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的印象是:张掖就是今天驻甘州区的这个张掖,酒泉也就是今天驻肃州区的那个酒泉。岂不知,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并非如此。那时候,这两个地区的“原籍”,实际上“张掖”在今武威市的凉州区境内,“酒泉”在今张掖市的甘州区境内。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王朝为了征服河西匈奴,开通与西域的经济文化通道,于当年的春、夏二季,前后两次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势如破竹地前来河西与匈奴军作战。攻打的结果,当然是训练有素、进攻有方的霍军击败并赶走了匈军,从而,河西千里江山被置于汉王朝的统管之下。
广袤的走廊沃野,适于生物繁衍,更是宜牧宜农的天然佳地。汉武帝为了实施统治河西、开发河西的宏略,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又派数万军民修筑了令居塞(在今永登县境内),并始筑以西长城。紧接着从内地迁来几十万人口,分散居住在河西的各地,进行大规模屯田生产。在此漫长的战线上,没有本朝行政区域的管理建制是不行的,于是武帝推出又一重大而深远的决策: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选定在走廊中部、能控制东、西长廊地区的原匈奴浑邪王故地觻得王城,设立了汉王朝统治河西的第一个行政区划建制——酒泉郡。郡址就在今张掖市甘州区西城驿“黑水国”北城遗址。当时为郡起名,因此处“泉甘似酒”而命之“酒泉”。郡辖整个河西走廊全境。
在整个河西走廊只设一个酒泉郡,显然“鞭长莫及”,难以遥控。这样的行政状况维持了三年之后,汉王朝又“另起炉灶”: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酒泉郡东、西部的空旷地区各增设一郡,西部是敦煌郡,东部是张掖郡。张掖郡的郡治在今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60公里沿山地区的张义堡,位于祁连山北麓。郡辖12县:张掖、姑臧、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媪围、苍松、宣威、令居、枝阳。管辖区域相当于今西从凉州区,北到民勤,东至景泰,东南达永登。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在今兰州地区增设金城郡,张掖郡东部的令居、枝阳2县被析出划给了金城郡。
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汉王朝为了防御曾被赶出河西、逃往漠北的匈奴,从张掖郡析出北部几县另置武威郡,郡治武威县(今民勤县东北),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匈奴浑邪王在此地杀掉休屠王,以其众降汉,置此县。这样,在前张掖郡的南、北就各置一郡。此状运行32载之后的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在今永昌县南的者来寨又增设了一个“骊靬县”,也就是西汉王朝在河西设立最迟的一个县。此县设立后的当年,王朝即对河西各郡的行政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结果是:酒泉郡治由今甘州区“黑水国”之址的觻得城迁移到今肃州区治之地,张掖郡治由今凉州区张义堡迁移到今甘州区“黑水国”之址的觻得城,武威郡治由今民勤县东北迁移到今凉州区治的姑臧城。三郡移治后,领县从根本上作了调整,原张掖郡辖县交由武威郡管,原酒泉郡辖县交由张掖郡管。调换后的状况是,酒泉郡辖属9县:禄福、表是、乐涫、天、 玉门、会水、绥弥、池头、乾齐;张掖郡辖属10县:觻得、居延、昭武、氐池、屋兰、删丹、日勒、番和、显美、骊靬;武威郡辖属10县: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媪围、苍松、宣威。
三郡郡治迁移后,在河西走廊中段到东段的300多公里内,还同时存在着两个“张掖”之名,即从东段移名于中段今张掖市甘州区“黑水国”北城遗址的“张掖郡”和东段今武威市凉州区驻张义堡武威郡从西汉就设立的“张掖县”。东段的“张掖县”与中段的“张掖郡”从公元前111年起两名同时并存。西晋初年,因晋王朝调整区划,撤并了武威郡的张掖、休屠、鸾鸟三县,“张掖县”才从武威郡的区划序列上消失。
来源:《金张掖史话》 (张志纯 何成才)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08
2024-11-0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