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张耀宇作品:陇原降春雪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张耀宇 | 发布时间: 2025-03-06 | 178 次浏览 | 分享到:

陇原降春雪

 

张耀宇

     

从腾格里沙漠刮起的一场沙尘暴席卷过后,陇原大地降下了一场喜人的春雪。二月二龙抬头刚过,这老天似是善解人意与农人的心灵相通,瑞雪兆丰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雪花消融成水滴滋润着干渴的大地,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春耕就要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年注定不平凡。

     农历二月二那天,龙抬头又恰逢周六。回乡下看望母亲,一进门母亲就给我端来了她炒好的扁豆,豌豆和爆米花,给我过二月二节。我知道母亲上了年纪后,牙齿几乎脱落光了,平日里吃食都是些软烂的食物,眼前这些炒熟的硬壳豆类和谷物,牙口还算可以的我吃起来都有些费劲。我疑惑地看着母亲和眼前的三四样炒豆,母亲边说边憨笑着说:“二月二,炒麻麦,开了龙眼,老天爷才会保佑一年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哩。”从我记事起每一年的二月二,村子里所有人家的主妇都和母亲一样,一整天不动针线活儿,把心思用在了炒麻麦和豆豆上,这个习俗流传已很久。

     从乡下返回的路上,突然刮起了沙尘暴,狂风大作,能见度不足 20 米,放慢车速缓缓行驶,道路两旁的农田已平整施上了农家肥,大风刮走了细土,只剩下褐灰色的羊粪袒露出来。我心想,若有一场春雨或春雪降下,缓解土壤流失该是这个季节农人心里最大的期盼。抬头看天空,乌云遮住了太阳,这情景让我想起了电视剧《西游记》里,剧中有一段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时,替苍生万民向龙王求雨的感人瞬间。在古代,二月二这一天,皇帝要率文武大臣,踏青出访来到民间,躬身扶犁耕田。民谣里是这样传唱: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大西北的春天,就像是娃娃脸说变就变。清晨一觉醒来,听见客厅里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嚷嚷着:“这雪越下越大了,周一上学的路湿滑着不好走了。”童言无忌,听了孩子的话,我一骨碌从床上翻起身,快步来到阳台的窗户前,放眼望去只见不远处学校的操场上白茫茫一片,高楼林立的城市,昨天还黄沙弥漫,过了一夜就被笼罩在了雪花飘舞的天空下了。打开窗纱伸出双手,户外的气温在零下,不经意间打了一个冷颤,那几片落在手心里幸运的雪花,似是体会到了手心里的温柔,像极了久别重逢的故人,动情地流下了晶莹剔透的泪水,没一会儿手心里就有了潮湿的感觉。

     青龙抬头,阳气上升。

     雪花落在大地上,没一会儿就融化了,仿佛又看见了大地潮湿的喜人景色,乡下干渴的农田里,落雪覆盖下,雪水作为土壤和农家肥的催化剂,让它们有机地结合,待些许时日后农人播下种子,肥沃的土地上,一定会孕育出茁壮的禾苗;新农人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笑。

好雪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一场春雪,从早上下到了晚上,越下越大。暖暖春意乍暖还寒,千里陇原大地山阴夜雪,一片银装素裹。春雪中,柳絮杨花变成了玉树琼枝,呈现出了久违的阳春白雪之美景。

这一场春雪,让祁连山川和道路,相映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冰雪覆盖的山峦更显巍峨壮美;黄河岸边的草木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在夜晚霓虹灯的照射下璀璨夺目;家乡新墩湾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风雪中前行的姿态,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这一场春雪,使干渴的黄土地久旱逢甘霖,让春天的花香中散发出了接地气的雪泥芳香。雨雪滋润下的陇东,陇中和河西走廊丝绸古道上,处处呈现出多年不遇的春雪景观。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如痴陶醉。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虽然给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手机里天气预警提示,省城兰州周边下起了暴雪,部分省内高速公路临时封闭,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不便。但对于眼下关键农时来说,这场春雪最要紧,也贵如油;雪过天晴,交通恢复,城市里车水马龙的生活照常;这春雪的厚薄,却决定了农民一年光景的盈亏。老天爷是最公平的,不可能凡事都随了所有人们的心愿,这场春雪有人期待,有人抱怨。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次恰到好处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它们让生命充满了变数,让我们学会了成长,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在寒冷中耐守寂寞,才能欣赏到落雪飞花的美丽,才能懂得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生活的意义。

半生已过,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霜雪雨,在这一场春雪中突然才真正明白,世间万物都是有定数的,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不信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些难熬的日子终将都会过去,要相信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帆过尽,你一定会感谢曾经那个坚强的自己。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