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近日,甘州作家王月明的长篇小说《西路军转战甘州》在文学期刊《今古传奇》发表后,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部以西路军在古城张掖浴血奋战的小说,把我们带回了西路军征战河西的峥嵘岁月,描绘了西路军在甘州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西路军转战甘州,也是西路军最惨重的失败,在生与死、血与火、纯洁与凶恶、邪恶与善良,在这部小说里得到淋漓尽致的描述。
小说从祁连山区一处名为大野口峡谷的窑洞开始着笔,写在祁连山区,一个经营煤窑的窑户,营救失散红军的故事。在几次战役失利之后,失散在甘州的西路军战士,他们虽然历经时间的屈辱,但他们始终保持革命本色,坚守信念。小说描述了失散的红军战士和窑工们一起喝酒、猜拳、玩象棋、看《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活动显得平淡无奇,却是军民鱼水情的写照。
作者将小说背景地方放在甘州,高台城陷落后、临泽保卫战、西洞堡大捷、龙渠会议、二战三战倪家营子、转战三道柳沟、石窝山分兵、流散红军的抗争、兰州张掖先后解放,同时又塑造了多个传奇人物故事,意志坚定的赵营长、智斗马匪的女红军、池窑户三次助红军、贺家两兄弟参加红军,与马家军打战、孟学儒为了保护红军,舍身救红军的英雄事迹。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在表达在甘州这个地方,老百姓心地善良,等待失散的红军战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红军在甘州这个地方打散了,失败了。但西路军精神没有失败,失散在甘州的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除了坚强的革命意志,还有就是甘州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保护。小说中的几个故事强调这一点,当地老百姓最初是出于善良和人性本能的保护,为了有西部特色,作者在《西路军转战甘州》这篇小说中,增加了丰富的张掖文化元素,使小说显得真是接地气,有了一定的可读性。除了知名度较高的《薛仁贵东征》《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甘州宝卷》等还有诙谐幽默、滑稽逗趣的《小媳妇回娘家》《小放牛》《割韭菜》《珍珠倒卷帘》《摘棉花》等甘州小调;有宛转悠扬酸溜溜的“五哥穿得一身青、小妹妹好像一根葱”类似内容的情歌;也有“太阳出来泛红霞、黑河流水翻浪花、高台来了共产党、人民脸上喜洋洋”充满喜悦氛围的山歌;有“红军恩、红军情,红军对咱像亲人;腊月寒冬村外住,宁可受冻不扰民!”这种浅显易懂能贴在人心坎上的传统小调。
同时,小说还涉及了张掖的传统农作物,如小麦、小米、土豆、羊皮这些地方特产,为了救助红军,张掖人民生活也特别困难,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面饼子、米糕、大肉面条来招待红军战士。作者为了作品反映张掖,还不忘勾勒和描绘张掖的蓝天、白云、草原、森林、牛羊成群、大漠戈壁,沙漠荒滩。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奠定了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同时也很好地向外推介了家乡的美食美景,宣传了家乡文化。
《西路军转战甘州》是一部讴歌奋进时代、赞美人民群众、讲好甘州故事的红色作品。正如文末所述,祁连巍巍送忠魂,黑河涛涛映青史!中国工农红军在征战甘州的历程中,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祁连巍巍血色红,他们融入了历史,他们化作了山峰。因为他们,我们倍感人生的自豪,因为他们,我们也倍感人生的艰辛与责任!
《西路军转战甘州》一书,在作品表现手法上,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给读者娓娓道来.给人以亲临第一现场的感觉。在人物描写与塑造上,采用白描手法,往往在一个小小地方,简简单单几笔就把人物的性格勾勒出来。语言上,作者使用的都是张掖的方言方语,读来让人感到温馨,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真实性。由于作者的经历和多方面的原因,这篇小说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人物刻画方面,人物性格模糊,情感也不够细,在一些战争场面的描写不够精确,叙述有些地方也显得松散。但是不管评价如何,《西路军转战甘州》,也是了解发生在甘州大地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作品。
2025-05-10
2025-05-07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2
2025-05-01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19
2025-05-10
2025-05-10
北下关文联举办著名作家王晓廉获奖作品集《从源头奔向大海》分享会侧记
2025-05-10
2025-05-09
2025-05-09
两代人接力,用慈善大爱点亮心灵灯塔——记福建慈善奖获得者、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清影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6
“医学+康养+富硒温泉”一体化康养:同济明月山温泉康养基地成为健康管理新标杆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4
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再启新篇 ——"和美神工"作品展亮相韩国闻庆第27届传统茶碗节
2025-05-03
2025-05-03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