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非遗+教育、+产业、+旅游”等模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脉搏,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非遗进校园”,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发展。与鲁中职业学院、邹平市第二中学、青阳初中、黄山实验小学、邹平鹤伴小学等5家学校建立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模式,在邹平市第二中学挂牌成立我市第一个“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和研究基地”,在鲁中职业学院举行邹平市职业教育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推进会,聘任邹平市酸浆豆腐传承人孙怀兵、纸皮包子传承人高文霞等7人为特聘教师,设立非遗课程,累计开展32次,受益学生1700人次。
激发非遗产业活力,拉长非遗项目产业链条。邹平现有县级及以上非遗项目140项,其中,邹平酸浆豆腐、纸皮包子、老苗粗布等20余项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建成两批共15家邹平市“非遗工坊”,其中4家入选滨州市“非遗工坊”,6项“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十佳的企业和非遗产品,建立了“山东手造”邹平项目库,并将“嘉嘉家纺”等13项非遗和文创产品纳入其中,推动非遗资源转化为产业链条,助农增收。
打出文旅“组合拳”,拓展非遗保护传承阵地。结合元宵节、五一等传统节日,水杏节、海棠花节等文旅节庆开展非遗商品进景区、非遗大集、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对非遗商品及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推介,开拓非遗项目市场,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目前,实现了鹤伴山旅游景区、齐东古城遗址公园、禾和湿地公园3处“非遗进景区”,指导网红酒店“境院里”酒店与“非遗人家”孙大嫩酸浆豆腐传习所打造“非遗酒店”,用旅游活动为非遗传承打造更多实践和应用场景,助推传承发展。(杨燕、张涵)
2025-05-07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2
2025-05-01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7
2025-05-09
2025-05-09
两代人接力,用慈善大爱点亮心灵灯塔——记福建慈善奖获得者、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清影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6
“医学+康养+富硒温泉”一体化康养:同济明月山温泉康养基地成为健康管理新标杆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4
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再启新篇 ——"和美神工"作品展亮相韩国闻庆第27届传统茶碗节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2
“半千之约 天籁重鸣”铁琴春声专题纪念音乐会暨“天籁故里・南湖春晓”雅集活动隆重举行
2025-05-01
书香文雅423世界图书日特辑(三):著名作家张庆和携书香文雅出品图书出席活动,助力中高考阅读写作
2025-04-30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