遍不重要,关键要用心看懂,看懂了,也许可为你以后当兵保家卫国打点思想基础。”所以, 我这次重看此片特别认真。后来回味,用心去看是不一样的,好像真的从中看出点什么新意似的。
在部队提干后回家休探亲假期间,我本想为母亲分担些事情,可她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碰,简直把儿当成了客人,让我心里实不自在。母亲见我不快,就心疼地对我讲:“你在部队这么多年,没日没夜地站岗放哨、带兵操练多辛苦啊!好不容易休个假,还不好好休整休整、放松放松!不然回到部队,怎么百尺竿头再进步,再创辉煌?”
徐本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事后,我细细品味母亲这席话,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母亲无休止、无怨言地付出,不图孩儿对其奉献的丁点儿感恩和回报,是为了收获孩儿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实现更高追求和理想!
(2016年5月21日//京)
逆商育儿显母智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重视孩儿情商特别是逆商培养,为我健康成长和事业有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们常说,不完整或者变故较多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如引导教育不好,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一生都挥之不去。这话虽有些道理,但也不尽然。
我踏入社会和部队前的生长环境可谓复杂多变,品尝到的生活滋味也比
健全家庭的孩子要多得多,要说没有过不良情绪、没有过一时孤独、没有过偶尔委屈等,那纯粹是假话。那么,怎样正确克服这些客观存在、主观难以逃避的情感困惑呢?多亏了母亲循循善诱的及时耐心引导,才使我不断地走出生活的阴影,迎来心灵的阳光。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对孩儿情绪的调节、调理、调控。生父去世后,失去幸福童年的我,好长一段时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母亲强忍内心的伤痛,一方面以自身化悲痛为力量的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孩儿,另一方面妥善安排我加入外婆的“家幼园”,跟与我同岁的表妹袁文春等成为朝夕相处的好伙伴,通过转移注意、转变环境、扭转心境,有效地恢复了我的良好情绪。
之后的两次家庭变故和重组,母亲除了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正面熏陶以外,还针对我不同成长阶段情感认知特征,施以恰当的理性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把孩儿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我顺心如意、水到渠成地接纳新环境、投入新生活,不断取得新进步、获得新成长。
与此同时,母亲还对儿进行大量持续的逆境正导,回想起来,大概分为励志引导、自信开导、学习教导、知行辨导、和群疏导、胸怀宽导等,为我情商成熟和提高、人格健全和升华,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引路、矫正和强基作用。
(2016年5月24日//兰州)
遥忆童年乐常在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引导孩儿从童年趣事中分享欢乐、从艰难困苦中寻找欢乐、从奋发图强中营造欢乐,使我在成长立业路上至今保持了乐此不疲、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重温在母亲陪伴下走过的多彩童年往事,仿佛又回到繁星点点、多味相间的难忘岁月。
那些年每到六一节,母亲总要心疼地抚摸和查看我左小臂外侧一条三厘米多长的伤痕,那是生父在世时,我在县幼儿园与小伙伴玩抢皮球时,情急中不慎摔伤留下的。唯有这道突起的痕迹,印证着我和小伙伴们曾经共有的欢乐时光。
记忆中,年轻美丽的母亲喜欢唱歌,这对幼小的我也有熏陶。她经常手头一边干着活,嘴里一边哼着“哗啦啦啦哗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那其乐融融的神情,恰似忘却所有烦恼,也令儿欣赏得如醉如痴!
而我们小伙伴反复吟唱的许多儿歌中,至今能记得起歌名的,也就只有《我爱北京天安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丢手绢》等寥寥几首了,可其中传递的正能量,却对我辈人生影响巨大而深远。
生父去世后的童年生活,虽然落差很大,但母亲给予的乐观向上引导并未改变。她常说:“泡在甜罐子的童年是幸福,但太单一;咱这有变故的童年也是幸福,且味道丰富。”可不是吗?好多要到独立生活后才能品到的滋味儿,我提前就尝过了,且在苦涩酸辣百味之中,煎熬与欢乐同行,所以母亲幽默地称之为“捷足先登,我儿早熟也”!
面对有些富足家庭孩子能享受到、而我等当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童年娱乐,母亲总是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心中有欢乐,欢乐总会等着你。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再陪孩子补上这份缺憾,岂不是更厚重久远的欢乐!”
在母亲思想引领下,我后来一路拼搏向前,同时一路带着女儿在沙市公园玩碰碰车、武汉动物园与各种动物对话、北京世界公园逛全球风景和石景山游乐园坐过山车、海洋馆观赏海洋生物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欢乐无比的六一儿童节。这仿佛是,人生伴着六一来,童年欢乐犹常在。
(2016年6月1日//北京)
1990年10月,作者在荆州游乐园陪女儿欢度童年时光
娘教儿读懂继父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耐心引导孩儿了解理解继父,并更名换姓,使儿协助母亲保全了重组家庭,也为赢得未来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存与成长环境。
说句实在话,母亲最初带着我们兄弟二人走进孙家时,已上小学四年级的我是很不情愿的,因为随母错嫁“暴虐狂徒”的三年悲惨境遇,给我留下的阴影太重、伤害太大,所以我想,即使再次勉强称呼一个陌生人为“爹”,也绝不会随其更改姓名。这就是我现用名姗姗迟改的真实内心道白。
为此,母亲没少做我的思想工作。我从小自尊心就强,在此之前,先后跟生父、跟那个暴徒、挣脱“虎口”又跟母亲姓,已用过三个名字,再改就是第四个名字了,总觉得,名字老是改来改去,有点心烦、难为情,像抬不起头似的,继续随母姓——叫张永挺好的。我还曾对娘宣称:“其他事情我都可以听您的,唯独改名这事儿,您得依儿一回!”
娘见我态度坚决,表示理解,便没有强求,而是选择了循序渐进、迂回曲折的软磨路径。“你先看一段时间,了解了解吧,他值得你尊重和信赖了,再改也不迟啊!”母亲就这样一边将就着我,一边也瞅机会不放弃做我的工作。譬如逢年过节大家高兴时,我从学校捧回各种奖状继父夸我时,我表现好继父号召弟妹们向我学习时,家境窘迫继父犯愁需要体谅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启发我:“你继父的确是个好人,操持这个家不容易,对你也挺认可,从不主动提出要你们兄弟俩改名姓‘孙’的事儿,他越是这样,咱越要理解他的心情。古往今来,进了人家门,就得跟人姓。你是通情达理的孩子,除了理解他,也得想想我为娘的苦衷啊!”
渐渐的,我的心有些软了。几年后,终于有一次,继父向母亲流露出外人有关很难听的“咬舌根子”的话,这下可触动了母亲,也猛然警醒了我。于是,如前面篇章所述,为了维护家庭稳定,也为感谢继父的厚道宽容,我欣然与继父一道,在他的办公室翻着字典,将张永改成了孙魁。
1978年冬天,继父孙书尧出差路过部队驻
地,作者和战友江志平与其合影留念
后来我悄然发现,从那一刻起,继父更喜欢我了,我也打心眼儿里更加敬重他,同时母亲长锁心头的这个结也终于解开。现在看来,名字不就是个代号嘛,可在那时、那个家境和那些世俗纷扰下,却显得异常之重要!
(2016年6月2日//北京)
关爱他人贵在心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儿学会关爱、善待他人,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使我一路走来也得到他人许多关爱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成就了无畏无悔人生。
我未成年前,在母亲身边生活的十八年里,亲眼目睹和感受了母亲关爱他人的不少动人情景。生父在世时,父母均以关爱他人为人生一大喜好,那是远近出了名的“慈善伴侣”。
可生父走后,家境骤变,孤儿寡母的生活跌落到穷困低谷,而母亲依然保留着关爱他人的习性。比如,坚持有求必应地辅导娘家乡亲们孩子的功课,并持续无偿地担任乡村扫盲文化夜校教员等,哪怕后遭婚姻不幸的无情打击和折磨,也不忘走到哪里,把关爱带到哪里。
所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疑在心上。终有一天,我鼓足勇气问母亲:“您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子女,已经付出够多的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苦自己,非去慈悲和顾及那么多不相干的人呢?”“孩儿啊,眼不见心不怜,只要见了谁有难处,我又力所能及,如不帮的话,心里就过不去。像有的人凡事只顾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我是做不出来的,也不希望你们这样做。”这分明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心理素描。
在立足人本善性熏陶的同时,母亲还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引导我进一 步认识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相互关爱关照,即使按照人际交往讲求互惠的原则,你对别人的痛痒漠不关心,又怎么能获得别人的关爱和温暖呢?”从这朴素而充满哲理的话语中, 我看到了母亲充满博爱的内心世界,也打心底理解了母亲关爱他人的一贯习性的深意。这境界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我踏入社会和部队几十年来,以母亲内化外行地关爱他人及言传身教为榜样,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还有雷锋精神等时代正能量的同频共振,坚持帮人之心常在,助人之行常伴,仁爱之情常驻,虽无高大之举,但也没让母亲失望。
(2016年6月8日//北京)
湖北省著名草书书法家李成荣为作者赠书“博雅达观”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8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