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我收到方立耕寄来的一部散文书稿,心里着实兴奋。
方立耕是我1964年考入金华一中时的同班同学。那时的金华一中,曾连续三年赢得浙江省高考录取第一的荣誉。我们跨进这所学校,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当我们上二年级时已抽空自习三年级的课程,部分同学已经自习大学的微积分。我的语文老师作为班主任,是多么希望在他带领与教学的学生中涌现几位出类拔萃的学生来日高中名牌大学的中文系。
我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对老师的这种期盼与苦心,是有所感受与体察的。方立耕的语文成绩,是班里的佼佼者。一年级时,他就对我说,以后想考他所理想的大学读中文。来自偏远山区的农家子弟,有这样的志向,是需要一份底气的。有次课堂上,老师微笑着以赞许的口吻说:“方立耕的作文,有鲁迅先生笔法的味道。”这让同学们心生羡慕。
方立耕的钢笔字,就像他的人那样挺拔有力。班里办黑板报,每期大都有他挥洒的字迹登场。有时,他的粉笔字,如同他这位校篮球队员上场比赛时那样跳跃变化着,展现的是一种健美的力量。
我与方立耕同住一间宿舍。我是下铺,常常看到他坐在斜对角的上铺垫着行李箱写着什么,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我们吵闹的声响也低了几分。后来我晓得他是抓住空隙时间写小说。那时的他,对写作入了迷。有回,上课时老师见他的座位是空的,叫同学去宿舍找找,发现他正坐在床上写作呢!
人生的路,如同山道那样弯弯曲曲。当我们第二个学年即将完成时,一场普通人难以料及的“运动”席卷而来,复课无望,拖至1968年初,我们66届、67届的部分同学就报名应征入伍,方立耕他们不久就回到家乡,城里的同学八月份“上山下乡”。这拨“文革”时期的“老三届”学生,就像春天里的花籽那样,随风飘落到山山水水的各个角落。他们没有消沉,没有荒废,扎根知识的信念仍如山火那样的燃烧,待到社会需要恢复学堂上课时,有知识储备和信念追求的方立耕,自然被推举为诸暨县马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方立耕勤勉而为,桃李芬芳,走上校教学领导岗位,仍执教鞭,三尺讲台放异彩。我们这些同学,天各一方,大多仅是在相互的通信中传递信息,当相拥而抱、热泪洗面时,已经是乡音无改、鬓毛染白啦!
同学聚叙,自然聊及方立耕高中时期出众的作文。大家的言笑、激励,再度点燃他文学创作的火焰,梦想的火光升起璀璨的光泽。后来,我接连收到方立耕寄来的散文新作。共同的爱好,将我们这份同学的情谊又延伸到理想的追寻上,交流探讨的话语似山涧汩汩的泉流,自然、清澈。
山野的花,清新,质朴,鲜丽;结出的果,天然,纯真,饱满。方立耕为散文集取名《秋韵》,全书分为六辑。
第一辑“亘古男儿一放翁”,大多文章取材于绍兴古城具有特殊意味的一些故事和作者的遐想。自教学岗位上退休的方立耕,从身处山乡的诸暨马剑移居子女所在地绍兴,千年古城的悠久深厚人文历史,让他的视野更为广阔,目光更为深邃。我们从他娓娓叙述的故事中,可以深切地体察到书圣王羲之独有的精神与气节、诗人陆游丰盈的情怀与报国的气概、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睿智与悟性,还有从柯岩景区千年奇石“云骨”中所解读的越地女性西施、曹娥、秋瑾等“一袭红衣尽风华”的气质与品格。这些文字多为游记,方立耕是摄取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动人故事,融入自我的观察与思考。这就避开了一般游记的窘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辨别力,也增强了作品的力度和美学价值。
第二辑“沧桑壶源江”,畅叙的是浓浓的乡情。方立耕自幼生活在数县交界处的壶源江旁小山村,家乡的文化积淀和农家农事的烙印,深深地镶嵌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当他离开这方朝夕相处的土地,过往发生在秦时古道的奇闻轶事,滔滔江面上撑篙放排的情景,古樟树下太婆独苗悲凉的二胡声,流动学校经历的丰富多彩的山地农事,布谷声声中繁忙的开耕景象,用竹子和稻草支撑编织的守山草屋,上山打柴的酸甜滋味,弥漫在山村的浓浓年味,都似影视剧中的镜头那样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笔下的文字蘸满对那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
第三辑“夜渔”,抒发的是亲情。家事是人们最为亲近、最为庸常的生活经历,方立耕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祖母、父母亲、妻子、大姐、儿女和孙子辈的可敬、可亲、可爱的形象,让我们读之难以忘怀。尤其是《夜渔》,通过年轻夫妻趁着夜色过丁步石、木板桥、穿乱石滩、听一片蛙声、坐桶下河撒网、渔桶作帐躲雨等细节的描述,将年轻夫妻深沉的爱,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结尾处,妻子的善良,作者的体悟,使短文更具审美的意义。
第四辑“空山鸟语”,是家乡人物的一组塑像。有着精湛技艺的微缩木雕工匠,江畔晚风中传送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的民间艺术家,独树岗上八旬夫妇的不凡人生,老柯的繁复家事,烧炭工的山野劳作,黑牛善于识别竹子雌雄、练就一手挖笋的绝活,来老年协会玩麻将的雷师傅,西山坞里翻石蟹、采野草莓的红妞等,诸如这些大地之子,他们与山野、江河、村落汇融在一起,接受纯朴、坚韧、执着、乐观的乡风熏染,人物个性就鲜明地凸现出来,栩栩如生。
第五辑“花魂”,是以花草、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散文,也是作者所见所闻的真切描述。在方立耕的笔下,梅的“清雅脱俗,孤傲高洁”,带刺的仙人球的“不卑不亢、大度忍让、脚踏实地”,野花满天星的“骨气”,荷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洁身自好”,都富有了灵魂的存在与魅力。从鸭娘、麻雀、流浪猫等动物的身上,不但领略到生命的珍贵,也感受到作者可贵的慈爱与悲悯情怀。
第六辑“一封未开启的信”,也是作者丰富情感的抒发,而这里主要表述的是同学情、师生情、师徒情。特殊的年代,特别的背景,艰难的求学生涯和在这期间生发的故事,至今仍令人回味,许多是刻骨铭心的。《一封未开启的信》中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班,方立耕为了叙述方便,隐去了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他和苏雅都是班里极为优秀的同学,后走上社会,各奔东西,苏雅是一位学有成就、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至今与我们多位同学相濡以沫,关心备至,激励有加。同学相谈,我们都希望方立耕掌笔著文成集。
写到这里,窗外的布谷鸟声声地传递着春讯。哦,时节正是谷雨。“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雨生百谷,万物逢时,不负春光不负己。在这个时候读老同学的文稿,又是一番别样的心情。农家走出来的方立耕,辛勤耕耘,播下的是希望的种子,间或杂有稗草,可丰收的景象仍是让我们为之欣悦并由衷祝贺的。他没有辜负初心。
春光明媚,初心是会蓬勃起来的。这,也是幸福。
作者简介:
王贤根,浙江义乌人。1949年8月出生于山区一个农民家庭,1968年初从金华一中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干事、指导员、秘书、政治协助员等职。总参某部大校。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两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和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著有纪实(报告)文学《援越抗美实录》《中国秘密大发兵》《雷神》《西线之战》《西部之光》《邓东哲将军纪事》《火红的高阳》《远泉绿色之梦》《千古长城义乌兵》《义乌军事文化略述》和散文集《山野漫笔》《用自己的头站起来》《又是烟雨迷蒙时》等,获总参新长征文学奖、文学一等奖,“漂母杯”散文奖、冰心散文奖、长城散文金砖奖等。
《秋韵》
方立耕 著
ISBN:978-7-5166-7122-1
新华出版社 2023年11月
定价:78.00元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2
2024-11-0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0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