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别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参穹灵秀,形势巍然,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据传夏、商、周三代即有72个君主来此祷祠,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记载着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祭祀,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达72次之盛况;故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拥有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美誉的泰山,不仅仅山体上的众多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古代遗址和封禅大典吸引游客观赏,更有大小碑碣特别是比比皆是的摩崖石刻引起游客的广泛兴趣 。
在几千年历史文化持续渗透和渲染下,磅礴于中国东方的泰山更加博大精深,绚丽多彩,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其山体之博大,景象之雄伟,精神之崇高,文化之灿烂,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如今人们常用“责任重于泰山”“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等以泰山作比喻的字句。足以看出泰山在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至高无尚的分量和地位。特别是自秦汉以来,随着帝王封禅告祭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宗教活动相继渗入,历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群众性的游山朝拜活动愈来愈盛,为泰山创造了丰富的石刻景胜,成为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为泰山锦上添花。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封禅书》:秦始皇二十八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在山上留下了石碑;后二世于元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李斯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明安国旧藏北宋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秦泰山石刻》:“秦泰山石刻,唐时已亡,今所传者二十九字,二世之文也。据宋人刘跂模搨尚有二百廿三字,可读者一百四十有六字。据《集古》、《金石》二録,犹存四十字。清乾隆初碧霞元君庙灾,则併二十九字亦亡之矣。”记载着古代众多石刻的形成和遭受的厄运。
据《庄子》记载:“七十二君封泰山留石山刻一千八百余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历代皇帝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独衷于到泰山祭祀呢?这当然是由泰山特殊的位置和悠久的文化所决定的。
泰山石刻上自秦汉,下至近代现代;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在期间一展其书法文化风采。纵观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少量为碑碣。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馆,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题刻在大观峰西侧石壁上的“云峰”二字楷书俊秀挺拔,是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题书,字面高130厘米,宽270厘米,“云峰”二字横列,字径100厘米;因大观峰西侧山常年云雾缭绕,康熙帝登临时即兴题字“云峰”,被镌刻其中。
刻立于东汉中平三年、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的《张迁碑》,亦称《张迁表颂》,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线条给人一种沉厚的感觉。以方笔为主,而又方中藏园,园中寓方,再加上历尽千年风化后苍朴的石气,使线条更具立体感与金石气。
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最为著名的就是唐开元十四年镌刻着唐宗泰山封禅时御书的《纪泰山铭》,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据说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泰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坐落于泰山极顶玉皇阁下路旁的“五岳独尊”刻石被印到邮票和钱币上,成为泰安市的标志。
位于云步桥南毛泽东手迹以草书体刻制的“江山多娇”题刻,摩崖高120厘米,宽315厘米,字径62X70厘米,成为众多石刻中最具魅力的作品之一。
泰山刻石,作为一种符号的传承,给泰山培植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独到的风景, 给泰山带来了迷人的魅力。在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刻石中也有以其标新立异、妙趣横生的表现方式,以其独树一帜、意味深长的内涵激发了后世文人对它的兴趣,吸引人们世代品读和谈论。
如题刻位于斗母宫南道路西侧的“虫二”,为清未济南名土刘廷桂所作,此乃泰山字谜刻石之佼佼者,名头较响,乍一看有些晦涩难解。刻石上款“己亥夏六月”,下款“历下刘廷桂立”。刻石内容取自繁体字“风”和“月”的字芯,独成二字,寓意为“风月无边”。风月,即清风明月:“会当凌绝顶”,听清风徐来,看皓月当空,意味深长,空旷悠远,充分表达了泰山风光的秀美和文化底蕴的深厚,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泰山“小天下”的气魄和意境。据说此字谜曾经有好事者百思不解,找到郭沫若看后从容地在这两个字的外围添加了作者舍弃的边框,立解迷惑。
位于云步桥南登山道路东侧的“如此好山”刻石,其上款是“辛酉春三月”,下款题“李和谦游山乐”。此刻石整体看来酷似一松鼠状,又俗称为“鼠碑”,细细看来,其实就是一个狂草的汉字组合,具有深厚的书法美学蕴涵,堪称泰山书法作品的上乘之作,也是众多字谜里最难猜的一个,自古说法不一,较为普遍认可的解释便是“如此好山”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这一注解是信达雅兼备,将组字草书的字面解释得清清楚楚,如、此、好、山四字皆可以在其中探得几分,同时又将书法作者对泰山的热爱和畅游泰山的快乐阐释得淋漓尽致。相信这一字谜在带给大家美感的同时,也会使大家增添了更多的迷惑。
类似的泰山刻石比比皆是,不一而足,此文列举的只是泰山石刻文化瑰宝中的一束之光。好在相关文化机构已广泛收集各类刻石作品,研究整理并出版了《泰山石刻大全》,各代佳作均录其中。相信这部反映泰山刻石著作的出版,一定会惠及子孙后代,为传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推波助澜。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08
2024-11-0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