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过春节了,龙年立春的前一日,天空时而洒落几粒小雨,上午的空气虽凉却清新,作协支部带领大家前往新运纺织厂采风。
乘车、步行、爬坡、下梯坎,一行10多人到达重庆江津白沙马项垭长江边上。
我站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远眺大江东去,回望10多米远、梯坎上被几棵树木掩映的新运纺织厂办公室遗址,爬上梯坎走进厂办院内,陈旧的房屋周围有一些杂草,再向下四周观看,一座座旧式砖瓦、墙体班驳的厂房映入眼帘,这就是曾经辉煌一时的白沙新运纺织厂。也许,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厂区着意打扫过,尽管房屋仍错落有至,干净、整洁,然而,却更显冷冷清清,充满沧桑与荒凉。一阵寒风从江边吹来,旁边的枯树,掉下几片落叶,仿佛告诉我们,这里早已逝去了昔日的喧闹与繁华。
记得,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年前,我就曾来过这里,当时带我参观的向导是当时白沙镇的一位领导,他情况比较熟悉,解说详细,给我留下的记忆比较深刻。2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能记起他当时介绍的大概情况:民国时期,全国上下正开展“新生活运动”,即推行所谓的讲卫生“西式生活”,大搞精神运动,宣传旧思想,后来,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因为抗日,南京政府迁至重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当时为了解决来四川抗日人士家属就业和为新生活运动提供大量的生活、卫生日用品,就选址白沙建厂。1940年,在白沙镇麻柳湾、马项垭建起“新运纺织厂”,全名是“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新运纺织厂”。
今天,我又来到这里,江风习习,时过境迁,这个地方已成为“抗战遗址”,一些设施设备和物品已成文物。遗址负责人聂坤刚拿出尘封已久、当年纺织厂第二任厂长戴文倩的半身标准像照片让我们观看,同时向我们介绍:1940年秋,新运纺织厂落成。1941年春节左右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实行厂长聘用制。当年1月25日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宋美龄以“导字第186号”聘书,聘任袁保珠为新运纺织厂厂长。1946年元旦,由戴文倩任厂长。1947年11月至1951年2月,钮孝威任厂长。经过几任厂长的竭力,逐步建成、完善了一整套生产、管理、经营、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使厂子运转得红红火火,誉满一方。当时,厂里的重大问题,都由“指导长”宋美龄亲自决定,妇女指导委员会生产事业组直接指导。“新运纺织厂”的创建,极大地推动了白沙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织布最发达时,达到了71家,拥有2700多台织布机,成为西南最大的布匹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棉布和一批又一批的纺织用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出厂,运往前线,对繁荣抗战大后方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聂坤刚又从厂办找出一些照片给我们看,并强调,那时,老百姓最喜欢白沙纺织厂生产的生活、卫生棉被和日用品;抗日前线最受欢迎的就是白沙纺织厂生产的擦枪布,抗战官兵们普遍反映,经久耐用,一块擦枪布,能用很长时间,擦出来的枪,亮铮铮的。打鬼子,好使!
值得一提的是,我两次来这里都听说宋美龄女士、冯玉祥将军曾到过纺织厂。我第一次来这里时,厂里一位老工人告诉我说,他曾亲眼目睹宋女士的风采,来厂里时穿着得体,打扮优雅,走哪里,都向大家打招呼、问候,语气温文尔雅。还有人说,宋美龄女士来过两次。一次是选址时,即1938年,宋女士对永川纺织实验区极为关怀,乘水上飞机到达实验区视察,勉励女工努力工作,前方需要大量的棉布,多生产布匹,支援抗战。视察后,宋美龄发现永川松既,地方坡度大,交通也不太方便。于是确定,在松既、长江下游的地带另选地址。很快,选定在江津白沙建厂。这期间,宋美龄到过白沙,并亲自指导建厂工作,这是第一次。后来,宋美龄来白沙陆军第二医院慰问国军伤病员时,又到纺织厂视察,对工职人员提出了要求,深入车间看望女工。并且,还指示从新运纺织厂选调了15名优秀女工到陆军医院,参加医院“荣服队”专门照顾伤病的抗战官兵。据传,其中有几位年轻的女工,在照顾伤病员过程中,与伤病员发生了恋情,抗战官兵伤癒出院后,他们永结同心,组建了家庭。别的住院官兵和前线官兵,见战友与女工结婚,也纷纷托人或找理由,到新运纺织厂找“纺织姑娘”为妻。一时,被传为佳话。还有人调侃:“新运纺织厂”生产棉布,也生产媳妇。据传,有较多的青年女工,嫁给了当时的中国军人,新运纺织厂的“纺织姑娘”成了前线官兵心中的“喀秋萨”。
冯玉祥将军,莅临白沙镇,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掀起一阵抗日声浪。他来到新运纺织厂,在袁保珠厂长的陪同下,深入每一个车间,与广大员工亲切交谈,并大力宣扬爱国思想,鼓励动员大家捐赠,积极支援抗战,最终获得新运纺织厂的职工捐款3.4万元。冯将军激动之下,为表达谢意,当即挥笔题词:“女士袁保珠,办事心不粗。许多好义民,做工有条目。纺织纺得好,最好是毛巾。处处有条理,卫生更不忽,到处能如此,妇女闲不住,这是真新运,不是空口呼。”题词简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下子就在全厂流传,给予了全厂职工很大鼓舞,广大工人纷纷倾囊相助,为国家和抗战捐献钱物!”。穿越时空,想必那时的白沙、那时的“新运纺织厂”,人海鼎沸,其抗战宣传场景是多么的热烈和壮观啊!
遗址负责人聂坤刚,陪同我们参观厂区厂貌,一路上,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厂名改过几次,最先改为公营新运纺织厂;50年代改为四川省地方国营江津县白沙染织厂,只生产白布统售给百货公司。到了80年代,又更厂名为江津县棉纺织厂。总之,改去改来,最终又回到了“新运纺织厂”的名字上。
其实,不论名字怎么改,都改变不了“新运纺织厂”在白沙人民心中的记忆,改变不了“新运纺织厂”在抗战时期所作的贡献!
留住记忆,不忘初心,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我这次寻访的最大收益。如今,我们生活在没有动荡、战乱的新时代,深感无比幸福和幸运,然而,任何时候,却不能忘记我们的先贤和先烈!不能忘记曾经为抗战奔波,为抗战不辞辛劳和做出过默默奉献的人!
幸福的您,去抗战文化名镇白沙“新运纺织厂”看看吧!那里没有花团锦绣,鸟语花香,却有沉重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记取!
作者:王昌宁,江津作协、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8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