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骄傲 新疆的荣耀 ——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总会场观后感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赵英 | 发布时间: 2025-02-08 | 225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赵英(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顾问、新疆诗词学会会长)



新年伊始,2025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总会场暨中国雪都阿勒泰冰雪诗歌春晚在中国雪都阿勒泰圆满落下帷幕!

在祖国的最西北边陲,在冰天雪地的阿勒泰,零下20度的夜晚,中国诗歌春晚盛会现场,各族诗人、艺术家和观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知名著名艺术家和本土艺术家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吟诵着赞美阿勒泰、歌颂冰雪运动的诗篇,让观众仿佛看到了雄伟的阿尔泰山、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流。他们的精彩演绎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让观众们对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晚会上,各民族的艺术家们通过歌曲、舞蹈、音乐等形式,展现了新疆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统。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活力和激情,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和悠扬的音乐,仿佛在诉说着新疆的故事,让人们对这片神秘土地很民族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晚会的舞台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台上的背景画面美轮美奂,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和新疆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灯光和音效的配合也恰到好处,为整个晚会增添了不少氛围和感染力。可以说,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诗歌的盛宴,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中国诗歌春晚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诗歌文化品牌,这一全球华人的诗歌文化盛典,在传承中创新。第十一届诗歌春晚也有多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比如气势恢宏的开场词《中国雪都颂》,领诵与小学生的互动不仅是对雪都阿勒泰的赞颂,更反应出诗歌文化的传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比如说古诗词唱诵和京剧情景诗剧,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构思交融的创意,是古诗词借助现代灯光布景烘托而出的艺术呈现;比如鲜活的鱼羊登上舞台,寓意吉祥如意、连年有余。这些抓人眼球、直击人们心底最柔软之处的创意让我们看到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和他的团队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样有质量、有水平、有情怀的诗歌冰雪盛宴第一次走出首都落户雪都。这是阿勒泰的骄傲,也是新疆的荣耀。



赵英,驻新疆某部原副部队长,空军大校军衔。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常务理事,新疆诗词学会会长,新疆楹联家协会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诗词楹联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新疆军旅书画院副院长。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