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古代殿堂、庙宇以及家庭堂屋前大多有两根插廊柱子,叫做“楹”;人们贴对联时,常常贴在这对称的楹柱上。楹联不仅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形式,更在千年传承中成为国人必不可少的文化习俗,具有中国特色和东方风韵的艺术魂宝,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据史料记载,楹联大概起源于唐五代年间,从唐宋时代流行以来,发展到清代更为昌盛。清代学者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记述,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据此可以推出,初期的楹联是从上层社会开始传播的。
楹联是盛开在我国文坛沃土上的一朵独特的艺术奇葩,它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文辞赋、书法绘画、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有古代达官贵人、学者名流甚至皇帝大臣隽刻在楹柱上的对联,让古迹名胜锦上添花,使游人流连忘返。
在香火缭绕的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堂前正中,悬挂着一副楹联特别醒目,吸引着游客驻足关注。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导游说,此联是清末明初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赵藩所作的“攻心联”。此联寥寥三十个字,既高度肯定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理政的才华,又从和战、宽严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语意简略明白,文采照人,叙事寓情,颇富哲理。这副被称为论史名言的对联,怀古喻今,感时叹世,抒情寄怀,深深地感染着每个过往游客,深刻地教育历代执政者以治军治国的道理。郭沫若称赞此联“长楹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据导游说,武侯祠这副“攻心联”蕴含着精典的三国故事。作者运用人们熟知的诸葛亮征服孟获和以法治蜀的三国故事,从思想高度上对诸葛亮的历史贡献作了极为精当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治国和作战的指导思想,慧眼如炬,巨笔如椽。上联盛赞了诸葛亮治蜀的功绩。四川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治理蜀国最重要的是要搞好民族团结;联中的“能攻心”“反侧”指的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所采取的反复无常战略,对联结尾特别地提醒人们“从古知兵非好战”,是说了解和熟知兵法并不是喜欢战争和武力,“知兵”是为了达到“攻心”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战争,对诸葛亮“攻心战”的高妙之策大加赞赏。下联颂扬了诸葛亮“审时度势、宽严相济”的治蜀方略。“不审时,即宽严皆误”是说诸葛亮一向执法严明,但也有宽大的一面,都是根据形势需要而决定的;正如诸葛亮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诸葛亮“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治蜀方针,后来也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三国志•诸葛亮传》称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治蜀政绩。这副“攻心联”的作者赵藩则抓住了征服孟获和以法治蜀这两个故事,既从思想高度上评论了诸葛亮的历史贡献,让看了对联的游客进一步加深认识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又在评论历史人物时注意鉴古知今,借以曾经卓著的“诸葛治蜀”来提点、劝诫后人。
据说,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游览成都武侯祠时,被这副“攻心联”深深吸引,驻足联前非常认真地反复吟诵后,称赞此联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给诸葛亮以辨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场向身边的陪同人员推荐此联;“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主席嘱咐当时来四川任职的梁兴初要到成都武侯祠观读“攻心联”,一时间,祖国大江南北掀起了研读赵藩“攻心联”的热潮;直到晚年他还不忘提议让四川省党政负责同志认真研读此联,借鉴“诸葛治蜀”的可贵经验。由此可见,一代伟人不仅从这副“攻心联”中得到了很高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应该是他对此联的高深见解、精准论述颇为认同吧。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08
2024-11-0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