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024年3月16日,北京人⺠美术出版社美术馆春意盎然,墨彩飘香,值“大红袍”出版30周年之际,在这里隆重举办了“山水情深——刘汝阳画展暨《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刘汝阳》首发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画家、书画爱好者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展览以“山水情深”为主题,旨在展示画家对山水画的深沉炽热的爱。
开幕式上,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高世屹,北京画院画家张仁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著名艺术理论家孙克,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郜宗远,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王仲先后致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同仁宣布展览开幕。艺术家刘汝阳致答谢辞,并向人民美术出版社展览馆捐赠作品。
新书揭幕仪式,左起刘汝阳、王同仁、吴山石、刘广欣、高世屹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人美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生为刘汝阳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高世屹先生致辞
北京画院画家张仁芝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张立辰先生 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著名艺术理论家孙克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郜宗远先生致辞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王仲先生学术总结
画家刘汝阳先生答谢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同仁先生宣布画展开幕
此次展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李可染画院主办,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承办,支持单位包括吴传麟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民族工美分会、山东省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山东夏津县委宣传部、乾元传承(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学院、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创委员会、北京市老舍研究会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团队等。展览从3月16日开始,至3月23日结束。
守正创新 博采众长
刘汝阳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老编辑。几十年间,他一手编辑出版,一手绘画艺术,两份事业,两厢糅合,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不废一功,成为典范。
刘汝阳1940年生于山东夏津地藏寺,古老黄河故道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古桑树群浓密茂盛虬枝嶙峋的艺术造型,使他自幼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著名美术家更是仰慕不已。1960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专攻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兼学素描和中国画。1965年,毕业后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84年,经李可染、刘继卣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有道是“闻道有先后”,他是理论先行的美术学子,守正创新,中得心源,在美术编辑出版工作中,辛勤耕耘,博采众长,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创作基础。
《高原人家》100cmx95cm 1998年
美术史不仅是一门研究艺术的历史长河的学科,还与哲学、美学、文化史、民族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文化理解和社会洞察力具有重要意义。刘汝阳先生通过学习美术史,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体现了较高的审美追求,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力量。担任美术编辑以后,更是直接接触到中国近现代大家的原作,组稿、编辑的过程,也是与大师对话的过程,透过堪载史册的精品力作,仿佛感受到老画家们心灵的跳动和艺术的共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刘汝阳注重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和研究,他曾认真临摹敦煌、法海寺、永乐宫壁画及宋元明清历代山水画名作,从中汲取宝贵营养;他还画过多年水彩、油画、素描、版画等,在国画山水的创作中融进了西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長城新绿》 68cmx68cm 2007年
可贵者胆 所要者魂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李可染先生提出“为祖国河山树碑立传”,并提出:江山可以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生发正气、孕育美好气质、生发高尚情操。刘汝阳长期在李可染恩师的鼓励和教导下,专攻山水画创作,将深沉炽热的爱,抒发于笔端,挥洒于纸上;他放足山水,搜尽奇峰,有容乃大。对于李可染恩师的一句话,刘汝阳永远铭记在心:“不能什么都画,打井挖出水来才行!认准一个。——你也画山水吧,我给你指导。”刘汝阳就是这样在大师的亲切关怀下百倍努力地走上了专事山水画学习和创作的道路。
《浓荫千重一帆影》136cmx68cm 2016年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当代拥有巨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画家,他提出“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以最大的魄力打出来”,以鲜明的时代精神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与精进。刘汝阳牢记“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拙者巧之极,奇者正之华”“一实胜千言”“传统沙里金”“无涯惟智”等教诲,以恩师“废画三千”“白发学童”的“苦学”精神,投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他深入生活,注重写生,一往情深地投身名山大川、农舍渔村、密林幽径、窑洞海岛、街巷水乡、楼台亭阁等,扎根生活土壤,获取素材灵感,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创作。纵观刘汝阳先生的画作,或墨韵与光影结合,或积墨与泼墨结合;或全景构图、大气磅礴,或局部特写、精妙拙趣;或质朴清新、笔酣墨饱,或热情奔放、色彩沉稳浓郁;或笔墨淋漓、剔透空灵,或骨法用笔、线条老辣,既有粗笔重墨、大胆奔放的浪漫,也有精雕细刻、细心收拾的扎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勃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家吴冠中称刘汝阳的画是“土生土长,自家果木吐芬芳”,秦岭云则感叹为“大家气派”。
刘汝阳认为,诗书画同源,要在“写”和“意”上下功夫。所谓“写”,就是以书入画。所谓“意”,就是“诗意”。作画不可照搬取象,即便是写生,也是要去芜取菁,注重构图,更注重意象。写是筋骨、血脉、肌理;色是面相,两厢有机巧妙结合,方显画作之“体格健美”。孙美兰先生对他的画的点评是“他以豪迈而放肆的粗笔重墨,任意挥洒,拙中见趣”“他的心里满载着阳光,从他那一幅幅充满喜悦的情,痛快淋漓的画面流泄出来……,可见其画审美感觉的灵动与才华”。秦岭云先生称其画作是“一瓮新开的陈酒,烈香扑鼻”。沈鹏先生在《做嫁衣之余的奉献》一文中指出:“(刘汝阳)长期以来,每到一地组稿,找作者,跑印刷厂,走访院校之余,没有忘记手里的一支画笔,用汗水浸润着一张又一张宣纸,追求着元气淋漓的美感,尺幅中见寻丈的魂魄。”程大利先生指出:“他的线是活的,是饱含着情感的,涌动着情感,涌动着神采的线,没有大修养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笔下线条功夫非十年八载,更非三年五年所能得来,当是几十年锤炼的结果。千锤百炼,删尽冗枝,留下的自是精华。”
《金山岭长城》24cmx27cm 1991年
30年砥砺前行,30年薪火相传,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红袍”有着广泛的影响性和权威性。特别是近年来,组成了涵盖当代中国艺术领域领军人物、各美术门类权威专家、美学专家、鉴赏家和拍卖机构、画廊专家等参与的专家库,每年从30位侯选艺术家中遴选3至5位成为年度“大红袍”入选艺术家,严格的遴选标准和高品质的艺术追求,展现了中国气质和大家风范,成为美术出版界大型系列画册的里程碑。今天,曾任现代美术编辑室主任的刘汝阳,终于通过遴选跻身于“大红袍”出版行列。此次举办的个人画展,精选两百余幅精品力作,题材丰富,各具风貌,呈现于世,可喜可贺!这一切,是对他84年艺术人生的肯定。他说:“今天,凭着对艺术的一份虔诚,实现了我的愿望,这是我一生值得欣慰的事。我特别怀念老师们,特别是李可染先生,他用最深厚的爱,把我领到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道路上来,我跟着他从七十年代初直到今天。出书和展览并不是艺术之路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今后我会遵着先生的教导,经常用先生白发学童的精神勉励自己,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作画,努力画出更多自己满意的作品,奉献社会,奉献时代。”
《大足石窟》68cmx136cm 2010年
展览现场,著名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们对刘汝阳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让观赏者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名誉会长李宝林说:“展览作品数量相当大,而且每幅画都很亲切,生活气息浓重,笔墨厚重。”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裘兆明说:“我和汝阳是同学和同事,他在工作之余,很勤奋,很努力,一直致力于山水画创作,越画越好。”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张广说:“我和汝阳同时毕业,同时分配到出版社,他的艺术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我对他的为人和他的文艺、事业,对他的执著和匠心,都非常敬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说:“看了他的画,有一种特别震撼的感觉,特别喜欢他的画。”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表示:“他的很多作品凝聚着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更重要的对于中国人文、自然风貌与山水笔墨之间关系的理解,拭目以待他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飞跃。”刘汝阳先生家乡山东的30多名书画爱好者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四面八方赶来欣赏画展,德州美协主席吴山石感慨地说:“看了刘老师的作品,很震撼,也很亲切,笔墨厚重,有着心灵的沟通。”
《雨后春山》 136cmx68cm 2011年
情系家乡 大爱无言
刘汝阳先生从小是在家乡夏津渡过的,9岁才跟随在铁道部工作的父亲来到北京上学。儿时的故乡风情至今鲜活地烙印在他的记忆里:外祖父是教书先生,擅长书法。母亲最喜爱剪纸绣花,逗趣的泥娃娃、多彩的花灯鞭炮、节日的高跷架鼓,都使他流连忘返,在班上出墙报和帮老师画鸭嘴兽挂图,最初培育了他的美术才能。所有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以忘怀的情感。刘汝阳先生身在异地,情系家系,对家系的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关心,2004年7月底,他与夫人苗东培女士专程来到夏津,举办了“心系寒门学子,奉献真挚爱心”捐赠助学活动,把利用整整一个夏天在酷暑煎熬中精心创作的一批精品力作捐献家乡,救助考入大学本科的贫困学生30名,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促进了全县捐资助教热潮的形成。刘汝阳积极支持家乡的文化事业,家乡很多重大展览活动,他都积极参加,热情参与。2009年1月25日,刘汝阳与同为李可染弟子的赵树松、裘兆明、傅以新、金连经、李春海在德州艺术馆举办了《山水情深》画展,为家乡人民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文化盛宴。2012年,又专程到夏津,游览由沈鹏先生题写的“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进行写生采风。2017年,参加德州籍书画名家展。2020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家乡人民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很多村民舍小家,顾大家,自觉盯在防疫一线,当听到这一消息后,刘汝阳先生欣然题写书法作品,以示赞叹之情。作为美术编辑、著名画家,他对家乡的美术事业也大力支持,每次家乡的书画爱好者请教,他都是不厌其烦地认真指点,提笔示范,鼓励画家们坚持传统,深入生活,创新创作,面对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的老画家、老前辈,很多人都激动不已。
《江峡清秋》68cmx68cm 2015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年对艺术家来说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浓烈,是斩获丰收的季节。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万物复苏、少阳初起的春光里,刘汝阳做着“生命加速度”,白发染青丝,踏歌续前行,刘汝阳艺术人生的画卷正铺向风光无限好的未来!
参展艺术家:刘汝阳简介
刘汝阳,1940年生于山东夏津地藏寺村,l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人民美朮出版社工作,曾任现代美朮编辑室主任,职称为编审,编辑《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等美术图书二百余种。2000年退休。七十年代初,入室“师牛堂”跟随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多年来坚持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是中国美朮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画家。曾多次举办个人山水画展,经常参加美展及社会公益活动,获多种奖励。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等多种画册。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中外单位收藏。出版有《刘汝阳画集》、《刘汝阳中国画作品》、《学院派书系·刘汝阳》、《盛世典藏·刘汝阳》等。简历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以及多家艺术网。
《老君山夕照》68cmx68cm 2015年
人美“大红袍”走过30年
在新中国美术事业快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但艺术领域的出版物还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决定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系列展现我国近现代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为宗旨,共同编辑出版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画集。在“出版一部可以传世的画集!”的信念之下,《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于1993年9月横空出世。从此,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发展的图卷上便留下了一抹鲜妍而庄重的红色,成为出版领域一个坚持30年而长盛不衰的经典品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与后来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这三套大型系列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因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高品质的作品甄别标准以及中国红的烫金函套,被业界赋予“大红袍”的誉称,其中收录的画作代表当前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大红袍”是国家重点美术出版工程,从1993年9月至今,已有30年的出版历史。日月更迭,“大红袍”不仅凝聚了一大批艺术名家,也铭刻着新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为推动中国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作为承载着大师精品力作的画集,“大红袍”是行业内的权威标尺,是读者鉴真去伪的定海神针。每次推出,都会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如今的“大红袍”不仅仅是“一部可以传世的画集”,更成为融专业出版、艺术展览、学术研讨、拍卖交易等于一体的“大红袍+”综合型艺术平台。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8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