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魁散文集《母爱伴我行》之十
编者按:孙魁,一名退而不休的职业军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军事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军旅作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小学名誉校长。退休后担任过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
孙魁从军40余载,坚持一手持枪习武,6次荣立三等功;一手握笔耕耘,曾组织和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作为副主编组织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武警部队两个分册,先后写作发表数百万字理论著作及文艺、新闻作品,并屡获国家和军地各类优秀成果评选及有奖征文大奖,其中主笔完成的《论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武警军事工作特点规律研究》《武警军事理论创新与管理》等四部专著分获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个人代表著作有《情注橄榄绿》《育人贵在明理》《武警军事实践与思考》《武警建设讲座精选》《母爱伴我行》《锦绣山河颂》《劳动美之歌》《2020抗疫故事选讲》《讲党课诉衷肠》等。
2016年,写作出版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随后在全国开展“感恩母爱•孝行天下”主题公益巡讲,以《母爱伴我行之家国情怀》《母爱伴我行之家教家风》《母爱伴我行之奋斗人生》《母爱伴我行之孝行天下》《母爱伴我行之爱国责任》《母爱伴我行之核心价值》《母爱伴我行之立德树人》《母爱伴我行之思政教育》《母爱伴我行之劝学记忆》等17个系列讲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用众多亲历感人故事解读人生意义和价值、畅谈人生圆梦体会和感悟,先后应邀到20余省区市演讲200多场次,赢得除幼儿园小朋友以外的广泛受众群体普遍欢迎和赞誉!众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纷纷予以报道。
2020年,创作和自费出版《2020抗疫故事选讲》(叙事诗上、下册),赠送给有关学校、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于2020年9月正式开启“2020抗疫群英故事公益宣讲活动”,从多角度诠释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孙魁的公益演讲,还有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课题,以及党政军机关行政文书写作系列课程等,也深受广大听众普遍好评。
孙魁在进行公益巡讲的同时,给主办单位、听众赠送其写作和自费出版的大量书籍,被人们誉为“有大爱的人”。
基于当下社会中华传统家教文化严重缺失现象,导致家庭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网征得孙魁先生授权,将散文集《母爱伴我行》全文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2016年国庆节,红军老战士王定国为散文集《母爱伴我行》题词。
之十
◆母留励志情理永生
母亲经典语录
——“咱虽家境穷,但精神不能穷;衣服虽带补丁,但心里不能有补丁。”
——“如大海航行总要驶向目标一样,人生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过程,所以你应保持追求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的状态,努力攀登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提干不是目的,只是军旅生涯的新起点,更好为国尽忠的新平台;岗位提升了,只能工作标准更高、对己要求更严,永远没有满足和懈怠的理由。”
——“学习如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当饭吃、但可挣饭吃,要想活得值,就得会学习。”
——“宁可想清楚了说,也不盲目抢着说,一定要在把握知识点的准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读书与思考同步,学习与运用结合。”
——“‘全面武装’必须处理好思想红、本领硬、身体好的关系,三者结合乃综合革命本钱,三者都强本钱才足,有了可靠的本钱,就没有战胜不了的任何敌人和困难。”
——“凡事都有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方法对头呢?我想,一要看对,即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的本质所在;二要想对,即找准解决问题和办好事情的思路;三要做对,即把好落实思路过程中的出手关、表达关、执行关、反复关、质量关等各个环节。”
——“人生在世,有两种苦必吃不可,一是命运担当之苦,二是梦想追逐之苦,跨越两道苦坎,获取则是大德。”
——“苦难是人生教科书。吃苦不到位,缺憾似难补。若把苦吃遍,德高人自尊。”
——“与人相处,宁愿多吃亏,也要少计较。”
——“凡事都要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
——“常忍一时小愤,赢得一生大安。”
——“有国才有家,家荣靠国强。”
——“劳动人民两只手,工作起来样样有。劳动决定命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肯劳动,生活不发愁。”
——“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的成败,都取决于劳动付出多少与质量高低。”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不怕人欺,就怕己废。”
——“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最强有力的支撑点就是,要不断学好为人民服务的知识,练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过脑子’就是思不透不盲目行动,情不稳不冲动行动,心不明不勉强行动。”
——“自立自强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原则,谁也管不了谁一辈子,所以,必须干自己的活,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立最可靠。”
——“吃苦遭罪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坚持。人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有没有吃苦遭罪的经历,关键是看能不能从中总结升华人生,不图一劳永逸,只求持之终生。”
——“从我国国情出发,与其做什么工作非要如己所愿,倒不如下定决心,积极而愉快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这样会更省心、更专注、更易取得成功。”
——“锻炼身体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坚持一辈子,才能保证一辈子都有本钱用。”
教儿困境明富理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善于通过困境中的一件件小事,深入浅出地给孩儿讲清长期受用的人生道理。
少年时代有六年光景,我生活在一个家大口阔、经济困难的重组家庭。我穿的好多衣服,是母亲用生父遗下的军装给改做的,年复一年补了又补,若想添置一件新衣,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难!每逢过年,见人家小孩都穿新衣、换新颜,我等仍如平常日子,穿着补丁衣服,心里不时觉得低人一等似的,便不愿出门合群玩耍。
娘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讲:“咱虽家境穷,但精神不能穷;衣服虽带补丁,但心里不能有补丁。”多么言简意赅的话语,体现了母亲教子的巧妙智慧。言不在多,一语打开了我的心窗,使我领悟出,精神富有和心理健全,可以弥补物质生活暂时穷困的道理。
于是,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带着同胞兄弟专门到镇照相馆,照了张穿着补丁衣服过大年的合影照,以作纪念。后来一次次端详此照,仿佛母亲的话语仍犹在耳、激励在心。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娘上街看上了一个塑料质地的文具盒,我就在柜台边来回溜达,久久不舍离开,但又不好意思张口要。母亲看透了我的心思,就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说:“这玩意儿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如果买了它,全家人两天的饭菜钱就报销了,再说了,有没有它并不影响学习啊!回家我给你做一个照样好使,保你满意。”可不是吗,就是娘自制的一个简易文具盒,竟然像有股强大的磁场和力量一样,伴我从小学四年级读到初中毕业,而且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乃至年级始终名列前茅。由此证明母亲所说,决定学习成绩优劣的,的确不在于文具盒的好坏,而是学习是否
用功。
从上述这些小事中,我体会到,母亲当时操持一个穷家的确不易,既要顾全大局,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满足儿需,开动脑筋、自己动手。母亲这种持家不易及其蕴含的睿智母爱,后来成了我坚持改变穷困、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2016年3月30日//北京)
1972年春节,作者与同胞弟弟郭龙春穿着补丁衣服过大年的留影
目标激励儿图强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善于运用目标激励方法,教育引导孩儿健康成长、志存高远、奋发图强。
在我很小的时候,娘曾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呀?”我回答:“向我爸爸学习,当一名威武的军官,上战场杀鬼子、当英雄。”娘伸出大拇指,当时夸我:“好样的!”
2008年7月16日,作者在驻甘南藏区武警部队检查指导战备工作
可是,在我上高中一年级时,县文工团到学校招人,我意外成为录取对象之一。我回家征求母亲意见时,她没有急于作答,而是让我自己拿主意。我便对娘说,“其实我心里很矛盾,要从为家庭减轻负担的角度看,也可以考虑先参加工作。”母亲随即问我:“那你从小立下的要继承你爸未竟事业的志向不就泡汤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后在母亲劝导下,两相权衡,我还是放弃了进县文工团的机会,先继续完成好高中学业,最后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实现了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目标。
我当兵后,母亲又常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写信提醒我:“如大海航行总要驶向目标一样,人生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过程,所以你应保持追求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的状态,努力攀登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高峰。”特别是我刚提升部队干部时,母亲对儿的激励,让我记忆犹新:“提干不是目的,只是军旅生涯的新起点,更好为国尽忠的新平台;岗位提升了,只能工作标准更高、对己要求更严,永远没有满足和懈怠的理由。”所以,每前进一步,我从没有欣喜若狂的感觉,都要按照母亲教导拟定新的目标。母亲不间断的鞭策和指引,使我的军旅人生如同目标接力,始终呈现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昂扬前进的势头。
回首忆来路,抬头望前程,我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并还在继续竭力前行,都与母亲既接地气、又指方向的目标激励密不可分!不论我走到哪里、能走多久,母亲都是我永久崇敬、永远跟随、永世不朽的领路人!
(2016年3月30日//北京)
遵娘遗训业家兼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有关“人生没有单行道,事业家庭须兼顾”的反复告诫,让儿受益无穷。
1985年春,新婚不久的作者夫妻在沙洋合影
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母亲弥留之际对我如是说:“好孩子,从小跟我遭罪受苦太多了,娘时常觉得对不住你们兄弟俩和你爸!虽说苦能孕育甜,但毕竟不是甜。从我这一辈子看,最值得你记取的有两点,一是选择。一旦选择有误,人生必走弯路。正如人们用下棋所形容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娘的三次婚姻,只有第一次是短暂的幸福,第二次是个天大的错误,第三次则是长久的苦度。二是兼顾。事业家庭如人之双翼,要想真正获得人生幸福,两者就不可偏废。我年轻时放弃工作,婚姻骤变才感知雪上加霜。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啊!你千万记住,没有事业支撑的家庭幸福, 上不了层次、也难持久;没有家庭幸福的单纯事业,算不上圆满、也难传承。”这是母亲倾其毕生经历,总结并传给孩儿的人生遗训。我牢记于心,付诸行动,终得正果。
从母亲的人生启示录中,我领悟到,有了幸福家庭,事业不发展不行;若想求得持久发展,没有文化和思想作支撑更不行。按照这个思路,我在驻湖北沙洋劳改农场部队两度舍弃提职,一次是为了上大学,放弃在支队机关因功调职晋级的机会;另一次是为家庭和孩子健康长远发展,作出“弃官投城”之举,即宁可放弃就要到手的升职,也要调往城里,以便家属随军、孩子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007年12月29日,作者组织指挥部队前指带实兵紧急出动演练
现在说来很轻松,可当年痛别沙洋、泪洒黄土坡时,对于血气方刚、风华正茂、追求上进的我来说,心里那种复杂情感的确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回首往事,虽然有些抉择和经历很痛苦,但毕竟挺过来了,总算兼顾了事业和家庭,亦无太大的遗憾,也没让远在天国的母亲失望!
(2016年4月1日//宜昌宜都)
娘导孩儿重学习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重视抓孩儿学习,强调“学习如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当饭吃、但可挣饭吃,要想活得值,就得会学习”。这些话,土是土了点儿,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并不土。
记得我小的时候,娘就常给孩儿讲述“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才有未来”的道理,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家务多么繁重、身心多么疲惫,娘都定期检查和督促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并针对个人不同情况给予相应辅导。即使我当兵后,母亲对我的学习也没有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她曾在书信中写道:“学习是人一生有所成就的重要根基,但又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务必热爱学习、坚持长久、不可懈怠,同时掌握窍门不可死学,学以致用不可白学。”这就把学习“三要素”——理念、方法、目的给孩儿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从而坚定了我搞好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20世纪70年代中叶,高中毕业时的作者留影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高中毕业后,没有大学可上。高考恢复后,娘便写信鼓励我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强调“知识能够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只有具备知识才可能被称为真正有价值的人”,并要求我“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学习”。功夫不负娘苦心。几经拼搏,我终于在升任连职干部后圆了大学梦,实现了母亲久违的遗愿。在大学期间,按照母亲教给的学习理念和方法,我学到了许多先进思想和思维方式,也对知识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
想起这些,我就特别感激母亲当年对我学习上的激励和鞭策!正是母亲对我苦口婆心的引导和开导,才使我爱上了学习,逐步养成了终身学习、思考和应用的良好习惯,从而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坚实基础。
(2016年4月3日//宜昌宜都—咸宁)
申晓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虚心求学知不足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育孩儿今生铭记“虚心的人学十当一,自满的人学一当十”的至理古训,使我始终充满了“学然后知不足”的求知渴望。
回想从小学到初中,凡是我读过的课本当时都能倒背如流,特别是遇有亲戚朋友和同学等聚众场合时,还有点爱显摆,往往表现出扬扬得意、自以为是的样子。母亲发现后,意识到这毛病不只是个学习问题,更是个做人问题。于是引经据典,耐心给我讲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深刻道理,帮我认清“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引导我在学习上力求甚解,强调不满足于对课本学过的东西会背诵,关键是要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能灵活运用,特别要求回答老师提问时,“宁可想清楚了说,也不盲目抢着说,一定要在把握知识点的准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母亲的这些教导和指点,对我后来逐步走向做学问和做人的“双成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母亲引导我在学习上力求广博,强调不满足于学好教科书上的知识,要求课外学习丰富多彩,涉猎面、知识面尽可能广泛一些。她说,“只有多学才能活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学十当一才能一当十用”。为此,我初中时代就找班主任夏芬老师借阅了《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全民文化补习那会儿,我又全面温习了高中课程;后来读大学期间,我除优质完成规定学业外,还自修了15个交叉学科的教科书,那时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学然后知不足,什么叫如饥似渴。这对我丰厚知识储备与结构、后在武警军事理论研究与法规建设中取得一些国家级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奠基作用。
作者在职期间出版和主笔完成的部分著作照片
现在告别职业生涯,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里程。回首学习之路,我万分感恩母亲,是她培养了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学无止境的强大驱动力框定了我今生的底色和基调。
(2016年4月14日//北京)
河南省著名书法家童月为作者赠书“魁星闪烁”
调节心境促学业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在人生道路极其艰难困苦、坎坷不平的状态下,仍非常用心调节孩儿的学习心境,使孩儿学业在同龄人中一直名列前茅,从而带动了身心健康成长和事业顺利发展。
我刚上小学时,学习能力算是比较强的,老师一讲,自己一听就懂就会,可做起作业来,不是这儿错一点儿,就是那儿缺一点儿,很少得满分。针对我粗枝大叶的毛病,母亲及时教儿用细心来克服,即做题之前缜密审题,厘清做题路数;做题之中细密用脑,确保心手同到;做题之后仔细检
查,严格纠正误差。之后我按这三步往前走,不仅学习成绩好上加好,而且对几十年来提高工作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随母改嫁“家暴狂徒”的那三年,由于家境长期不得安宁,我学习也难免分心走神,有时甚至还为母亲人身安全提心吊胆,因而学习成绩一度严重下滑。母亲发现后,及时教儿用静心来主宰自己,学会平静心情、安定心神,明白对大人的事情小孩着急无济于事,分散学习精力更不应该,相信母亲有能力带我们兄弟俩早日脱离魔掌、走向光明。听了母亲的忠言劝告,我的心逐渐静下来,学习成绩很快恢复到常态。
进入孙家生活后,因兄弟姐妹多,住房又不宽敞,在家做作业往往不得安宁,母亲就及时教儿用专心来调节,还给我讲述伟大导师列宁专门找人多嘈杂地方读书学习的故事,启发我锻炼排除干扰、专心学习的定力,日久天长,还真的使我进入了一种忘环境、忘忧愁、忘自我的读书学习境界。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童年、少年生活环境虽然不太尽如人意,但因有母亲适时教我正确认识家境,妙用细心、静心、专心对待学习,排除干扰,所以与安稳家庭的同龄孩子相比,我的学习与成长不仅没落伍,而且多了一些历练,帮我更早地懂事儿和成熟起来。
(2016年4月15日//北京)
优选方法学自成
我说母亲是心灵靠山,因为母亲教给孩儿实在管用的学习方法,让孩儿百用不厌、受益不尽。母亲常说,“学习之道,方法为要,如法得当,学半功倍”。
我从小记性好,学过的东西很快就能背诵,可过一段时间,忘得也很干净。疑惑之余,我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回答让我开窍:“生吞活剥、 强记硬背为苦学,融会贯通、理解记忆为巧学,苦学管紧前,巧学管长远,苦巧结合是优选。”我对号入座,显然属于巧学没入门,苦学白费工夫。不过,我也从中明白了记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理解,理解了的东西一定能更深刻、更持久牢记的道理。
母亲还形象地告诉孩儿,“读书学习的东西再多,如不能装进大脑记忆库,就如同猴子掰苞谷,始终存不住货。再者,因人的记忆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呈递减趋势,也需要经常温故而知新。”这使我悟到了记忆力在读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小时候有件事情让我感到很惊奇,我们一家十口人,还有外婆及母亲兄弟姐妹等一大串儿直系亲属,她竟能把每个人的生日记得很精准。我好奇地问母亲是怎么记的?她说:“首先是心里有亲人,其次是记忆有方法。比如,我和你爹(继父)的生日,‘同为二十生,他二我也二’,他二是二月,我二是腊月,不费劲一下就记住了。再如你们兄弟俩的生日,‘出生都带一个七,哥十下旬弟八上’,你是十月下旬七,弟是八月上旬七,这叫寻异同、找联系记忆法。”母亲的记忆解锁,不仅令我忘不掉,而且极大地开启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智慧。
杨林洲:著名书法家
我上中学以后,母亲又逐渐教我如何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学习与运用结合”,怎样“分类别、抓特征,看现象、抓本质,览全貌、抓纲要地搞好学习”,还遵循“记性好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引导我先后建立了“随身录”“日记本” “剪贴簿”等辅助学习库,以利于实时记载真知灼见、系统
存储学习感悟、需要使用信手拈来。
母亲留给我的这些方法,一直伴随我职业生涯几十年,帮助我成长成事大半生,引领我教子育人走南北,可以说是装在我灵魂深处、刻在我生命年轮的“金刚钻”和“治学经”。
(2016年4月16日//北京)
2025-04-09
2025-04-08
2025-04-06
2025-04-05
沙舟 杨军 荐诗|“琴在塔城”——塔城地区文联组织新疆各地作家赴手风琴之城开展主题采风 诗歌作品专辑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1
2025-03-31
2025-03-2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