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的风吹到南国百色
作者: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
乙巳年盛夏,我们自百色出发,于南宁登机,踏上一段跨越祖国边疆版图的紧凑旅程。轨迹似倒三角,由南部至西北,再折向东北,最终返回西南,历时六天,三程转机,行程逾万公里,纵贯南、西、东三部,时差跨越两小时有余。
新疆塔城的库鲁斯台草原(网络图)
舷窗外,南疆的湿热喧嚣渐远,飞机掠过层叠的喀斯特峰峦,降落在富庶的成都平原。经天府机场中转,我们从繁忙都市奔赴西域明珠——新疆塔城。机上俯瞰,天山山脉的积雪在阳光下闪耀如银链,北疆的辽阔苍茫尽收眼底。我们自塔城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田”出发,迎着阿拉山口的风,最终抵达北国内蒙满洲里的国门。愿掬一捧祖国边陲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清泉,滋润百色全域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探索之喉,让先行先试的实践绽放变革之花、结出成功之果,浸润南国边疆百色人民的心田。
塔城是此行首站。这座城市像上帝随手撒落的绿宝石,镶嵌在北疆戈壁与草原之间。初至时,我们竟不敢相信这是祖国西部边陲重镇:街道旁的树木舒展枝叶,海棠果猩红饱满,橡树与白杨在夏日里焕发光彩,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清香。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条例》的加持下,塔城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天空被有序拉伸,工业区面貌渐露雏形,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在西部迅速崛起。工地上的塔吊与挖掘机轰鸣,和公园里的广场舞音乐交织成奋进的交响。
饭后,已是北京时间夜里22时,新疆塔城仍是白昼,日头未落。穿行于塔城街巷,北疆的绿意与温度扑面而来。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游牧民族与汉族商人的互通驿站,如今已是“一带一路”上联通中亚的枢纽。新疆的朋友介绍,塔城的库鲁斯台草原是全国第二大连片平原草场,万亩野柳林与额敏河相依,湿地景观独特,只可惜行程仓促未能前往。回溯历史,清朝乾隆年间的塔尔巴哈台设于雅尔(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后因冬季雪大、夏日蚊患,地方官员未向朝廷申报自行迁城至楚呼楚(今塔城市区),新建绥靖城,内迁百余公里。朝廷虽事后懊恼,却已鞭长莫及。这个由地方官员一念之私让今天的祖国疆域向内收缩了上百公里的错误,造成的损失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塔城巴克图口岸 作者摄
塔城办公楼的晨曦 作者摄
塔城音乐厅 作者摄
在塔城,我们参观了试验区规划馆与巴克图国门。新疆的朋友指着地图上的铁路线说:“这条线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我们通向世界的信心。”他的眼神里,透着北疆儿女特有的坚韧与豪迈。塔城的开发开放正如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华丽转身,从闭塞的西部边疆摇身一变为面向欧洲的开放前沿,祖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可期。
阿拉山口街景 作者摄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标志性大门 作者摄
从塔城出发,从北往南,目标是博州的阿拉山口市。汽车沿219国道向南行驶——这条公路终至广西东兴北仑河口的0公里处。虽隔云南、西藏,广西与新疆的地理联结却在此显现。不同于自驾游爱好者从东兴顺时针驰行的常规路线,我们逆向而行,在夏季丰茂的植被中,感受219国道旁绵延的草原、起伏的戈壁,看顽强的生物在戈壁生存,浏览幅员辽阔的祖国,远眺哈萨克斯坦阿拉湖的壮美与灵动,有着与我们有不一样的山水、风情,思绪万千。
阿拉山口的轮廓在风中渐显,尚未入城,呼啸的风声已先至。当地人笑言“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虽盛夏风力不及冬季,却已足够强劲。这里的地貌如粗粝油画,戈壁、丘陵与稀疏植被间,巨型风车迎风旋转,将狂暴的风转化为清洁能源——当地同志介绍,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之一,每台风车年发电量可供千家万户使用。
阿拉山口市是一座以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进口能源资源落地加工为主的口岸城市。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4年正式封关运营,是新疆第一个、全国第16个综合保税区,是全国唯一实现货物宽准轨换装的综合保税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批国家中欧班列枢纽、国家陆上边境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军民融合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荣誉。在阿拉山口市公路口岸集中查验中心,满载小家电、家居服的集装箱正驶向中东欧及西欧。“1990年这里只有几条铁轨和一条路,如今轨道成排、大路纵横。”在阿拉山口朋友的感慨里,藏着“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底气。身后,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列列集装箱式货车在阿拉山口换轨后奔向亚欧大陆腹地。
阿拉山口的风力发电场 作者摄
已是夜深之时,这里还天色明亮——这里比内地白昼长两小时,作息也相应调整:上午10时上班,下午20时下班。晚饭后,我们在酒店附近散步,笑说风势让人头昏,当地人却道“今天顶多算微风”。原来这里每年有一半天数风力达8级以上,足以让发丝飞舞如旗。在阿拉山口市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国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时,我们既见到西部经济腾飞的盛景,也感受到戍边战士的艰辛与勇敢:戈壁山丘上,石砌的“祖国万岁”透着边防战士坚不可摧的刚强意志。山下戈壁滩上,上万平方米面积、用白石摆成的中国地图内,“祖国在我心中”七个字铿锵有力,是历代边防军人筑起的“心里长城”。
阿拉山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摄
从全国文明城市博州乘坐城际列车前往乌鲁木齐,车窗外是盛夏的农田与草原:绿油油的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连绵成片,割草机碾过的草场散落着牧草捆,拖拉机与农人忙碌其间。远处天山山脉横亘在平坦的旷野天边,午间山顶仍雾气笼罩,看不到山头。“这是祖国的粮仓,希望的土地!”一行字忽然涌上我的心头。
从乌鲁木齐起飞,经呼和浩特转机前往满洲里。飞机穿越云层,天山的巍峨一路相伴。至呼和浩特转机后,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脚下铺展:绿色海洋中,牛羊如珍珠散落,白色毡房点缀其间。耳机里响起德德玛的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旋律与脚下的草原交融一体,仿佛草原大地自身在歌唱,在倾诉美好的新时代……
乌鲁木齐街景 作者摄
乌鲁木齐街景 作者摄
满洲里浸润在俄罗斯风情中:哥特式建筑金光闪耀,尖顶教堂与浑圆的套娃酒店构成童话图景。最震撼的是国门景区——12.8米高的国门矗立在中俄边境,花岗岩墙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格外醒目。举目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的灯火与满洲里的霓虹交相辉映。
满洲里的国门 作者摄
满洲里的中俄互市贸易区 作者摄
内蒙古满洲里的朋友说,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我们在满洲里公路口岸、中俄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二手车出口基地、铁路集装箱货场等地调研,看着蓝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公路口岸往来的集装箱货车来来往往,人流熙熙攘攘,待运的汽车整齐摆放,正在起吊换轨的集装货场二十四小时运转,一派繁忙的景象,感受到开发开放政策带来的口岸繁荣。这是满洲里白天的印象。
满洲里的套娃酒店 作者摄
满洲里的套娃酒店 作者摄
夜晚的满洲里更具魔力:俄罗斯风情街的灯影投在北湖的湖面,烤面包与伏特加的香气飘荡。同行伙伴感叹:“这里像从《战争与和平》里走出的城市,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时的活力,还有充满着未来的动力。”
满洲里的草原 作者摄
满洲里的草原 作者摄
周五在上午9点去机场返程前,我们几位从未领略辽阔草原风景的同志约好清晨7点钟包车前往满洲里的情人岛山上。这里地处城外,地势较高,能一眼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景致,这是我们从南方山区来到北方草原的人最热烈的渴望!草原向境外延伸,俄罗斯建筑群的尖顶与我方庄严肃穆的国门形成鲜明对比。不远处,黄牛群中,老牛警惕张望,小牛犊调皮蹦跳。在牛群的点缀下,碧绿的草原山坡上的猛犸像雕塑和穹顶尖角的俄式红色大楼格外醒目,还有山坡上草地间欧式风车造型,这是妥妥的“瑞士风景”!我急忙抬起手机,定格这美丽草原的生动瞬间。司机师傅说:“满洲里是草原门户,也是贸易通道,俄罗斯与内地的人在此交汇与中转。”满洲里就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边境旅游城市,一座散发着异域风情的草原热土。在这里,视线的尽头,中欧班列穿梭过国门,如逆流而上的鱼群,奔赴远方。
回程航班上,云海翻涌,思绪如风。六天里行程很紧,收获颇丰。从塔城的重点开发开放绿意到阿拉山口经年翻转的风车,从满洲里巍峨的国门到乌鲁木齐唱响的八楼,想起千姿百色全域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地方性法规的设立及推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早已超越此行西边取经、北方索骥的本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行程十分紧凑,无暇放眼边塞风景,也无心品味草原美食,但此行却满载而归。是新疆的朋友、内蒙古的亲人那种不吝的爱、热情的介绍和无私的帮助促成的。
阿拉山口的风,吹到满洲里的大草原,也吹到南国边陲广西百色的腹地,吹进立志固守边关、敞开国门、加快发展的每个人的心里。它包含着中欧班列的汽笛、风车的轰鸣、牧民的歌声,还有汉、壮、维吾尔等多民族兄弟一家的团结、互助、发展等共同愿景,交织成一篇关于开发开放、艰苦奋斗、寄托希望、充满关爱和民族互动的现代史诗,愈读愈兴奋,愈品愈上头……
(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现在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爱好文学创作,业余时间勤于撰稿,1996年开始发表各种作品,先后在“人民网”《广西日报》《当代广西》《中国劳动保障报》《广西人大》杂志、“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旅游文化网”“大散文通讯”“中国作家在线”“今日作家”和“乡土文学”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右江日报》《黔西南日报》《百色工作》“百色人大网”《靖西文艺》《驮娘江》等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时事评论、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等。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章近300篇,近50万字。)
2025-10-04
2025-10-04
“坐在榕树下的吉他手——诗人方严诗歌朗诵会”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
2025-10-04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全国行系列公益活动暨苏州恒力度假酒店康养文化节正式启动
2025-10-03
2025-10-03
2025-10-03
著名诗人诗评家杨青云携诗集《新莞人长诗》做客《作者面对面》 致敬祖国诗歌文学艺术
2025-10-03
2025-10-03
2025-10-03
2025-10-02
2025-10-02
探秘湿地生态,共赴自然之约——石景山区图书馆×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亲子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2025-09-30
2025-09-30
铭记工合光辉历史 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甘肃工合积极贯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87周年纪念大会精神
2025-09-30
2025-09-30
2025-10-04
2025-10-04
2025-10-04
[文化新闻] “坐在榕树下的吉他手——诗人方严诗歌朗诵会”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
2025-10-04
[文化新闻]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全国行系列公益活动暨苏州恒力度假酒店康养文化节正式启动
2025-10-03
2025-10-03
2025-10-03
2025-10-03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