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会诗台|十五席诗合集分享会惠州站圆满举办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 | 发布时间: 2025-02-21 | 5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2月15日15:00—17:30,一场充满诗意与激情的文化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市龙光·水悦龙湾广东尚册文化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这便是备受瞩目的《会诗台》15席诗合集分享会惠州站。此次分享会由中国大湾区诗汇、会诗台读书会主办,广东尚册文化有限公司承办,众多惠州诗人、诗歌爱好者三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诗歌的美妙世界中。

一、活动背景与《会诗台》诗集介绍



《会诗台》诗集诞生,凝聚了诗人们的心血与智慧,见证了一个诗歌团体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来自香港的诗人獒妈在活动现场详细介绍了会诗台25年的发展,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会诗台稳步推进,不断发展壮大,衍生出待渡亭诗社、浮诗绘朗诵团、中国大湾区诗汇、榄边诗歌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诗歌平台。正是在如此坚实的基础上,2024年诗合集《会诗台》正式出版发行。

此诗集涵盖15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戴其苍、佟声、爱诺、袁军、煮梦子、欧罗巴海、嘉川、荒林、宗德宏、江湖海、刘合军、瓦湖、曹喜蛙、红叶、施维,其中书法豪夫,篆刻小山后人,前言林焕彰。诗人们风格各异,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索到传统诗意的深情表达,从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到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会诗台》为读者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元诗歌世界。



这本诗集于2024年11月9日在北京“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首发,之后又分别于2024年12月7日和12月27日完成了珠海站的两场分享会,12月28日举办了中山站分享会。而此次惠州站的分享会,是《会诗台》第五场公开面对大众的活动,延续并扩大了之前活动的热度与精彩,为更多人提供了走近诗歌、感受诗歌魅力的机会。





二、与会人员风采

此次分享会吸引了众多诗人、诗歌爱好者的参与,现场可谓诗意盎然。与会人员包括江湖海、仲诗文、刘合军、曾志平、王仕伟、獒妈、陈霆宇、廖大秋、安礼德、雪弟、缪佩轩、程向阳、陈利平、梁平霞、李麦花、雁鸣、汪诚、谢谢、李国权、吴宁洲、吴祖响、秀泉、任旭东、尹秋梅、王子轩、李旭、杨竹英、红梅、唐曙洁以及中小学生。



本次活动部分诗人合影

江湖海,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书法领域同样造诣颇深。在本次活动的筹备阶段,他满怀热忱,挥毫泼墨,精心创作了47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皆选取自《会诗台》中的经典金句。其中,一幅则送给了赞助本次活动用餐和住宿的塔塔公寓董事长曾志平,感谢他对活动的慷慨支持与无私付出。另一幅书法作品赠予了尚册文化董事长王仕伟,以此表达对承办方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周到细致服务的诚挚谢意。



左 江湖海 右 曾志平



左 江湖海 右 王仕伟

15幅作品赠与会诗台珍藏,这不仅是江湖海个人对诗歌文化的一份热爱,更以实际行动为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其余30幅作品作为精美的伴手礼,赠予每一位与会人员,让大家在充分感受诗歌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带走了一份珍贵的书法艺术佳作,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江湖海感谢大家的到来。说到15位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品相会于会诗台,这些作品是独特的,鲜活的,带着自己的心跳、血流与体温,具备可感的生命性与生长性。这种生命性与生长性,与诗人本身的生命与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好诗,生命性与生长性是至高无上的标准。现代诗在泥沙俱下的诗海,在AI浪潮冲击中,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完全依靠这一点。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手艺,它是艺术家的体验到的情感的传递。高尔基说:我的哲学是从皮肉上熬出来的,比哲学家的强。正是这个道理。具体到《会诗台》中15位诗人的作品,他觉得大都符合这个标准。



江湖海

来自珠海的刘合军,特意提前奔赴活动现场布置。作为《会诗台》的作者之一,他对这部合集饱含深情。在活动中,他多次真诚地强调,希望在座的各位诗人能够不吝赐教,针对《会诗台》合集提出宝贵的建议。他认为,诗歌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作风格。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诗歌创作的水平。他期待着借助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让每一位诗人在诗歌的道路上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推动整个诗歌创作氛围向着更加积极、多元的方向发展。



刘合军

獒妈,作为会诗台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她的分享让大家对《会诗台》的诞生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她在讲述过程中,情感真挚、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温度。那些生动的描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大家带回到了会诗台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人们仿佛能够看到,会诗台这个诗歌团体在稳固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感受到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执着,以及为了追求诗歌梦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獒妈

三、分享会精彩环节

(一)诗集出版情况介绍

活动伊始,主办方就对《会诗台》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诗集的策划、组稿到编辑、出版,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编辑团队精心挑选诗人的优秀作品,力求呈现出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合集。在出版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使得《会诗台》得以顺利问世。

介绍中还提到了诗集的装帧设计。《会诗台》采用了精美的装帧,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诗意,与诗集的内容相得益彰。内页排版合理,字体清晰,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还配备了几幅精美的珍贵插图,进一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诗人评点与作品朗读

分享会的核心环节是众多诗人对入选诗人作品的评点和朗读。现场几乎所有人都发表了诗歌点评意见,气氛热烈而活跃。

雪弟在评点中指出,其中很大部分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们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赋予了新的意义,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雪弟还特别强调了这些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关怀,让人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尤为珍贵的是提出了一些作品明显存在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左 雪弟

仲诗文说:要把诗写感性一点,任性一点,粗粝一点,生猛一点…(关键是能不能先活成那样?!)



仲诗文

第一闲人则对个别诗歌赞不绝口。他认为诗歌必须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方才能够突破传统诗歌的束缚,创造出全新的诗歌意境。



左 仲诗文 右 第一闲人

李国权以《在AI时代下独创性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所在》为题目,结合施维的作品,指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或者说魅力所在,就在于其独特性,也就是独创性。他认为,在目前乃至今后,在AⅠ时代背景下,独创性仍然是文化创作的灵魂所在,诗人应该也必须坚持自己创作的独创性。也提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诗,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安礼德说:在文学创作方面,AI确实赋予很多便利;但它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诗歌的文字意境及内在灵魂,AI永远取缔不了。



左 安礼德 右 李国权

谢谢《分享一首好诗》为题目,细说他喜欢宗德宏的《为这大半人生,我醉饮千盅》,评点时,他满怀激情,赞美诗歌细腻而敏感,能够深刻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世界,并详细解释三点理由:一、好的诗能够引起共鸣;二、好的诗能够写得实在;三、好的诗能够给人启迪。谢谢展开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赢得现场所有诗人的热烈互动和讨论。女诗人尹秋梅朗诵了宗德宏此首诗歌。



中 谢谢 右 尹秋梅

程向阳以《15种声音与诗神的对话交流》为题发表观点,2024年夏至,“会诗台”在惠州举办的“夏诗节”盛况仿佛就在昨天。今天《会诗台-2024合著本》相当于15位诗人的胜利会师,让人一眼看去就感觉到高端、大气、上档次、接地气。他从1、文化传承与个性诗风;2、多元风格与跨界实验;3、诗歌如何“与时代共舞”?展开评论,并概括惠州分享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呈现15位诗人的创作成果,更在于提出了一个核心命题:在传统文化复兴与大众文化消费并行,特别是DeepSeek(底铺稀客)爆火的当下,诗歌如何既扎根历史又回应现实?建议此类活动多举办。

李旭指出:“诗歌是时代的反映,《会诗台》中的作品紧密结合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需求。诗人们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时代的脉搏和人们的心声,他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价值。



左 程向阳 右 李旭

秀泉也感慨道:参加这次分享会,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会诗台》中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诗歌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追求。



左 梁平霞 右 秀泉



左 汪诚 中 谢谢 右 尹秋梅

雁鸣说诗要牵引读者思绪,等读者拍案叫好。她表达: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诗集《会诗台》惠州分享会在尚册文化举行。大家围绕诗集作品,怎么写诗,抛出DeepSeek冲击之下的诗歌创作,引起热烈讨论。

李麦花表示:《会诗台》里煮梦子的文本相当不错。DS出现后首次线下活动,特别有珍惜感,感觉跟活着的人(语言)一起那么踏实有温度。大概这就是DS出现后带来的好处——促进人更加体验属于人的生活的那部分,它让人不能偷懒,要更加全身心活出人的部分,是DS不能替代的那部分。



左 雁鸣 右 李麦花

陈霆宇认为诗歌之美是有众多美素组成,他根据古诗词中的经典句子列举数种,表示如果按照细分,在对一首诗或词的文本进行鉴赏评价时,可用他的美素进行对比鉴别,挖掘诗(词)文本所蕴含美素。他认为,评价一首诗是否是好诗,只需要该诗歌文本具备诗歌美素之一,可算得上是一首不错的诗歌,若具备了两个或以上诗歌美素,可视为一首好诗,甚至是一首佳作。



陈霆宇

任旭东表示:《会诗台》中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细腻表达。诗人们用文字勾勒出了生活中的点滴,让我们在平凡中看到了不平凡。

王子轩则评价道:这部诗合集的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抒情诗,也有气势磅礴的叙事诗。诗人们在语言的运用上十分精妙,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让诗歌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左 任旭东 右王子轩

吴祖响说:“这些诗歌展现了诗人们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用新颖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活力。”



中 吴祖响

杨竹英说:非常感谢施维老师相邀,使我有幸认识了这么多只见其诗不见其人的仰慕者,并聆听了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的诗观与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杨竹英

陈利平说:惠州欢迎你,惜缘恭候诗人莅临!主题会收获很多笋干。不管写什么,只要用心感受,就能撩惹共鸣,笔尖会遵从内心,给文字插上翅膀。手捧让人耳目一新的《会诗台》越读越过瘾,15个作家引领15个风格,夯实一个坚实的文学舞台。




左 陈利平

四、活动意义与影响

(一)促进诗歌文化交流与传播

《会诗台》14人诗合集分享会惠州站的成功举办,为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通过诗人的评点和作品朗读,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理念,促进了诗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同时,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诗歌,提高了诗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诗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此次分享会在惠州举办,为惠州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惠州能够吸引更多的文化资源,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活动也为惠州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更多的诗歌人才,推动惠州诗歌文化的繁荣。

(三)激励诗人创作热情

对于入选《会诗台》的15位诗人来说,这次分享会是对他们创作成果的一次肯定和展示。在活动中,他们的作品得到了众多诗人和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将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创作,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同时,活动也为其他诗人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促进整个诗歌创作群体的发展。



五、活动总结与展望

《会诗台》15人诗合集分享会惠州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之后部分诗人畅游了惠州西湖公园,参观苏东坡博物馆。通过这次活动,看到了诗歌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强大生命力。

展望未来,希望能够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广《会诗台》这本诗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其中的诗歌作品。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诗人、诗歌爱好者以及主办方、承办方和赞助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和付出,才使得分享会能够顺利举办。让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诗歌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诗歌未来。

总之,《会诗台》15 人诗合集分享会惠州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不仅为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惠州的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出现,让诗歌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