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寿邻封镇的风,总衔着一股清甜的柚香,漫过魏家河坎的坡坎㘬湾,漫过绿油油的长寿柚林,也漫过长寿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会员,长寿区向前水果种植农场总经理洪向阳走过的每一步路。这片被长寿柚滋养的土地,不仅孕育出脆嫩化渣、回甘绵长的果实,更孕育了一个在风雨里倔强生长、在感恩中传递温暖的灵魂。洪向阳的故事,像魏家河坎前的龙溪河水,时而遇滩跌宕,时而平缓流淌,最终都朝着阳光的方向,滋养出一片生机。

长寿区邻封镇魏家河坎长寿柚基地
命运对洪向阳来说,似乎从一开始就带着荆棘。1979年9月,他出生在邻封镇邻封村四组的魏家河坎,家有年迈的婆婆行动不便,父亲常年被病痛缠身,母亲患有精神病,就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还有个5岁瘦小的哥哥,一家人靠父亲种地维持生计。他出生后,母亲无力照管,放在竹箩筐里,常被泡便糊,年幼的身体就这样被折磨着,早早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那条瘸着的腿,成了他这辈子甩不掉的“印记”,也成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勋章”。

长寿区向前水果种植农场总经理洪向阳
直到1981年,9岁的他才被父亲送到邻封中心校读小学。教室里的书本香气,是他童年里少有的甜。可这份甜没持续多久,13岁那年,刚读到五年级,他就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父亲的病突然加重,医治无效后永远离开了他。顶梁柱倒了,家也散了大半:年迈的婆婆被幺老子接走供养,患精神病的母亲也改嫁他人,偌大的家里,只剩下15岁的哥哥和刚满13岁的他。辍学成了必然,两个半大的孩子,扛起了锄头篇担,田埂土坎上,沾满他们太多的泪水和汗水。
生活虽寒凉,但被乡亲们的大爱一点点焐热。生产队队长张树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让兄弟俩住进生产队的公房遮风挡雨。那间50平方米的土沟瓦房,土墙有些斑驳,屋顶的瓦块有些破旧,却成了兄弟俩最温暖的港湾。“人家父亲没了,妈也走了,这么小的娃儿,我们不帮谁帮?我们不管谁管?”张树凡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仅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每年还救济一些粮食。农忙时,
张树凡带头,邻居袁成、魏平、魏勇、魏建勇、叶勒兴、包健等好心人,总会主动帮他们栽秧割谷。他们从不要工钱,也不肯留下吃饭,只是笑着说“顺手的事儿”,然后埋头在田里忙活,汗水滴进泥土里,却在洪向阳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那时的他,总会拉着哥哥的衣角,小声说:“哥,等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报恩,不能忘了他们的好。”这句话,字句轻,却重若千斤,成了他往后人生里最坚定的信条。
日子在苦水里泡着,却也慢慢熬出了些甜。2011年,洪向阳结婚了,后来女儿出生,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成了家里的光。他常常抱着女儿,坐在柚树下,指着满树的青果说:“等柚子熟了,爸爸给你买新衣服。”可命运总爱开玩笑,2019年,女儿刚满6岁,妻子却提出了离婚。那天,女儿拉着妈妈的衣角,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哽咽着说:“妈妈,你不走要得不?”不管女儿怎么哭求,妈妈最终还是转身走了,留下他和女儿相依为命。
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洪向阳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咽进肚子里。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是女儿唯一的依靠,头上顶的是责任,肩上扛的是担当。白天,他在土里忙活,把女儿带到柚园边,给她铺块布,让她在一旁玩;晚上,他给女儿洗澡、讲故事,等女儿睡熟了,借着灯光缝补衣裳,修补农具、整理第二天要用的肥料。累的时候,他就坐在门槛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乡亲们当年的帮助,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又重新有了力气。
2020年,在长寿湖镇法庭工作的亲戚介绍下,洪向阳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不嫌弃他的家境,也不介意他的腿,只看重他的踏实和善良。婚后,夫妻俩恩恩爱爱,一起经营承包的500棵长寿柚树,站在柚园里,他们望着满树的希望,下定决心要闯出一片天地来。

洪向阳的长寿柚果园
洪向阳知道,自己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水平,要种好柚子,光靠力气不行,还得靠技术。他自费买了一些有关长寿柚种植的书,书的封面被磨得发亮,里面的重点内容都用红笔勾了出来,空白处还写满了他的笔记——“修枝要留火柴棍粗的结果枝”“三月施肥要足,促进花芽分化”。只要放下手里的农活,他就抱着书啃,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记在本子上,农技员来了就追着问个不停。
镇上每次举办果技培训班,他从不缺席。不管天气多差,路多难走,他总是提前到教室,找个靠前的位置坐下,认真记笔记、拍照片。有一次,培训班在镇上举办,天下着大雨,他的腿不方便,却还是撑着伞,一步一挪地走到教室,衣服和鞋子湿透了,却还笑着说“没耽误听课就好”。这种刻苦钻研的劲儿,农技员忍不住称赞:“洪向阳这股子认真劲,种不好柚子才怪!”
他把学到的技术,一点一点用在柚园里,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细致入微。在他心里,修枝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活儿——每年冬天,他都会拿着果剪,在柚树上爬上爬下,先把过长的枝条剪短,再把互相缠绕的“穿龙绞靠枝”、秋梢修掉,只留下像火柴棍一样粗壮的结果枝。留枝时,他讲究每根枝条分布均匀,充分接受阳光。修枝结束,他立刻给柚树喷洒清叶剂,防止叶面长青苔,让每一片叶子干干净净,从根源上减少虫害。
阳春三月,是柚树结果生长的关键期,洪向阳比谁都忙。他说:“花芽分化就像给柚子‘打基础’,营养跟不上,后面结的果子就不好。”于是,他早早备好肥料,按照书里学的比例,把有机肥和复合肥混合好施在柚树根部。看着柚树慢慢冒出新芽,叶片变得翠绿清秀,他知道,这一步没做错。
四月初,柚树开花了,白色的小花缀满枝头,满园都是淡淡的花香。可洪向阳却不敢放松——4月10日左右,是花蕾蛆和红蜘蛛活跃的时期,他要及时喷洒杀虫剂,确保柚花不被虫害侵扰。到了4月25日,授粉的活儿来了。他提前把红心橙花蕾放在阳光下稍晒,取出花粉装在瓶里,然后拿着毛笔给柚花授粉。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极多:有的柚花长在高处,他就搭着木梯;有的长在树中间,他就举着竹棍;有的长得太密,他就趴在树枝上,对着花朵一朵一朵地轻点。每一朵花都要授到粉,还要保证分布均匀,不能有遗漏。而且授粉必须选在晴天,从上午8点开始,忙到下午6点,这样一干就是10天左右。胳膊酸了,他就揉一揉;腿站软了,他就坐在树下歇会儿。他说:“每一朵花都是果农的一个希望,不能马虎。”

洪向阳忙着异花授粉
授粉结束,花瓣谢完10天,他又立刻喷洒保果剂,防止幼果掉落。5月底,蔬果的活儿又开始了——为了让剩下的果子长得又大又好,他要把果形歪的、扁的、不成形的,长得太密的果子蔬掉。这样的活儿,要进行3到4次,每次他都蹲在树下,仔细挑选,生怕漏掉一个孬果,影响整体的品质。炎热的6月,蜘鸟多了起来,这些蜘鸟爬过的柚果会掉落,他又忙着做防护措施,守护这些“宝贝”。每次使用杀虫剂,他都严格按照政府农技员的要求,控制好剂量,既保证效果,又不影响柚果的品质。
每年7月和8月,是洪向阳最辛苦的时候。邻封镇的夏天,骄阳似火,地面温度能达到三四十摄氏度,柚树正需要水分,抗旱成了头等大事。他把抽水机搬到龙溪河旁,然后把3000米长的喷水管接到柚树林。从清晨到中午他顶着烈日,举起喷头,给每一棵柚树浇水。脚下的土地被晒得发烫,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浸透了衣衫。他每天都是顶着晨曦出门,陪着晚霞回家,皮肤被晒得黝黑,却从不抱怨。他说:“虽然累,可看着柚树喝饱了水,叶子变得更精神,就觉得值——这都是丰收的希望啊!”
为了进一步提升柚子的品质,洪向阳还动起了脑筋。9月上旬,他会再仔细检查一遍果子,把被蜘鸟爬过的、有瑕疵的果子蔬掉,只留下最好的。到了9月中旬,他就会用上自己从2023年开始研究的“秘方”——用五种原材料配制而成的果子蜂蜜味配方,兑水后施在柚树根部。他说:“当时就是想,能不能让柚子的口感更好一点,就试着把几种天然材料搭配起来,试了好多次,才找到最合适的比例。”没想到,这个秘方效果出奇的好——施过肥的柚子,口感更细嫩化渣,吃起来还有淡淡的蜂蜜味,回味纯甜不苦。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用了这个配方的柚子,在10月霜降后就能提前上市,更早抢占了市场。
如今,他的柚子名声在外,不仅销往长寿、涪陵、垫江、黔江等重庆本地,还卖到了成都、云南、贵州、甘肃、广州、北京、新疆等地,甚至还有客户从外地专门来他的柚园采购。长期固定的客户就有280多人,每到柚子成熟的季节,他的手机响个不停,全是订货的电话。
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办长寿柚评奖活动,不少果农都想借着奖项提高自家柚子的知名度,可洪向阳却从没参加过。有人问他为啥不去,他笑着说:“评不评奖不重要,只要大家觉得我的柚子好吃,愿意买,就够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柚子凭着过硬的品质,每年在线上很快销完,不用靠奖项“加分”。
可洪向阳从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的誓言,也没有忘记乡亲们当年的帮助。每年,他的柚子还没卖完,只要遇到来采购的客户,他总会主动领着客户去周柏树、王正云、魏平、洪建勇等乡亲家,帮他们推销柚子。有人拉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洪毛儿,谢谢你!你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好毛儿!”洪向阳却摆摆手笑着说:“我小时候要不是你们的帮助,也没有今天的我。现在能帮上大家一点小忙,都是应该的。”
日子越过越红火,洪向阳的脸上也露出了更多笑容。想起以前的苦日子,他总忍不住感慨:“以前家里穷啊,连顿饱饭都难吃上,住的是的土房,出门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现在,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靠着种柚子,不仅脱了贫,还逐渐富裕了起来,盖起了二楼一底的小洋房。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地板,齐全的家具,女儿,儿子有了宽敞的房间,夫妻俩也不用再挤在狭小的老房子里。站在自家的洋房前,看着不远处的柚树林,洪向阳的眼里满是感激:“这都是托了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福啊!要是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没有政府对我们农民的支持,没有农技员的指导,我也种不好柚子,更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

洪向阳的长寿柚果园里金黄的柚子挂满枝桠
如今的他,不仅想着把柚子种得更好,还多了一个心愿——今后要抽出一定的资金,帮助村里有需求的孤寡老人和儿童。他说:“我吃过苦,知道难的时候有多难。现在我日子好过了,也想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给孤寡老人买点生活用品,给贫困的孩子买点书本和文具,能帮一点是一点。”他的想法很朴素,却透着最真挚的善意,就像他种的柚子,清甜里藏着温暖。
霜降的风吹过魏家河坎,洪向阳的柚园里,金黄的柚子挂满了枝桠,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柚香。他瘸着腿,在柚树林里穿梭,身影不算挺拔,却像一棵倔强的柚树,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把爱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每一次修枝、每一次授粉、每一次助人里,藏在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对感恩的坚守里。就像长寿柚的清甜,绵长又温暖,让人读着、听着,就记在了心里,也让人相信:只要心怀希望,向阳而生,再苦的日子,也能开出甜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长寿区商业联合会黄盈明供稿 图/洪向阳
2025-10-24
天威诚信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以数字信任筑基网络安全防线
2025-10-22
2025-10-20
慧博云通亮相第27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荣获品牌、技术双项大奖
2025-10-17
海淀文艺轻骑兵走进清华园街道 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文艺汇演圆满举办
2025-10-16
热烈欢迎盖冬梅老师做客《对话教育・华熠智谈》栏目,共探人体雕刻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之道
2025-10-13
以“新质”之光,照亮共同富裕壮阔前程!——记荣膺高级智库经济学专家的郎百忠先生
2025-09-24
“爱尚重庆·购在长寿——2025金秋消费季”即将启幕 商贸文旅融合奏响金秋交响曲
2025-09-24
智聚前沿科技 共筑创新生态——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2025-09-19
智聚前沿科技 共筑创新生态 赋能美好未来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2025WFSTC)于9月14日在京成功召开
2025-09-1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