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赞射阳新实践”作品:上班途经“三座桥”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董素印 | 发布时间: 2023-09-23 | 541 次浏览 | 分享到:

“艺赞射阳新实践”作品:上班途经“三座桥”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由于家庭经营的需要,尽管我到县城工作了二十年之久,至今仍住乡下,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无一例外,雷打不动。我与爱人常常调侃说,辛苦我一人,幸福一大家,值得!

在县城工作的二十年间,工作场所先后挪动过多次。之前的十多年间,总体上来说,工作单位属于县广播电视台,但实质上我“只是一块砖,哪需要哪里搬”。从镇里被调到县电视台的第二天就受单位指派,参与“创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的宣传和资料片拍摄工作;半年后被县政府抽调到设立在当时的县建设与规划局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指挥部”工作了一年;到了第三个年头春节后刚上班,又被县委宣传部抽调至“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筹建部”,东奔西走协助华中工委纪念馆的史料收集拍摄近一年;2007年初,我又被冠以“优秀人选”的头衔,被局长亲自送到了设立在当时老县委大院内的“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担任宣传工作,这一干又是三年整。2010年开局之时,适逢县广播电视台机构改革,我被召回到广播节目部任职,总以为可以静下心来做好记者的本职工作,哪知道在创下了新闻宣传全省“五连冠”佳绩后,又响应了全省广电系统机构改革号召,打点行装到江苏广电网络公司射阳分公司办公室任职。2016年,我作为新闻人才,被引进到全县“放管服”改革前沿单位——射阳县行政审批局一直稳定工作至今;2022年,我的单位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他们说,我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这二十年间,大多数的工作场所在县城的老城区。随着全县行政区域的整体迁移,我所在的县行政审批局也搬迁到了县城的新城区,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开车上下班。从地处射阳河北的乡下家中到现在的工作单位,单程接近三十公里,若走县城内的线路,有时每天光等红绿灯,来去就要多花费半个小时左右,极不方便。县城“合海线”贯通后,这条线路成了我上下班的最佳选择,不但路途上少等了十多个红绿灯,还一路经过三座射阳河大桥,尽情观赏着三处射阳河的不同美景。

射阳河是省内最大的一条天然内陆河流,九曲十八弯的河道将射阳县全境一分为二。我经过的第一座射阳河大桥是千秋大桥。这是射阳河上第一座公路桥,双向四车道贯通陈李线南北,1994年1月始建时只是双向两车道。据说建桥期间发生过两件怪事:其一,是一天晚上施工队用吊车放到河中央的3根重各1吨的铜质护筒不翼而飞,后请来上海水产学院专家分析,可能是护筒挡住老鼋回栖息地的路被老鼋撞倒了;无奈,施工方请来了地方的大人物现场祭河,吮诺“老鼋老鼋不用闹,建好大桥给你建座庙”,随即开始了正常施工;千秋大桥建好后,果真在北岸东侧新建了一座寺庙,取名:静鼋寺,后改名为菩提寺、天福寺。其二就是祭河的前一天晚上,大桥建设工地留守的两名工人,见偌大的猪头供品着实眼馋,两人商量将不影响猪头整体形象的舌头掏出来,炒吃了解馋,酒足饭饱后,其中的一人到河边洗碗,刚蹲下来,平静的河面突然掀起了一股巨浪,迎面将洗碗工人打了个面朝天,吓得他屁滚尿流,连滚带爬跑进工棚,面如土色,语无伦次地向另外一名工人哭诉着刚才发生的一幕,两人躲进一个被窝里抖了一夜不休,直到大桥那好后才敢说出事情真相。千秋大桥结束了千秋百年老渡的历史,将过射阳河的时间由当年乘渡船的一小时左右缩短为现在的30秒。

我上班途经的第二座、第三座大桥,分别是省道329线上的射阳河大桥和“合海线”的射阳河大桥。这两座桥也分别是我县境内建造的射阳河二桥和三桥,“合海线”的射阳河三桥规模甚至超越了千秋大桥和二桥,不仅畅通了县城东部交通,还成为县城新城区的一景,吸引无数市民打卡观赏。恐怕县内大多数人一年也难得在一天内经过射阳河上这三座大桥,而对我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射阳河上的三座大桥呈现着射阳河的三个不同视角和美景。千秋大桥展现的是射阳河的雄伟壮观,从千秋西部的董尖渡口到千秋东部的北尖渡口,全长约15公里之多,千秋大桥正好坐落中间地带,置身桥上,东西两处一望无际,奔流不息的河水映衬着两岸的繁花绿树,将射阳河妆扮得分外妖娆。射阳河二桥呈现的是美丽乡村图景,射阳河从千秋镇北尖老渡口猛然转个弯,向南直奔县城方向流去,将两岸的农田浇灌得肥沃滴翠,把白墙黛瓦的新建居民小区衬托得生机盎然。新城区北大门的“合海线”射阳河大桥更是展示出县城的美丽画卷,虽然这段河流短得甚至遮挡了人们视线,但是,丝毫不影响县城的整体美观,登桥远眺,整齐的工厂、林立的楼宇、宽阔的马路、多彩的绿化,穿梭的车辆,一派现代城市的喧嚣繁华气息跃然纸上。

都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却不然,每天的上下班,途经射阳河上三座大桥时,总有观赏不完的美景,表达不尽的感慨,感知不了的享受,因为我的世界亲人可爱,我的家乡美丽如画,我的祖国威严强盛,我的脚下坚定有力!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