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旅途中绚丽的风景——简析周晓云旅游散文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叶柏成 | 发布时间: 2024-10-11 | 5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叶柏成


认识周晓云是从她的儿童诗开始的,年轻时,就知道紫阳三女子的文学趣事,杨世芳,周晓云,金静。她们三人的散文诗歌在安康文坛小有名气。周晓云是诗人,她的儿童诗写得漂亮,她早期的诗歌作品多次发表在《星星》《延河》《陕西日报》等报刊上,已出版了《童话小屋》《孩子与小鸟》等几部诗集。但今天在这里我不说她的儿童诗,单说她最近发表在中国旅游文化网上写的旅游散文,令我眼前一亮。她的旅游散文笔锋老辣娴熟,后劲十足,丰厚广博。其血肉肌理鲜活饱满,脉络走向经纬交织,条理清晰明了。在整个文体构建中有一种俊朗刚毅的雄性气度,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浑厚丰富,温暖向阳,向上的现场感,完全没有小女子的娇弱之气,小资情调。

从她每到一处所写下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作家风尘仆仆,奔赴在全国各地,名胜古迹,亭台楼阁,风光旖旎,美轮美奂的景点时,她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般,泛泛而看,敷衍潦草地逛一逛,玩一玩。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怀揣着细腻敏感的心思,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慧眼发现,一一倾注于笔端,才使她笔下的文字镇静自若,排兵布阵,各居各位,纵横驰骋,美而不乱。

譬如她写《山西平遥古城》起笔就向读者交代了平遥古城是历史的瑰宝,是一座距今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县城的杰出代表。文章开门见山,点名了平遥古城所处的年代,在中国城市中所处的地位等,接下来作者告诉读者自己游览这座古城时的天气及时间等,徐徐道来,舒缓有序,将所见所闻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自己叙述和十分节制的抒情,文章始终围绕平遥古城的古味古韵的建筑;古色古香的街道;商贾云集的商埠;精美的庙宇和祠堂等古代遗留下的痕迹,来佐证平遥这座城市的古老价值,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匠心。

在我们赏读作者书写的《乔家大院》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干净利索,条理清楚,定位准确这些特质。作者在游览乔家大院的时候,行文直奔主题。“乔家大院,闻名遐迩的晋商豪宅,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今日有幸踏足其间,领略其岁月沉淀的风华。”文章开始就点名了乔家大院是闻名遐迩的晋商豪宅,可见不是一般的建筑。接下来,作者道出了该大院的主要特点“既有北方建筑的粗犷豪放,又不失江南水乡的细腻婉约。院中的雕刻工艺精湛,无论是门窗上的木雕,还是墙壁上的砖雕,都展现出了匠人们高超的技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捕捉到作者在游览景点时,善于抓住每一个景点的亮点热点,并对所叙述的景点有着准确的文化定位。瞧瞧这一段话”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群落,更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家族象征。”从这段话里,我们知道了乔家大院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非同寻常,它是一个家族兴衰与共,血脉相连的象征。

在对这些文字细致的揣摩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善于抓住自己畅游景点的独特点,来组织材料,十分恰当地凸显出自己笔下所要叙述的具体物象,道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同样,作者在《千年木构瑰宝——应县木塔》这篇文章里也抓住了应县木塔的主要特点来展开叙述。“在古老的中国北方,有一座矗立千年的木塔,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物的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塔”。这座木塔就是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接着作者向我们说明了木塔距今的年代,以及它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并在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们一篇篇赏读完这些旅游散文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懂得,作家周晓云在对叙述的每一处观光景点,名胜古迹的时候思维缜密,做足了功课。她不是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地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她是有计划,有侧重地仔细观察,精心地组织素材。她力求在自己的旅游文字中写出自己的新意,新发现。

在当下,写散文的作者很多,写游记文章的写手也不少,如果都按照从前游记的结构,骨架组织材料,按部就班,就会落入俗套,写出的游记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毫无新意,无法抓住读者的心扉。

周晓云一直在努力将自己的游记散文写出别致一些,精致一些。她在构筑自己的游记殿堂时,在抓住景观独特的亮点热点的时候,始终不忘引用详实的文献,历史年代等资料为依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所叙述的景观风物,有的放矢,自有出处,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和无法辩驳的事实。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在对景物叙述中,插入同语境密切

相关的唐诗宋词,让文章的经纬度,知识容量更加广阔,文采飞扬。譬如“古老的街巷从沉睡中苏醒,石板路上的斑驳痕迹,像是岁月镌刻下的悠悠诗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墙头上,几株倔强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不屈的生命之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散文《走碛口》中作者引用的古人诗词,让文章更加雅致飘逸,富有诗意与舒松感,拓展了读者遐想的空间。这是作者运用古诗词巧妙,十分得当的地方。散文中在引用古人诗词要注重巧妙而得当,如果引用得不恰当,大量植入,就会弄巧成拙,有画蛇添足之嫌,反而削弱了文章丰富的思想内蕴。

当我将周晓云《魅力山西游记》组章中的七篇散文赏读完之后,收获良多,显然,作者对驾驭游记三位散文自有独到的心法,在对材料取舍,文章思想内核揭示表达上,在叙述的张弛度上,都把握得当。如果作者在文章中语言文字再进一步打磨,精益求精,将会使她的散文质地更加撩人心扉,勾人眼球。在游记中构筑起自己一方辨识度极高,赏心悦目的散文天地!

 

叶柏成,笔名陕南瘦竹,陕西省紫阳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签约作家。文学作品和艺术评论发表于《星星》《诗选刊》《散文诗》《短篇小说选刊》《检察文学》《青海文学》《黄河文学》《河南文学》《仙女湖》《辽河》《北极光》《名家名作》《中国美术网》《散文选刊原创版》《海外文摘》《牡丹》《中国建材报》《陕西日报》《世界日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报》《华侨报》等报刊,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著有小说集《听左手与右手讲故事》和诗集《雨弦风笛》《心灵演奏》。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