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寻访李白——李白安徽诗歌研学采风活动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何璧 | 发布时间: 2024-07-13 | 5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色很多,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豪辞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没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国诗人就会少了几多傲骨……如果没有李白,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黄山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黄山、九华山、天台山、峨眉山、敬亭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李白与安徽非常有缘,尤其是宣城、芜湖、马鞍山等地都有着极深的渊源,既是李白栖息、出山之地,也是李白疗伤、入土之所,而芜湖、宣城、马鞍山这几座千年名城,则因诗仙多次寓居而多次“走”进唐诗,被写入了中国文化史。据专家研讨,李白一生近十次来到安徽,足迹遍布皖地南北东西。创作了200多首优秀诗歌作品,其中以宣城、池州、芜湖为最。《南陵别儿童入京》《夜泊牛渚怀古》《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望天门山》《赠汪伦》《横江词》《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独坐敬亭山》等都是脍炙人口作品。据《南陵县志》记载:“唐,李白游江东,寓南陵,题咏最多。”现存的李白诗歌中,与南陵相关的有20多首,并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白用一首首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诗篇,留住了大唐盛世的恢弘气象,李白一生仗剑行游四方,1000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仅在安徽就留下200余首。登顶黄山、九华山、敬亭山、天柱山;泛舟新安江、秋浦河、桃花潭,绣口一吐,恰是盛唐江淮、大美安徽。中国还有哪一方山水能够像安徽的土地这样,与文学珠联璧合,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诗意?“诗与远方·寻访李白----李白安徽诗歌研学采风活动”,由此开启。


二、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

诗与远方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传统文化书画院


2、协办单位:

诗与远方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文旅部老干部诗社/外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公益文化中国行组委会/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诗与远方》杂志社编辑部/北京枫林书画院/中国管子书画院/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院/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协会/合肥市诗词学会/山西运城诗词学会/山西临汾诗词学会/安徽马鞍山诗词学会/安徽芜湖诗词学会/安徽宣城女子诗词学会/安徽泾县诗词学会/安徽繁昌诗词学会等。


3、承办单位:诗与远方·云顼诗社/《诗与远方》杂志社/山西省蒲县诗词楹联学会

4、支持单位:安徽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广西中李集团董事局


三、行程安排。

第1天,8月9号, 马鞍山酒店报到,晚上6点:晚餐  住宿:马鞍山

第2天,8月10号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联璧台、当涂李白衣冠冢(李白文化园)芜湖天门山 住宿:芜湖

   采石矶为“长江三矶”之一,“诗仙”李白多次登临吟诵,留下“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李白钟情采石矶,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采石矶,是大自然在长江边上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因集“秀、奇、险、文”为一体而闻名于世。典雅的太白楼更是锦上添花,将其点缀得文气盎然。少时背诵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墓位于翠螺山南麓。冢基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周长约40米,形体为圆笼屉状,四周有石栏圈围,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系书法家林散之手书。李白衣冠冢原在采石镇神霄宫内,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神霄宫,又称唐贤坊,为宋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募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神霄宫改建采石小学堂,因辟建操场,将李白衣冠冢移至操场西侧。1972年,采石公园管理部门将李白衣冠冢迁至翠螺山南麓,重新勒石为碑,供游人瞻仰凭吊。采石李白衣冠冢始建于唐代,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现江心洲有宫锦村,即传闻中打捞李白衣冠的地方。千百年来,慕名前来凭吊采石李白衣冠冢的人络绎不绝,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白居易《李白墓》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项斯《经李白墓》诗也有“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之句。

天门山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大桥镇境内,千百年来,天门山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唐代诗人李白多次游历此处,留下《望天门山》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3天,8月11号 宣城 敬亭山 谢朓楼 桃花潭,住宿:宣城

宣城活动:李白安徽诗歌研学交流会议,参与者请提交李白安徽诗歌和相关主题论文。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随着谢李诗篇的传颂,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继谢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代李东洋,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相继以生花之笔,为敬亭山吟诗写赋,绘画做记,寄情山景,抒发胸怀。据初步统计,历代咏颂敬亭山的诗,文,记,画数以千记,被称之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桃花潭位于泾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桃花潭镇,因李白在此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闻名。桃花潭镇古称南阳镇,桃花潭其实是青弋江的一段,东岸的陈村与西岸的万村隔潭相望,这两座徽派古村算不上精致,却有一种沧桑的美。老街上铺着不规则的鹅卵石,两侧墙壁斑驳,一旦穿过狭窄的老街,见到豁然开朗的清澈潭水,令人惊喜。


第4天,8月12日 九华山、池州、平天湖,住宿,池州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大量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辉煌诗篇。“山水多奇踪”的皖南,使他沉醉,久久盘桓,其间他与“神采奇异”的九华山结下千秋之缘。天宝十三年(754)冬,他应秋浦友人高霁(字暄之,隐居秋浦石门山桃花坞)和青阳友人韦权舆的邀请,聚会于九华山西麓的夏侯回堂。远眺松雪,九峰如莲花,顿生美名之情,即兴赋诗。于是共同谱写《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从此,李白“灵山开九华”的佳句与山名同辉。



天宝十四年(755),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浔阳。舟行至秋浦江面,遥望九华秀色,自然想起在青阳任县令的友人韦仲堪,特赠诗一首:“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诗人对九华山的景仰卧游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据历代《九华山志》记载,相传李白在友人韦仲堪的盛情邀请之下,曾一度卜居于九华山东崖的龙女泉侧,读书其中。宋代建有“太白书堂”。明代重建祠宇,又称“太白祠”,民国时期被毁。1988年在遗址动工重建“太白书堂”。书堂后院,有一口“太白井”,井水清沏甘甜,相传为李白生活所用,井旁有两棵高苍劲的银杏树,相传为李白所植。另九华山“上禅堂”寺院右侧,有一泉谓“金沙泉”,为李白所题,是诗仙写诗洗砚涮笔的地方。

李白与平天湖的故事,是诗与远方的浪漫邂逅,是才子与美景的相互映衬。大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多次游历池州,对这里的山水风光情有独钟。而平天湖,这片位于池州城东的湖泊,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吸引了李白的目光。据传,李白曾乘舟入池口河,经过平天湖,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深深吸引。湖面如镜,水天一色,澄澈如练。月光之下,湖水平静如天,李白心动神摇,泛舟湖上,把酒临风,吟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十七首》。其中,“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的佳句,不仅描绘了平天湖的美景,更表达了李白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第5天,8月13日,石台秋浦河、枯牛降、石台,住石台。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秋浦河,这条养育着石台的河流最为特别、最为靓丽、最被世人瞩目。因一句“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美名,以其绚烂多彩的景色、澄碧淌翠的梦幻,让诗仙李白就先后五次流连忘返,留下几十首诗作,其中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十七首》就赋予了她“中国最美诗河”的美称。它为长江一级支流,流经石台县境内46公里,流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

   两岸画廊一河诗,秋浦河是流淌着诗的河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是“诗仙”李白在秋浦河边写下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十七首》中第十五首。据考证,诗人李白从唐天宝八年至上元二年前后12年中,也就是李白从49岁到61岁,曾5次到过秋浦河。志载“唐李白爱其胜,欲家焉,滞留于此三年,歌咏甚多”。在这5次对秋浦河的游历中,这位前无古人的大诗人就是用他那支生花妙笔蘸着这溪河水,行云流水般地为这条河吟唱出多达45首旷世绝响。


第6天 8月14号,安庆,潜山天柱山。住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市境内,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又称皖公山、皖山,相继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天柱山曾被汉武帝拜为南岳,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来此饱览胜境,唱怀咏诵,并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和摩崖石刻。

天柱山“皖公神像”与“皖省地图”堪称天柱山人文自然景观中的两篇精彩叫绝之作。天柱山皖公神像在天柱山风景区西关神秘谷入口处,有一樽石像,人们敬为“皖公神像”。有史记载:“周封皖伯大夫治皖”。皖伯大夫执政期间,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冷暖疾苦,深得拥戴,人们尊称他为“皖公”。为弘扬皖伯大夫治皖有方,清明德政,天柱山便此称为“皖公山”、“皖山”。据说,皖公逝后, 他的神灵真的在天柱山作化神像。



第7天,8月15日,黄山,屯溪老街,住宿:黄山

位于安徽歙县境内的新安江山水画廊全长约百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李白有诗赞曰:“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第8天,8月16日,新安江山水画廊 宏村。住,宏村,第9天,8月19日晨离会。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登临黄山,一番寻友唱和,在他的好友温处士将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时,他作诗赠别。诗中以“四千仞”和“三十二”,写出黄山的山高峰多。而黄山群峰竞秀,远不止三十二,有名之峰有七十二,大峰有三十六。诸峰高耸入云,罗列簇拥,形如展瓣莲花,故有“三十二莲峰”之称。

诗仙李白眼中的黄山是这样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风吹我来时,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黄山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形成了许多瑰丽多姿的岩、台、洞、室。深沟峡谷,山山相连,因而形成了“夹石柱”的奇景。黄山还有石柱峰、芙蓉峰、菡萏峰等,都是高耸峭拔,直刺青天,就像菡萏含苞,芙蓉花开,四周群山,像是它们的片片花瓣,所以用“菡萏金芙蓉”来形容。

天宝九年(750)春,李白由金陵去浔阳庐山,走水路,溯江而上,进入同安郡(今安庆,其时郡治皖城,即今潜山市区),因避风而至皖口——皖水入江之口,李白举目北眺,但见皖山起伏,青黛危耸,为之倾倒,欣然写下《江上望皖公山》这首诗。


四、活动费用:3280元(到达马鞍山之后的食宿行全含,往返路费自理)


五、联系报名:何老师13865769889,扫描下面微信添加联系      


六、活动说明:(1)与会者往返车费自理,名额有限,抓紧报名。

(2)建议各位老师自带书法绘画纸笔墨,便于创作。

(3)参与者速写李白安徽诗歌论文,会上交流。

(4)不得擅自离营,确需离团,须报负责人批准同意。离队期间的安全、费用,自行承担!

(5)具体行程根据实际情况或有微调。


诗与远方·寻访李白—李白安徽诗歌研学采风组委会   

  二0二四年七月六日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