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华荣
钦州作家谢凤芹近来发表了系列新疆行的散文,我读过的有《我在昆仑山洗了个热水澡》《永远的那拉提》《一座城的守望》《音绕伴梦飞》《时代呼唤英雄》《深山有惊喜》。【岁月深处的生命之水】这七篇。读后让人大开眼界,为作者高远的见识,细腻的观察与妙趣横生的书写,情感的真挚表达而让人惊叹。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一个作家只能用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读了发表在中国旅游文化网的这几篇散文,很有感慨。首先,佩服作家的思想和眼光。那种努力劳作、不知疲惫,勤奋不懈、冷静思考、条理清楚的写作态度很值得我们广大写作者学习和借鉴。
这七篇散文,像是七张作者新疆之行的复印件。它拓印了作家这十几天在边陲新疆的见闻,和这些见闻所激发的情感和收获。使读者在领略到了作者所描述的地方风光和人文状况时,也对作者本人寄予崇高的敬意。
这是散文【时代呼唤英雄】中作者对新疆地区喀什市的描写“喀什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犹如一颗璀璨的西域明珠。这里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花,阳光热烈而奔放。古老的喀什噶尔河缓缓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城市中,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门窗与雕花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街道整洁干净,行人穿梭其中,热闹而不失温馨。城外,广袤的沙漠与雄伟的山脉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喀什的空气里弥漫着瓜果的香甜和异域的风情,让人沉醉在这独特的环境之中。我漫步在喀什街头,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力量。”
看完了这一小段唯美的抒情文字,感叹作者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作为读者,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往作家所描述的城市,感受一下这如画般的美景。《时代呼唤英雄》是系列文章中的第五篇。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首先用这细腻的笔墨描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美,这些美包括该地区自然界的特色风光,还有地方历史所带来的文化特色,所体现的独特文化遗产的厚重美。
展示完了这些使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作者笔锋一转,将读者带入了所游之地喀什地区历史的回忆之中。作者用自己对该地区很有研究的历史故事,为读者讲述了喀什这个城市曾经受过腥风血雨般残酷的外来统治的岁月历程。紧接着作者用满腔热情赞颂了民族英雄左宗棠左公带领军队收复新疆,收复喀什的英雄壮举。通过文章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充满故事性的讲述。使我们加深了对作者所游玩的这个城市的了解。
作品的最后内容反映出新疆人民对收复疆土的民族英雄崇敬及怀念之情。文章思想深刻,文笔圆润,知识广阔,词语流畅。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作家谢凤芹的散文写作功底非常深厚。她对各个地方的历史知识特别感兴趣。比如对生养她的地方历史,故事人物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她已经前后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出版了几百万字的书籍和文章。是本地区的作家协会主席。她对曾经到过的地方都有一种要了解该地区历史的冲动和兴趣。在这些散文作品里,记述着她所游览的新疆吐鲁番市世界级伟大的灌溉工程坎儿井,在描写这个闻名的大工程中,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新疆风景、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融入文字之中, 如在《岁月深处的生命之水》中写到“走进吐鲁番,随处可见坎儿井的身影。那一条条清澈的水流,从地下涌出,汇聚成河,滋润着万亩良田。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一切,都离不开坎儿井的滋养”。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项工程的敬佩心情。同时,她的笔头又翻开这方土地的历史,列举了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指出了吐鲁番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所能迎来的有利商机。从而有了坎儿井的不平凡故事。通过结合这些包括林则徐被贬新疆以后的人生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也给予了吐鲁番人民一种精神支柱,使所描述的坎儿井的水更加清冽甘甜。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有血有肉。
“在这里,每一口呼吸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步前行都是对自我超越的见证。这三座山峰,如同帕米厼高原上的三颗璀璨明珠,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更激发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探索精神。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地球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个勇敢的灵魂前来聆听,共同见证这份跨越时空的壮丽与伟大”
这是散文【我在昆仑山洗个热水澡】里面的一段文字。它说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弱小、微不足道。
在这个散文系列的几篇文章里,描写昆仑山这篇是写得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很美的一篇。它的美有帕米尔高原海拔风光的美,有昆仑山浩瀚茫茫,皑皑白雪壮丽的美,有公格尔峰七千米高峰孤傲挺拔之美,有土塔格峰冰山之父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有同在一个世界,一山之隔,一边遭受暴力威胁歧视,一边幸福平等,家庭职场和谐之美,有一路欢歌,一路互帮互爱的旅行感受之美,更有作家刻画这篇文章的词汇文字的美。这些美构成了作家想表达的心情。
黄棋的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响五洲四海,使人有一种去了新疆不到那拉提和到北京不爬长城那样的遗憾,一时间那拉提的毡房,那拉提草原就变成了爱情的象征。散文《永远的那拉提》新疆行之二。写的是在新疆历史长河之中的灿烂明珠那拉提,它的故事可以回溯到千百年前的悠久历史。
首先,成吉思汗的西征军队曾从这片草原经过。文章中描述的那拉提是美丽和宁静是生活的象征,那拉提草原的平静和成吉思汗的阳刚是和平和力量的融合。理解和追求两种倾向的搏斗。作者所描述的那拉提草原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巨变。通过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所演变的结果体现了在这片土地上的云泥变化。文章内容描写的民族服饰,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毡房里传出的琴声,充分反映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的生活特色。
也是一首歌曲唱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英年早逝的施光南生前将美好的旋律献给了吐鲁番的葡萄,关牧村那著名浑厚的女中音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演释得如此传神,它使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吐鲁番,都知道吐鲁番那地方产葡萄,所产的葡萄干很有名,味道非常甜。都知道吐鲁番是新疆的,那里的人都能歌善舞。
新疆之行的第四篇《音绕伴梦飞》这篇文章首先是从听到这首歌的学生时代开始,对产生这样动听歌曲的新疆吐鲁番这个神圣的地方,充满向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亲临其境,尝尝那香甜的葡萄干,看看那丰收的葡萄园。
30多年后,终于成行了,一夜未眠、第二天便来到了产生这首歌的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
在这里,作家领略到了翠绿葡萄园的生机,感受到了葡萄架子下人们的那种丰收喜悦心情,看到了维吾尔民族歌舞的壮美,听到了从葡萄园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善良与好客。从这里人的名字,服装,礼仪,歌舞,住房,生活习惯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文章里这样描述:“像大客厅的葡萄架下,他为我们准备了茶肆。茶具是一张几米长的茶几,可以坐下30多人,上面盖着印着长条彩色花纹的桌布,地下铺着漂亮的地毯。他郑重地请我们脱鞋,先请男性入座,然后女性与男性相向而坐。”
像这些礼仪习俗只有他们那个地方才具有。文章内容感情丰富,表达得情深意切,很有感染力。
《一座城的守望》这篇散文行文很大气,犹如英雄跨战马,凛凛威风,透过弥漫的沙尘,试看着生命沉浮“风沙如刀,岁月为笔,在这广袤无垠的戈壁上,刻下了与丝绸之路不解之缘的壮丽篇章。商旅驼铃声声,穿越这诡谲多变的魔鬼城,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文明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的每一粒沙尘,都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而魔鬼城,正是这条古道上不可或缺的自然见证者,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往昔的繁荣与今日的静谧,让人不禁感慨于历史的深邃与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优美的词语描述的却是魔鬼城寸草不生,断垣残壁,烟尘滚滚,一片荒凉的几个破败的古城堡遗址。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些遗址告知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这里也许曾经是车水马龙,曾经是一块繁华绿洲,也可能是湖泊或者草原。它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时光流逝,见证着时代变迁。就如作者以下所形容的“魔鬼城的风,犹如远古恶魔的低吟,狂野而不羁。每一缕风过,都似带着千万年的沧桑与故事,穿梭在嶙峋怪石之间,发出阵阵呜咽,仿佛是大自然最深沉的叹息。我们每个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的渺小。在这里,每一个过客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与归属感,仿佛自己的灵魂与这片土地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对着沧桑破落的魔鬼城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能心生这样的感慨,这就是作家有别于常人,看淡生生死死、看破红尘故事,与风雨共同进退,让生命重归虚无的豪迈人生。
作家的新疆行之六《深山有惊喜》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一个叫禾木的地方心醉神迷。她用她那美好的文字,时尚的语言表达了对禾木人民及这里的山水河流的热爱。她赞颂着此地山上的白桦、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还有水中的鱼虾、河岸上的花草。也赞颂着年轻人那动人的歌声。因为歌声好像帮他回忆着当地图瓦人的历史。禾木这地方的图瓦人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生活丰富多彩。善于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文章中具体地描述了当地的图瓦艺人为作家一行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其中有一个当主持人的歌者热情洋溢地为他们一行演唱了旋律独特的几首民歌。演唱功底很厉害,效果非常震撼。但歌一唱完转身有事要走。这时,只见作家紧走几步跟上他,请求歌者说出刚才所唱的歌词。从这么小的一件事可以看到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的一个人,追求完美,追求知识的可贵品质。作家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并不是天上掉下来啊!也是一个字一个字辛苦地组合而成的。
眼观这几篇散文作品的特点,作者在写作上有如下几个优势
第一以细腻的手法描绘着自然景观,作者所到之处都很注意观
察当地的山水风光,比如《时代呼唤英雄》里文章的开头对喀什市的描写非常形象到位。
第二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新疆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非常鲜明,风景与当地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那拉提的毡房,哈萨克族人的生活、吐鲁番的葡萄,古城等建筑景观,这些硬件的地域独有的特色作者在每篇散文中都有体现。作者在描写这些风景的同时,又融入了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宗教氛围的描述介绍,使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建筑的外观美,还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另外对新疆传统民俗活动,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描写,像作品里所描述的草原蓝天白云下,自由驰骋的哈萨克赛马、摔跤、射箭等场景,体现出风景与民俗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依赖。
第三,以深厚的功力再现新疆历史。历史的写作是作者的强项。在这几篇作品的写作中,作家非常注意现实与历史的描写。几乎每篇作品,都要挖掘当地的历史,和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激励现代人作为精神支柱的标杆。作者以深厚的功力再现了新疆各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给我们讲述了新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变迁,这些内容通过描述商队的往来、贸易的交流以及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展现新疆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作者对新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描写,如左宗棠、林则徐,客观准确的刻画他们的形象和事迹,以及这些人物对新疆历史发展的影响。作者对历史遗迹和文物也描写的不错,通过这些元素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以坎儿井,魔鬼城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传承做好我们这一代所应担负的责任。
我在这里呼吁,希望我们的作家都有这份责任。
作者 :韦华荣 壮族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诗词集《陌上小重山》散文集《岜山夜雨》小说集《我的眼睛》等。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1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