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张掖一流行民谣考究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 付聪林 陶琦 | 发布时间: 2022-07-01 | 10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民国时期,张掖民间流传着“陶学诗的文章,李源逢的字,南华宫的牡丹,丁家娃的戏”的民谣,这足以说明这三人一景在张掖民间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就像今天张掖餐饮界的“东拉西炮,南臊北包”一样,尽管他们也没有在媒体上作过火的宣传。但他在民间的影响依然那么大,老百姓是最讲究实惠,吃饭天天仍往那儿跑,就是不宣传也照样门庭若市。真是酒好不怕巷子,饭香不怕地方偏。也印证了另一句民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仅仅只有百年,岁月真是把杀猪刀,过去的很多东西已经模糊不清,即将遗失在历史的迷雾中无法捡拾。今天我们就是透过历史的毛玻璃,试着考析一下那个一时风靡张掖的民谣。

陶学诗的文章

民谣里把陶学诗放在首位说明他德高望众,资历很深。这主要是缘于他是官方和民间双方认可的文化人。陶学诗是张掖白塔人,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也是清朝最后一批拔贡生。宣统元年(1909),面对十二年一逢的科举大考,他出类拔萃,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张掖选拔的六人贡生中名列第一。乡民们尊称他为“陶贡爷”。后被官府派到四川某县任教谕。但因时局动荡,他辞官返乡,先后在张掖甘泉书院、觻得书院、河西讲舍及当时“新式”学校教书育人,可谓“义声名陇上,桃李遍河西”。

“出头的椽子先烂”。陶学诗因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文化界也有点恃才傲物。后来,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当时认为陶学诗是“老学究”,观念守旧,思想落伍,业内对他本人略有微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高压的态势下,同行或胆小怕事或嫉贤妒能,所以在编写志书时有意忽略了他,让他没入载入史册,志书只收入了他拔贡生的名字,没有收入他的生平事迹,更是很难见到他的文章了。尽管年代不是太久远 ,但陶先生著述都已散失,很少有遗存。仅存其书写的一幅“云程发轫”匾牌,只能作为当年精美书法的佐证而已。

李源逢的字

李逢源,字左泉,生于1894年卒于1950年,是张掖本地人。先天聪慧,年少时期,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熟读四书五经,古文功底相当深厚。年岁渐长,更是思想活跃,观念前卫,曾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兴会,负责会议记录和联络工作。后追随清末副贡曹学禹、举人白册侯等人为宣传共和作过积极的贡献。

1919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张掖周公祠小学、普门寺小学当过老师,后来在甘泉小学和觻得小学任校长,从事教育事业达31年之久,在教学之余,从事墨耕,擅长书法,张掖的许多庙宇都有他题写的匾额和楹联,许多社会名流家中都有他书写的中堂,当时很多人都以请他写字为荣,以此来标榜自己的门面。1950年6月病故,任时县长曾耀亲自责令教育科为其厚葬,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

南华宫的牡丹

“八声甘州,一品圣境。”甘州是个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曾有“满城芦苇,古刹遍地”的盛名。据史料显示,张掖市有建国初期有寺庙314座。经过历史的风吹浪打,南华宫也只留下了一个遗址。但在当时 ,南华宫却是一个让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本地香客信徒争先顶礼膜拜的好去处。当时人们到南华宫就“浪庙”,就像今天在夏天来临子际,人们络绎不绝到乌江镇大湾村李新明的牡丹园赏花一样,那红火热闹的氛围比起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那时更多的乡民是报着虔诚的心理,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去的,家家都祈求家庭幸福平安,夫妻和睦美满,子孙满堂祝寿无疆,而不是单纯旅游踏青的。

南华宫就在现在的甘州区新墩镇南华村境内。过去,村里有一座宫观俗称南华宫。这里的村名、路名、校名、水渠名皆因南华宫而得名,况且沿袭到今。早年南华宫是张掖的一处热门景点,宫内风景秀丽,殿宇宏大,牡丹芍药争芳斗艳,各色花草飞翠流绿,杨柳依依,松柏常青。夏秋两季香客盈门,游人络绎不绝。山门向东,门前玫瑰丛生。右侧有一古式戏台,飞檐斗角,甚为壮观。而现如今,南华宫只剩一片遗迹,供后人追忆凭吊。

丁家娃的戏

丁家娃真名叫丁毓秀。因为唱戏出名时特别年轻,按张掖的习惯,就叫“丁家娃”。说起丁家娃,就得说说他的岳父李志。李志是张掖马神庙街上的人,12岁时拜王志兴为师学戏,经多年刻苦钻研发展成为志兴戏班的“台柱子”,王志兴的得意门生。

清光绪二年(1876年),李志接任班主。他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分配制度,加强演员之间团结协作,极大地调动演员的演出积极性,创新创作新戏的热情,并改志兴戏班为志兴社。当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五雷阵》《铜锣阵》《辕门射戟》等。丁毓秀当时作为一个后生,就一直在戏班里唱戏。因好学上进,演技特别精湛,一招一式总是做得很到位,演出剧目也大受百姓青睐,很快发展成为志兴社的中坚力量,深得李志赏识重用,时时教诲,处处指点,后来竟被李志暗暗相中,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姑娘许配给了丁毓秀。丁毓秀演出的剧目有《火焰驹》《出五关》《白手印》《状元桥》《佛手桔》等,演出场场爆满,观众掌声雷动。他编排的《三国》《列国》《杨家将》《征东》《征西》连本戏剧情惊险,情节感人,观后让人潸然泪下,感同身受引起众鸣,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960年病故,当年的老年人仍然津津乐道,这就是老百姓对一个民间草根艺术家最朴实的回报,最真诚的褒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这一民谣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生今天新时代倡导的核心价格凤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简介:付聪林,甘肃省作协会员,在省级发表小说散文100多篇,新闻作品5000余件。张掖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甘州区劳动模范,甘州区六届、七届政协委员,现为张掖人民广播电台采编部主任。《张掖日报》驻甘州区记者。2021年11月被中华全国新闻者协会授予“从事新闻工作者30年“光荣称号。)

(作者简介:陶琦,字东篱,号南山,别署甘泉居士。甘肃张掖白塔人。本科学历,曾任教师。现供职于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甘州区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辞赋学会、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甘州诗词》主编。两次被省楹联学会授予“甘肃省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