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宏:打卡白塔山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 | 发布时间: 2024-09-14 | 270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每一座城的建筑都是经历了千百年的积淀凝成的不朽雕塑,它的文化、背景、经济与宗教都代表着其独特的文明和存在。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古建筑群,海拔余米,山势起伏、峰峦叠嶂,以“拱抱金城”的雄姿,成为省城兰州地标性景观,是省内外游人纷纷驻足打卡、饱览金城壮美山河的一处胜地。



对一座城市而言,即要看它今天的光鲜亮丽,也要看它过往的沧桑荣光。或许,每一块遗落的青砖,每一扇斑驳的木门,每一座古旧的古塔,从中可以窥见这座城市在历史中所经历的重大转变以及发展脉络,重温过去璀璨的文明。

当你站在中山桥南端眺望白塔山,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黄河、关隘、铁桥、白塔……那些蕴含着悠悠岁月的古建筑群与绿意葱茏的白塔山相依相伴,厚植家国情怀,传唱历史和文化的烙印,演绎一方神山圣水的大美,向东向西延伸着无极的生命和图腾。

白塔山西接金城关,东连凤林关,南临古渡要津。长河映带,白塔巍峨,花木葱郁,气象高古。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塔山建筑群,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公元年)重建。数百年间,建于峰峦之上的白塔寺白塔、三星殿、慈恩寺、望河楼、法雨寺悬楼等建筑参差巍峨,峻峭别致,极具地方特色;而一、二、三台厅、廊、坊、亭,依山就势,凝重中藏清秀,敞亮中隐曲幽。这些建筑群见证了兰州数百年的沧桑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也为城市发展及其景观变迁研究提供了重要遗存。

每到黄昏,白塔山建筑群携手中山桥,各色灯光秀借助高科技手段,点燃了白塔山夜色的璀璨梦幻,让这座数百年来承载文明、见证历史的建筑群,展露出不一样的容颜。



穿过黄河铁桥,抬头便见白塔山建筑群掩映在绿树花丛中。这组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

进公园大门就到了“三台建筑群”。一台敞厅宽阔敞亮,上有书法家顾子惠先生题写的鎏金“九曲安澜”匾额。两侧回廊雕梁画栋,建筑群有壁柱雕刻精美的大厅、飞檐斗拱交错相迭的重檐四角亭、檐角高翘如翼的八角亭。由此迂回而上便到了二台。这一台的建筑是四面敞开的“凹”字形雕梁画栋廊厅,上方有陈伯希先生书写的大篆“光显河陇”匾额。过二台广场,沿汉白玉浮雕石阶向上,在二三台中间有一小台,小台正面是“金城揽胜图”浮雕,壮阔大气。再上便步入巍峨壮观的三台大厅,门窗沿角有雕刻精美的砖雕,殿宇石阶对称整齐,亭台回廊排列有序。大厅现为“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是兰州市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塔山建筑类型多样,别具地方特色。其中厅、廊、亭、坊等曲折有度,灵秀精巧,空间关系处理十分得体;慈恩寺白塔、望河楼、法雨寺悬楼、凤林香袅牌坊及三官殿等,服从于与山水树木的和谐统一,造型精美,灵动巍峨。砖雕多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以及凹面线刻、凸面线刻等技法,将多达三四层的图案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彩绘开创性地使用了写意山水、花卉画,着力追求了人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丰富了不同环境中彩绘表达的手法和内容,对研究兰州地区建筑技术史及园林艺术史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白塔山地质构造上属小关山逆断层,结构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近百年来,坚韧勇毅的兰州人发扬老愚公精神,三九严寒背冰上山,酷暑盛夏担水上岭,栽种了松柏、垂柳、白杨和国槐等各种树木十几万株,兴建了三台仿古建筑群,使白塔山变成了层峦叠翠,鸟语花香的游览胜地。



登上白塔山最高处,零距离拥抱着白塔寺中的白塔,让人深感兰州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白塔层峦列为兰州八景之一,是兰州的文化旅游标志和城市名片。

据记载,白塔寺始建于元代,元太祖时期中,西藏拥有实权的萨迦派法王派了一名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后塔损坏,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白塔寺坐北向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望河楼、白塔、准提菩萨殿。塔、殿之间东西两侧建厢房、厢房南侧续出廊亭,分别存放青铜钟和象皮鼓,白塔东西两侧分别立《重

修白塔寺记》碑和《修建慈恩寺》碑。该组建筑群保存较好,年白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通高米,塔身洁白,为实心砖塔。白塔下筑圆台式塔基,塔身下半部分为覆钵式,上半部分为楼阁式。楼阁七层八面,大小佛龛分列其上,塔顶为绿色的古印度式塔刹。每当清风吹过塔上方檐角的铜铃,其悦耳动听伴的梵音着寺院的钟声悠然远去。围塔而走,你会发现塔的八面雕刻有藏传佛教的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吉祥八宝图。白塔的四周古典建筑林立,蔚为壮观。南边有三大寺楼,寺内原有象皮鼓、青铜钟和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东侧立有《夏禹岣嵝碑》,记载大禹治水之事。此外,云月寺、三星殿、迎旭阁和三官殿等古建筑如众星捧月,展现着各自的风采。

白塔所在之处是白塔山的最高处,是观赏兰州市容的最佳点。站在此地鸟瞰兰州全景,穿城而过的黄河犹如一条丝带蜿蜒东去,鳞次栉比的对岸高楼大厦,此时仿佛也成了微景观,让人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美意境。的确,站在这里可观赏日出,可阅读市容,可俯视雄伟壮观的中山铁桥,可远眺气象万千的九曲黄河。尤其山顶的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阔的画面,与遥远的、现实的美景融为一体,让你浮想联翩。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擎天白塔耸立在黄河岸边,数个世纪历经风雨沧桑以及强烈地震,毫无损伤,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绝伦的建筑智慧。白塔山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山下是气势磅礴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是绵延不断的峰峦。巍然耸立的白塔拱卫着金城,与汹涌澎湃的黄河一道构成了天然屏障。



“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漫黄河。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千百年来,许多诗人骚客、王公使臣、僧侣商贾,都曾出入过白塔山。汉朝出使西域的张骞,唐朝西天取经的唐三藏,以及霍去病、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许多历史人物都从此经过并在这里驻足,并留下了一段段的传奇佳话。

丝路春风劲,长河伴塔眠。白塔高耸了几百年,以一种穿越时空古往今来新的姿态,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与现代碰撞,思考古今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古时,白塔山脚下的古驿道通向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是联络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有利窗口;如今,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紧紧拥抱着白塔山,向全世界广泛宣传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美食文化等,有力地提升了兰州的知名度,增强了兰州人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还有,在白塔山西侧的山峰上,坐落着兰州碑林。主体建筑草圣阁,檐下分别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兰州碑林”“塔影河声”,启功题写的“草圣阁”。它也是白塔山建筑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的辉煌历史。

黄河浩荡,塔影悠悠。白塔山古建筑群这方盛景的辉煌是兰州历史的不朽印记。或许,多年过去了,一个王朝,一个王者,一代英杰也只是漂泊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生生奔流不息的唯有流淌着历史和民族血脉的这些古建筑群。因为,历经几多烽火硝烟,荣耀沧桑,白塔山古建筑群就像一位哲人,涵养了它外在的岿然不动和内在的心如止水,展现着历经世道沉浮后的宁静与巍峨,诉说着兰州沧海桑田的不朽变迁,值得后人尊重与敬畏……


刘志宏,男,大专文化,政工师。年始发作品。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青海湖》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