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玺:寻迹小泉故里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赵谦玺 | 发布:2023-11-21 | 402 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寻迹小泉故里


赵谦玺

 

对小泉先生的景仰,源自于他与路易·艾黎先生一样,有一个传奇的经历。都是经历过从军,最后在另一个方面成就了自己。

小泉故里,位于山丹县城小东门外的周家庄,现在其实是周氏家族的宗祠。2006年,农家书屋项目启动时,村上将争取到的书屋建在了周氏宗祠里。这倒很符合小泉先生的身份,让肃穆的宗祠融进了时代的气息。

纵观山丹历史,两千多年来有近一半的岁月为五凉、吐蕃、回鹘、西夏贵族或汉族地主武装割据,经济屡遭破坏。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男女罕事耕织,唯弓马是尚,畜牧为生”(《甘镇志》)。周蕙自然也耳濡目染了尚武的习气。

周蕙,字庭芳,号小泉,明朝山丹卫城外小东门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宣宗宣德至孝宗弘治年间。即公元1426年至1488年之间,终年时62岁左右。

《山丹史话》中说,周蕙少年时代家境很贫寒,虽然求学心切却无力进学校读书。十七八岁时就投身行伍,先后在临洮、兰州等地当戍卒。驻防兰州时,偶尔听到有人讲儒家著作《大学》首章,很受启发,于是开始发奋读书,这时他已年逾二十。以前我总对名儒家少时因贫穷不能读书的境遇颇感同情。后读到天水郭延坡、俞竹平的《明代秦州理学家周蕙生平丛考》一文,才知道非“无力求学”,而是另有原因。

这得从明代的军制说起。明代的军制是一种特别制度。明代实行卫所军制,军籍与民籍、匠籍平行。民籍属于户部,匠籍属于工部,而军籍则隶属于都督府。也就是说当时军籍已经是条块化管理了。军人是世袭的,家族的,固定的,军人的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和民不同。一个人一旦为军,他的一家便世世代代隶属军籍,成为军户,迁往指定的卫所居住,其家庭及子孙后代以军籍行世。正军老病死亡后,则由其家族其他男丁替补。

所以周蕙之所以不读书参加科举而是从军,并非因为他“少时家贫”,而是被他的军籍身份所注定。

山丹卫是明代军事卫所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置,属于军政合一的卫所。初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后改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明代的军户一般都是从外地迁移而来,将军籍落在卫所内,远者距原籍数千里。可以推断,周蕙祖上由于从军,成为军户,落户籍到山丹卫。到周蕙时承袭军籍,达到一定年龄(一般是15岁就依例成为一名军卒)而被派往各地戍守,例行职责。他的从军是环境和身份双重决定的。

近年来,家谱文化复兴,修谱之风兴盛。山丹各地的周姓家族也纷纷推贤举能,聚物集财、寻根问祖,整修族谱。数次派人前往省城兰州查阅资料,或亲往天水清水县的小泉村寻访遗踪,追祖溯源。其中山丹陈户周姓家族在修谱过程中,得本族民国贡生周中元庄院大门镶嵌的石雕门联,有“濂溪德泽,世继象贤”之语。“濂溪”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堂号。虽为赞誉之辞,却可依次寻迹。由此可以推断,周蕙应该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代。《明儒学案》中说周蕙“以父游江南,久之不通,追寻江湖间,至扬子而溺”。周蕙的父亲为什么赴江南多年不归呢?明代的卫所大多设于边塞之地,军户生活艰苦,军人多有逃亡,而正军之外的余丁等军属则更多地选择回原藉生活。这样一来,《关学编》所载周蕙是“山丹卫人”,就指他的军籍所在地是山丹。作为军户,其原籍大概就是濂溪先生的家乡今湖南省道县(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了。周蕙的父亲应该也是回到了那里。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宋明道学的开创者。400多年之后,周蕙成为名播关陇的理学大儒,应该不是偶然因素,其家学渊源和优良家风的传承应该是他的内在动力。当时他是戍守兰州的一名普通士兵。此时,进士出身,曾当过福山知县、莱州和南阳知府的兰州人段坚,在兰州创办了志学书院,召集一些儒生在那里讲学。戍守在书院隔壁的周蕙闲暇时经常去旁听。时间长了,儒生们让他进去坐下听。周蕙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学习更加用功。又过了一段时间,儒生们讨论问题也让他发言,谈一谈他的理解。由于他苦心学习,专心听讲,善于思考,对疑难问题也能谈出自己的见解,成了儒生们很敬重的朋友。

但是,段坚认为周蕙是一名戍卒,小时候不曾读书,学不成什么名堂,且劝他“非圣弗学”。而周蕙则说:“难道只有圣贤才能学到文化知识,人皆可以为圣贤”。妥妥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他坚苦力学、说到做到,矢志不移。他慨然以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题、程颐、朱熹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里不提周敦颐,或许周蕙认为那是家学,自己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应该博采众长吧。之后,他又到清水教谕李昶那里求学。李昶和段坚都是薛瑄的学生。薛瑄是很有学问的人。周蕙又拜李昶为师、学了很长时间,知识更丰富,学问更深邃了。

当时镇守陕西的武官恭顺侯吴瑾,非常仰慕周蕙的学问,便召周蕙给他的两个儿子当老师,周蕙推辞不去。吴瑾问他为什么不来?周蕙说:“我原是一名戍卒。总兵大人如果以戍卒召我,我不敢不去;如果是教你的儿子读书,那我就是老师了,岂有老师是随便征召的吗?”吴瑾恭恭敬敬地送两个儿子到周先生家里读书。

不难看出,此时周蕙已经由一名戍卒成功逆袭成为一代名儒,完全摆脱了军籍身份的束缚。

周蕙不争名于朝,不争利于市,经常游学西安,与李锦等一些有名学者研究学问,讨论问题,成为当时西北有名的学者。由于周蕙曾受学于清水教谕李昶,他时常往来于秦州和清水县之间。晚年他选择处于两地之间的小泉村作为隐居之所,既方便于往来秦州与清水两地,又环境清幽,适宜隐居读书。戍卒苦读终成名儒,只是名播关陇时距离他的出生地山丹已有千里之遥了。

周蕙去世之后,时光的年轮再一次转过了近400个春秋,也就是清朝的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部西征新疆阿古柏,途经山丹,派人寻访他的族裔,并亲书“周小泉故里碑”,树在山丹城外小东门,缅怀周蕙的同时激励后学。

左公任陕甘总督时,非常重视教育,创建甘肃举院,兴办教育事业。明代的时候,甘肃是陕西的一部分,甘肃士子应举的闱场也在西安。清康熙五年(1666年),甘肃从陕西划出,自成一省。但是经过了200多年,甘肃乡试依旧与陕西合闱。这使甘肃考生应试极其不便,许多人才被埋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后,于1873年,奏清朝延允准甘肃分闱乡试取士,并分设学政,从此才开始在兰州筹建举院。光绪元年举院落成,举行甘肃首次乡试,参加士子达3000多人,较以往赴西安考试的人多出了二三倍。左公在创建举院的同时多次下令整顿学政,修葺书院,增办义学、刊印书籍。下令全省军旅不得占驻书院,不断增加府州贡院岁试、科试学额和乡试取士名额,这使甘肃文风蔚起。

也就是说1875年是一个很特殊,很有意义的年份。左公西征经过山丹时不仅树了“周小泉故里“碑,还改东乐的天山书院为仰止书院、亲书匾额,捐资助学。这是他在亲力推动自己的教育改革。

其实,从他派人寻访周蕙族裔来讲,不仅是他对小泉先生学问和品行的景仰,更是对他远迁边陲同乡名儒的缅怀和纪念。周蕙的原籍是今湖南道县,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离开故乡在相隔数千里的塞乡,两人隔空相遇,应该是他对这位同乡学识和人品的敬重更胜一筹。

塞乡秋日黄昏的斜阳洒落在小泉故里的院子中,阳光把本已染黄的树叶和松枝都镀上了一层金色。那通重刻的“周小泉故里”碑也被描出了金边。几位修谱老人的叙说在耳边渐远…… 远行在历史深处的周蕙、左宗棠等诸位先贤在山丹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2023.11.16

 旅游文化网
    Tourism Culture
更多

当前位置:
   
更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