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嫘祖海棠园采风小记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刘知白 | 发布时间: 2023-08-31 | 8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嫘祖海棠园采风小记


刘知白


8月28日下午,应老家西平嫘祖海棠园赵雅静总经理之邀,和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一起,在秋色一振的嫘祖海棠园度过了一个惬意的下午。海棠园的一切,如左邻右舍样,亲切无碍,随意暖心。欢乐的时间总是很短,离海棠园愈远,海棠园的一草一木却愈加清晰如在眼前。故草就嫘祖海棠园采风小记一篇,以慰心怀。

一、镜湖------梦中的眼睛

海棠园虽大,近3千亩。但是每一次到海棠园总是不自觉地第一时间就径直走到镜湖边。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年,总是不自觉地偷偷地凝视梦中人的双眸。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暗示,我凝视她的刹那间,总觉得她也在看着我。我走进她的眼里,她走进我的心里。一丝丝风如悄悄细语,喃喃在耳。她迷离的眼神合着夕阳在我的天宇制造一个黑洞,把我所有的过往和记忆在这个黑洞重新组合、重新发酵。此时此刻,镜湖是我,我是镜湖。



耳旁的海棠叶轻抚,如观音净瓶中的柳枝,点醒我这梦中人。陪同人员一声轻笑吹去我的几许尴尬:回乡的人大多都像你这样,甚至有很多人说,在镜湖,可以看到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过往,而泪流满面。

我不言不语,看向镜湖边的丛丛芦苇,它是否是镜湖的睫毛?可我真的想站成一根这睫毛,永远守护着镜湖------这梦中最深情的眼睛。

二、风铃------记忆中童年的欢声笑语

在去镜湖的路上,陪同人员说,嫘祖海棠园力求步步皆景,但是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她的话语也正像此时的夕阳,暖暖的,轻轻的。但是我并没有仔细忖度她话语中的重点。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每一次到海棠园,不一样的变化总在叠加。这中间他们不懈地付出和努力,可想而知。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是现实也是时间的限制,往往一蹴而就的景观都是“漆器”。当然,我也从她的话语中听到他们的“野望”。我也知道,下一次再来,海棠园一定会带给我又一次视觉的冲击!



同时,我之所以没有回答她,也因为我的耳畔传来熟悉的风铃声。小时候家里有一对风铃是我的最爱。妈妈把她挂在我的窗前,闲暇时我总爱呆呆地看着她,放飞自己。我一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把风铃挂在我的窗前?直到有一天,我忍不住自己的好奇问妈妈。妈妈说,风铃为什么会因风而动,声声悦耳?风铃本身没有生命,但是有了风她就声动而精彩!这也说明,作为生命体,更要动起来,生命才精彩、才有意义!妈妈的话简单而又深邃,也让我意识到,在这风铃声中,我会体味、领悟到更多。

风铃在秋风中摇曳,而我也在这风铃声中听到妈妈的声声叮咛。在这悦耳的风铃声中,少男少女匆匆而过,看看傻傻的我,又看看声动的风铃。而我,眼前有窗,窗前有风铃。 回首间,海棠向阳,风铃响起!

三、海棠书画院

这一次的海棠园采风,又收获了一个惊喜:海棠书画院初具规模,正在筹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前几次采风的一个话题:西平作为嫘祖故里,诗书之乡,海棠园一定要有一个书画院,对外作为海棠园宣传的窗口,对内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训基地。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这速度真是了不起!



在海棠书画院,我们见到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余琳琳女士,也见到了众多的书画爱好者。我们边交谈,边观看四壁悬挂的书法和绘画。同时,我们也被他们的规划震惊:广邀海内外炎黄子孙,聘请著名书画家,创办一流的诗书画社!弘扬嫘祖文化,助力民族复兴!兴奋之余,屈金星高兴地说,回到北京,立即在在京的老乡群中遍撒英雄帖,力助海棠书画院!

看着西平籍著名书法家周铭题写的海棠书画院几个大字,我仿佛看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景象,也看到盛开的海棠那一张张粉红的笑脸。

备注:嫘祖海棠园,是黄帝元妃嫘祖故里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城西著名的旅游景区。园内有海棠名品75种,占地面积约3千余亩。是目前世界上品类最多面积最大的海棠园。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