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达 李国英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生态安全关乎国家发展,关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关乎民生福祉。高置国家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的积极回应,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国家生态安全,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之路,谱写了时代篇章。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需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践行绿色低碳,逐梦前行。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生态安全观教育的价值蕴含
(一)生态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载体和屏障。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生态安全,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利好政策高频推送和精准落地实施,促进了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历史性转折和全局性变化。特别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把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视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思考;把国家生态安全视为关系党的宗旨使命、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问题去解决,使国家生态安全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启了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生态建设为底色,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绿色转型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中的有生力量。以国家生态安全为基点,让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赛道。加强大学生国家生态安全观教育是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之需的应有之意,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大学生实施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生态安全现状,不断增强国家生态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责任和义务,为牢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生态安全教育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厚基石
大学生是是民族复兴大业中国梦的追梦人、逐梦人、成梦人,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美丽中国建设是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的基础保障。美丽中国建设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出要做好高水平保护。注重将生态治理的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同步,充分发挥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之间的协同关系,积极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与治污防污、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始终坚持把降低碳排放、减污治污和促进绿色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机结合,同向兼顾。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改变已有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以转型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过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关键期,倡导以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产业结构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画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融相通发展的“同心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三)生态安全教育是人类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机组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从唯物史观出发,从全人类整体安全的角度提出的人类大生态安全智慧。生态安全观教育是人类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的重要内容。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共同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面对全球气温变暖、北极冰山融化;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面临沙化威胁;面对加速出现的全球物种消失危机;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人类的生存发生了严峻挑战,各个国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人类只有立足现实,凝聚共识,积极相应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才能推动实现全球生态健康发展,构建起人与自认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更是推动和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中国力量。
(四)生态安全教育是贯彻和落实“双碳”目标的积极有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保障生态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文明的传承。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其中碳达峰碳中和是基础核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推动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不断倡导低碳发展和大力宣传生态安全理念,构建现代生态治理体系框架,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安全,需要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高校应该积极贯彻落实《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态安全教育,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二、大学生生态安全和绿色低碳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做好绿色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
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我国生态环保、绿色低碳事业发展新态势给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相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掷地有声承诺,力争实现“双碳”目标。把人才培养与发展科技产力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相结合,顶层谋划,有效推进,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等院校要夯实绿色教育基础,培养绿色产业发展后备人才,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绿色低碳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做好绿色低碳紧缺人才培养的前瞻布局。为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储备人才,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以专业人才培养支撑绿色产业发展,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培厚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绿色沃土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重要场所,也是塑造大学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实现了育人资源的优化整合,还拓宽了育人渠道、强化了育人效果、提升了育人质量,对大学生自我修养提升和正确道德认知的形成影响深刻。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给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提供了幸福的沃土;另一方面,大学生又以行动推动了优秀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生不仅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更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绿色校园建设是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和促进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的一项重要举措。用好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培植校园绿色文化土壤,是助力绿色低碳人才培养,将绿色教育嵌入专业教学和大学生成长之中,开展节约资源、简约生活、保护地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体的有效路径;是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建设绿色校园的重要举措。
(三)养成大学生绿色低碳良好习惯
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就是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简约适度的生活习惯。只有 始终坚持绿色生态思想的育人指导,不断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引导和培养,才能将国家生态安全和绿色低碳文明规范内化为个人自觉,形成自觉稳定的绿色低碳行为好习惯。
高等院校在增强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的同时,积极倡导大学生开展绿色低碳生活、身体力行绿色低碳行动。倡导绿色校园生活,选择绿色消费、绿色交通。通过低碳、环保、节能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展个人节能素养提升和绿色低碳节约意识培育。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人走电停;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节省资源,不浪费笔墨纸张;爱惜粮食,尊重劳动,践行“光盘行动”;保护环境,参与垃圾分类,实施废旧利用;尽量不用和少用一次性木筷、纸杯、纸巾、购物袋等,增色美丽校园建设。
(四)注重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行动
古人说:“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格物致知”之始,也是思想和行动的高度自觉。大学生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安全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见证者和贡献者。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关心国家生态安全,倡导绿色低碳发展,不仅需要认识上的不断提高,还需要行动上的积极有为。不做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不坐而论道,我们需要积极行动,从身边点滴做起。把绿色低碳,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变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推力,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绿色低碳实践,参与绿色低碳“双创”活动设计,不断提升自身绿色践行能力。同时,也可以把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重点关注,积极投身绿色低碳实践行列,让生态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作者:刘向达,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李国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4-10-11
第一届楚风音韵中外友好文化之夜 暨非遗文化传承论坛在京盛大启幕
2024-10-07
2024-09-25
2024-09-24
2024-09-23
2024-09-20
2024-09-18
2024-09-10
2024-09-09
2024-08-2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