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晨风;镜中江南,水乡寻梦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晨风 | 发布时间: 2025-03-17 | 193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一名痴迷于捕捉世间万象的业摄影爱好者,背上行囊,带着满溢的热忱,奔赴那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对我来说,这里不只是地图上一片诗意的区域,更是一座蕴藏无尽灵感的艺术殿堂,每一丝空气都裹挟着触动心灵的美,迫不及待地召唤我用镜头去镌刻它的每一抹韵致。

 

踏入水乡,纵横交错的河道瞬间撞入眼帘,像大地上蜿蜒的脉络,又似随风舞动的丝带,悠然穿梭于古朴村落间。我迅速在脑海中构思构图,将相机的焦距调至广角,力求把河道的曲折、村落的错落和河水悠悠流淌的姿态收纳进画面。为了找到最佳拍摄点,我沿着河岸来回探寻,时而蹲下,以低角度仰拍,让河水在画面中占据主导,凸显其灵动与活泼;时而登上高处,采用俯拍视角,俯瞰河道如丝带串起水乡的温婉与灵动,将波光潋滟、日光洒在水面似金箔闪烁的美景定格,每一道涟漪都成为时光的注脚。

 

踏上斑驳的石桥,仿若踏入旧时光的幽径。我轻抚桥身饱经岁月摩挲的石板,感受历史的履痕,内心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为拍出石桥的古朴韵味,我精心调整参数,将相机设为慢快门,等待乌篷船悠悠划过。当船头剪开如镜的水面,漾起层层涟漪,那欸乃桨声在耳边响起时,我按下快门,摇碎的一河光影、乌篷船的悠然姿态与桥身的沧桑古朴一同定格。在后期处理时,我着重强化画面的明暗对比,让桥身的纹理和岁月痕迹在光影交错中更加清晰,使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石桥的前世今生。

 

沿着河岸徐行,沿岸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地依偎水畔,像亲密无间、相互守望的老友。墙根蔓延的青苔,是岁月忠实的记录者,每一寸生长痕迹都在诉说悠悠往事。我走近粉墙黛瓦,切换至微距镜头,捕捉青苔的纹理,记录岁月的独特印记。雕花窗棂后偶有佳人倩影闪过,那含蓄羞涩的美,宛如含苞待放的莲。我迅速调整相机参数,将焦点锁定窗棂,等待那一瞬间的再次出现。终于,在佳人微微侧身的刹那,我按下快门,把这份藏在岁月深处的温柔婉约留在照片之中。为了让画面更具故事感,我在后期添加了淡淡的复古色调,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水乡的雨,是最撩人情思的诗篇。细密雨丝如牛毛、如针尖洋洋洒洒飘落时,我撑起雨伞,换上防水相机套,投身雨中。我将相机感光度调高,以捕捉细雨的朦胧质感,同时采用慢快门记录雨滴打在屋瓦上溅起的微小水花。清脆雨滴声和远处传来的吴侬软语交织成曲,我在这如梦如幻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拍摄。仰拍时,让雨滴在灰暗的天空背景下清晰可见;俯拍时,聚焦于水面上雨滴溅起的涟漪。在后期制作中,我利用色彩平衡工具,强化画面的冷色调,突出雨天的清冷与诗意,将江南幽梦的独特氛围完美呈现。

 

漫步水乡街巷,脚下温润潮湿的石板路和弥漫淡淡烟火气息的街边店铺,都是我镜头追逐的对象。老字号糕点铺飘出香甜气息吸引着我,我用镜头记录人们排队购买糕点的温馨场景,以及糕点师傅熟练制作糕点的专注神情。在手工艺品店里,面对精美的刺绣、木雕和油纸伞,我采用特写与全景相结合的方式。先以全景展现店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再用特写聚焦于每一件作品的细节,如刺绣的针法、木雕的纹理。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脸上藏着岁月的从容,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奔跑,惊飞屋檐下的雀鸟,我悄悄按下快门,将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瞬间一一珍藏。在后期处理这些照片时,我适度增加饱和度,让色彩更加鲜艳,凸显水乡生活的活力与美好。

 

水乡的黄昏,别有一番韵味。夕阳余晖洒在水面,将河水染成金黄,波光粼粼。归巢鸟儿在天空盘旋鸣叫,岸边垂柳随风轻摇,细长柳枝倒映水中。我提前选好拍摄位置,使用长焦镜头拉近画面,将夕阳、水面、飞鸟、垂柳巧妙构图。以天空为背景,让飞鸟成为画面的灵动元素;以水面为前景,突出垂柳的倒影。通过调整曝光补偿,让画面的明暗过渡更加自然,记录下这温馨祥和、如诗如画的水乡黄昏。

 

夜晚的水乡,宛如神秘梦境。明月高悬,银白光辉笼罩大地,河道两旁红灯笼亮起,柔和灯光倒映水中,如梦如幻。乌篷船缓缓飘荡,船内欢声笑语。我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设置长曝光,让灯光的轨迹、船的移动都在画面中留下美妙的光影。为了丰富画面层次,我利用前景虚化的技巧,将岸边的灯笼作为前景,虚化处理,突出远处行驶的乌篷船。再用闪光灯补光,拍摄船内人们的笑脸,将夜晚水乡的浪漫与诗意完美地呈现在照片之上。

 

在江南水乡的拍摄之旅,对我而言是一场灵魂的洗礼,是一次与美深度对话的历程。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眷恋与热爱的表达。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瞬间,都通过我的镜头,幻化成永恒的记忆,成为我摄影生涯中最璀璨的珍宝。我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而水乡的韵味与风情,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激励着我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追寻,去捕捉更多世间的美好 ,让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在我的镜头下成为永恒的艺术。

 

[作者简介]晨风,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河源市人。系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终身名誉副院长、《中华风》杂志社副主编 、河源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纪实》 《报告文学》杂志社特聘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兼龙川分社社长、龙川县作家协会主席、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已出版《爱心储存》《阳光下的影子》等九部著作,所写作品获得过全国各类奖项百余次。连续2届获得“全国冰心文学征文大赛(成人组)散文金奖”,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时代新锐作家”“华语春晚十佳诗人”等称号。多次应邀出席国家有关文学艺术成果研讨会和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人和文学艺术界名流接见。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