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林茂森电影剧本故事梗概、出场人物、主题曲(三)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林茂森 | 发布时间: 2025-05-15 | 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故事梗概:

1936年10月下旬,为实现打通苏联援助道路的目的,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11日,渡河部队根据中央决定称西路军。深人河西走廊的西路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奋战四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终因孤军深入、条件恶劣、缺乏后援、寡不敌众,于1937年3月惨烈失败,血沃祁连。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西路军在军首长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挺进河西与盘据在甘肃、青海的国民党军阀马步芳、马步青以及地方民团浴血奋战。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冒风雪斗顽敌舍身忘死,转战景泰、古浪、永昌、武威、山丹、临泽、高台、张掖、肃南等地,奋战1000余公里,与国民党马家军31000多正规军、89000多反动民团展开持久战顽强拼搏,历经大小战斗80余次,有力地策应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河东红军的行动。1937年1月,红西路军在浴血高台、苦战临泽的不利形势下,中央军委主席团电示红西路军东返,以支援河东部队。红西路军遂从临泽县倪家营子突围至张掖县(今甘州区)西洞堡、龙首堡一带休整,伺机东进。27日,马敌总指挥马元海派出青海撒拉宪兵团和马玉龙手枪团共2000余人,企图截击红军部队,红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命令红三十军坚决反击。下午3时许,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指挥主力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及红九军一部向敌人发起攻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宪兵团被全歼,手枪团被击溃,史称“西洞堡大捷”。

红西路军高台失陷、倪家营受挫、康隆寺失利,先后有7000多将士战死沙场,9200多人被俘,剩余4700多人经党和群众营救回到延安。在被马家军残害而死的5600多名红军中,有3267名被杀害在张掖境内,其中在甘州城东教场、王母宫、牛王宫、下滩子、十里行宫、韩家花园等地活埋红军十数次2609人。因东教场活埋人数最多,被称为“万人坑”。

1937年1月27日,西洞堡大捷后,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围追之敌,西路军召开龙渠会议,从总部抽调300余人,组成骑兵加强连策应大部队转移。1月28日凌晨,国民党马家军马朴、韩起功部集结2000余人,围追古城子村包剿杀戮,这次战斗骑兵连幸存者仅有10余人,刘永清便是幸存者之一。“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他们都是好人,不能让好人暴尸荒野!”古城子村民王德率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挖了一个很大的墓穴,将烈士的遗体合葬在墓穴中。而王德因救助骑兵连幸存者刘永清,东教场万人坑幸存者寇月英,遭到马家军及地方民团杀害。寇月英逃过马家军搜捕,被东山牧羊人马老栓相救,结婚后生下女儿马英儿。刘永清逃过马家军搜捕,东返延安找党组织,因黄河渡口盘查严密,便返回到古城子村。得知王德为救助红军遭敌人杀害,决定留下来为死难的战友守墓,遂去南山当沙娃(背沙淘金),担起照顾大嫂一家人的重任……

1949年9月19日张掖解放后,刘永清一家分得了土地与房产。1954年6月25日,刘永清光荣出席第一届全县人民代表大会;同年7月6 日当选为龙城乡人民政府乡长;1958年8月任期届满,请求组织批准回家当了农民,成为红军墓第一代守墓人。儿子刘得子信守承诺子承父业,成为红军墓第二代守墓人。孙子刘红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将刘得子的土皮房老宅,改造成为“红西路军骑兵加强连指挥部展厅”,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产业。刘红松花甲之年,荣获“红军墓第三代守墓人·省级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女儿刘梦娇负责“古城子红色旅游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宣讲红西路军故事,传承红军精神,庚续红色基因,成为红军墓第四代守墓人。

二、主要演员:

刘永清:红西路军战士、卫生队看护排长,红军墓第一代守墓人

王  德:古城子村民

招  弟:王德之妻

桂  儿:王德之女

刘得子:刘永清之子,红军墓第二代守墓人

马英儿:刘得子之妻

刘红松:刘得子之子,省级道德模范、红军墓第三代守墓人

陈  雨:刘红松之妻,跃进牧业技术员

刘梦娇:刘红松之女,村教育基地负责人、红军墓第四代守墓人

陈婉秋:桂儿孙女

寇月英:红西路军女战士、护士

马老栓:东山牧羊人,寇月英丈夫

刁成生:古城子村民,奸细

三、主题曲:    《喜鹊叫喳喳》   词/林茂森

喜鹊叫喳喳,春花来看妈,美丽乡村变化大,小康住房一码码,

哪个是我家?哎哟哟,哪个是我家?

大姐告诉你,农民富裕啦,富民产业进万家,乡村振兴开新花,

哪个都是你的家,哎嗨哎嗨哎嗨嗨嗨嗨哪个都是你的家,都是你的家!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