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家常豆香,莫过于在豆子收割季节的“烧烤豆荚”香、母亲亲手做的“水豆豉”香、用新割的豆子推的井水“嫩豆花”香和父亲下酒的“炒黄豆”香,至今还在我的记忆中飘满着别样的香。
翻过老家屋后那条小名儿叫“筲箕背”的土坡,穿过密密的青㭎林,眼前就出现一大片长势喜人的大豆田亩。只见大豆叶子已由青幽幽的绿色渐变为黄绿色,荚果肥大饱满,稍弯下垂,仿佛整片田亩都飘着大豆的清香。再经过几天的大太阳,就到了收割豆子的时候了。娃儿们跟在背着大背篼的姑姑、挑着大箩兜的姑爷的后面,一路来到大豆地里。姑爷手握弯弯的镰刀,把大豆一镰一镰割下,摆放得整整齐齐,由姑姑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篼箩兜里。一下午,姑姑姑爷要来回好几趟,把新割的豆子弄回家里院坝中。
收割豆子的季节,也是娃儿们童趣盎然的季节。在田亩里,娃儿们的游戏就是拾捡遗漏的豆荚,装进小荷包里鼓鼓囊囊的。拾捡得多的,小脸上挂着几分得意。娃儿们拾捡的豆荚,会细心地数了又数,再交给灶膛前的姑姑,埋进柴火堆里。不一会,就听见“噼噼啪啪”的豆荚爆响。掏出来,掸去柴灰,要回自己先前数清了的豆荚数量,放进小荷包里,一溜烟跑去屋后的草垛下,剥开豆荚,把里面的焦香青黄豆吃得摇头晃脑的。
这是我喜欢黄豆香的最童真的记忆。
后来,勤俭持家的母亲每年都要用黄豆子亲手制作“水豆豉”,满满的一大瓦坛,吃上好几个月。凉拌菜也好,热炒菜也罢,加上一勺“水豆豉”,红红的,满是辣香姜香豆香,又好看,又下饭。
母亲把老家带来的青黄豆一股脑儿倒在大簸箕里面后,就开始手把手教我选择黄豆,把干瘪、虫蛀的豆子挑选出来,并不舍弃,留着炒油酥黄豆,给父亲下酒。父亲也不刁嘴,把油酥黄豆吃得津津有味的。偶尔吃到一颗苦涩霉臭的,也只是“呸呸”几下,再呡一口老白干,又自得其乐地吃着。娃儿们哪懂这些哟,只晓得“水豆豉”出现在凉拌藤藤菜、凉拌血皮菜的时候,吃得小肚皮圆滚滚的。母亲做的家常“水豆豉炒牛皮菜”,是我吃过的最美佳肴,没有之一。母亲见娃儿争抢着,连筷子都不动,看着饿痨饿相的娃儿们吃得风卷残云似的,眼睛里湿漉漉的。
“水豆豉”里的大豆香,飘满了我清贫但快乐的童年。
父亲每次回到老家,用老家屋后的老井水推豆花吃,是雷打不动的,还特别叮嘱,说,要今年新割的豆子哈。头晚上下黑时分,父亲就去屋后提来一大桶井水,把青黄豆泡上。第二天,父亲不让别人掺和,把昨晚泡好的豆子沥好,盛在一个大筲箕里,复去井边打来井水,将豆子再洗净,再沥干。尔后,我跟在父亲身后,去到老井边,见父亲很有仪式感地用土瓢,一瓢一瓢地舀起井水,嘴里自言自语念叨着,这井水好呀,这井水好呀,这井水养了好几代人了哟,从没有干涸过。然后,让仨兄弟轮流喝几口土瓢里的井水。还莫说,那井水,甜丝丝、凉晶晶,真叫一个舒服安逸。
席间,父亲呡着老酒,吃着老井水推的嫩豆花,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落座者说,老家是啥哟?老家就是这些老石磨、老井水再加上新豆子、新海椒、新鲜菜。父亲说着,仿佛就像没有新豆子老井水,老家的根就不在了一样似的。
还有一种家常豆香,留在我的记忆中非常深刻。
父亲爱酒。但那时好酒是凭票供应的,没有关系的父亲搞不到好酒喝,便经常去他朋友开的中医院,只为搞一瓶专治跌打损伤的名叫“五加皮”的药酒。回到家,让母亲弄点炒黄豆下酒。出锅的炒黄豆端上老桌子,香气袭人。父亲拿来几个小碟子,“一五、一十”地把大部分炒黄豆均分给了眼绿绿的娃儿们,自己留下少许,就着“五加皮”。每喝一嘴,鼻子眉毛就皱在一堆。可想而知,那药酒可真难喝呀!
父亲喝得有些微醺了,却自顾自的念叨着:“门对门,盅对盅,碗轿对烟囱”之类的。当时,我不懂,渐渐长大之后才明白,其实父亲念叨的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贤文句子。我想,这是父亲在品味黄豆香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给我的文化启蒙,或许有意,也或许无心。
啊,家常豆香,最是难忘……
【作者简介】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在全国各类征集活动中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相继创作出《美丽中国》、《中国故事》、《我的名字叫七一》、《爷爷的履历表》等作品广泛传唱。
2025-03-31
2025-03-29
2025-03-26
2025-03-26
2025-03-26
2025-03-26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4
2025-03-23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