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赵胜来:游石峰堡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赵胜来 | 发布时间: 2025-04-01 | 221 次浏览 | 分享到:

癸卯正月初四,携挚友永进,自王儿岔出发,过何家水沟梁顶,唤醒尚在梦中耍社火拉胡胡的何涛兄,下窎咀山,经华亭,出硖口,一路欢歌,相约去看山。

听说石峰堡最美的景色在夏秋,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却在初春,错过了赏花的最美季节。冬雪似乎有点人间美景,迟迟不肯离去。想必夏秋两季的石峰堡,一定是青绿山水,繁花似锦,野花夹道,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泉水自山涧泛出,积少成多,从山岩上一泄而下,如小瀑布,随风化去,像云像雾又像雨;山间溪流淙淙,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定会流连忘返,去追寻半山腰醉人的石蜂的传说和一对有情人演绎的鸳鸯蝴蝶梦。

车到寺子硖口出处,两山突然夹对而出,壁立千仞,似守门大将,石峰堡高居对面峰顶,横亘眼前,四面高山环绕,地势险要;近看但见山崖突兀,东北金牛河蜿蜒而过,东南至陇川奔流,山势高险,道路狭窄,四面石硖,一道可进,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处。三面深沟大河,金牛河还在结冰,激起我们小时候的孩童天性,自然在冰上打个跐滑,贪玩耍笑一番,才发现错过了午后登山的最佳时间。

下午的太阳斜照在山峰上,天气晴霁。从山下仰望,但见孤峰云举,巨谷深岩,群山环抱,空中山鹰掠过,偶尔长啸一声,吓坏了瑟瑟发抖的山鸟,赶紧闭了鸟嘴,东躲西藏。果然世间美景,皆在险要之处。

数天前降了瑞雪,山阴处地埂积雪未化,背棱雪甚厚。虽然山东南处有一大路,但何兄建议宜从正面处向上登攀,以观美景全貌。通往山顶的路像一条褪色的绸带,于是三人沿着羊肠鸟道,螺旋式盘旋而上,但见枯木萧瑟,山石裸露,随处可见奇形怪状、多彩艳丽的石花,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像山水人物,有的似花鸟虫鱼、空中楼阁,如水墨丹青,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国画,镶嵌在陇中大地上。

三友始发时谈笑自如,登的倒也轻松,慢慢山势渐险,攀陡山路,转身俯瞰山下,结冰的金牛河似一道白练,才发现已到半山腰,形势有点严峻,上也不是,退也艰难,腿膝酸软,只好坐在山石上喘着粗气,略作休息,然后转到山的侧面,找到一条羊肠小道,再从荒草丛生的梯田地埂上穿过,于地埂与小道交汇暖和处,见一老者头戴尖暖帽,半躺在背风处晒太阳,倒也逍遥自在。与其敬烟,方知岁月的沧桑和满腹委屈都饱含在他的山羊胡须里。说自从儿媳妇进城看孙子上学后,画了眉毛,涂了口红,嘴唇红的像火腿肠,穿着裙子,跳起了广场舞,过年来他说了几句,饭菜生淘熟挖,老爷子的伙食质量严重下滑,这不,过年好好的肉他吃不动了!果然家是避风的港湾!

稍作休息,继续向山顶进发。从山东北向山侧转到正面,离山顶越来越近,偶见素陶瓷片,上面的网纹似乎从历史深处走来,穿越百年,捡拾起来,有与古代文明对话之感。

攀上最后一道陡坡,爬上地埂,终到峰顶,天地豁然开朗,站在山顶,山顶残存矮矮一段堡墙,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残痕断瓦,周围梯田倒是肥沃,远望鹿鹿山,一览众山小。有缘再遇两翁,酒足饭饱,闲来无事,登山散心,于山顶相谈甚欢,谈史论道,说古谈今,俯瞰山下小村,一幢幢房屋相连,几户人家,于山根阳屲处,安居乐业,屋顶升起袅袅炊烟,越散越淡,于夕阳中消失在天边,想必此刻家的主人一定坐在炕头,吸着长面,喝着酽茶,火炉里木炭散发着难得的香味,享受着宁静平和的生活,一年的忙活,最终都汇集在过年的美食里。

日暮夕下,远处牧羊人赶着云朵般的羊群,哼着小曲回家,山下的公路蜿蜒如银蛇,崖畔野鸽子扑棱棱惊起,翅膀剪碎了最后一缕残阳,依然沿原路返回,山鸟相伴,游山的心情似乎化作了掠过芨芨草的晚风。

真个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山风四起,天气骤寒,瞬间云层加厚,北风呼号,夹杂着雪粒打在人的脸上,野草摇摇晃晃,山势陡险,沟磡峭立,双手抓住山岩和灌木枝桠,小心翼翼而下,真个是两股战战,吓得连话也不敢说,急盼着赶紧下山回家。

期待着春暖花开,人间花事如期的季节,和老同学再来,登山玩水,看看山桃花也好。

谁非过客?山是主人。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