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刘家桥上过
来源:文旅网 | 作者:聂四海 | 发布时间: 2023-03-06 | 766 次浏览 | 分享到:

到了咸宁的刘家桥,恍若就到了江南。

它四面环山,一条小河自南而北从村前蜿蜒穿过,河岸是背山而建、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建筑群。从最北边进村,沿着大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很快就到了正中央的拱形廊桥,它也是村中的制高点、观景台。桥的门洞上“刘家桥”三个黑色大字特别醒目,整座桥垒石而成,桥面最上方青瓦覆盖,为行人遮风挡雨,廊亭内梁雕刻有龙凤八卦图,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桥内两侧置有长凳,被风雨侵蚀了几个世纪的木制桥栏,已斑驳开裂,桥下的河水缓缓流过,鸭子在水中嬉戏,有人吟诵“春江水暖鸭先知”,刹那间,四周的氛围便灵动起来。

从古树旁下台阶,来到对岸,走进一座叫“三顾圆”的四合院,墙上有多个古代钱币状的石窗,它的右侧有一高大的古建筑,门上赫然写着“墨庄世第”。不远处有几棵盘踞在巨石上面的桂花树,树前古老的石板阶梯与桥呈一百二十度转折。桥头有一小土地庙,上面有联“守桥头恩施两岸,坐水口光照一方”。沿岸前行,途中还有几棵莽莽苍苍的百年古树,笼罩着桥边河岸。

续行,看到门额上“百年老屋”的一座大院,里面较深,厅堂摆放一口棺木。前面是两竖一横三栋砖楼,其间都是石板路面,墙上有石窗。三栋对面的建筑门上有牌匾“父子明经”,进入才发现,其后院三面都有大量木雕窗棂及栏杆,大凡破损的已经修复。有方形天井与宽大、平整的地槽,高达一米的柱础石上面是年久失修的几根木柱子,通往邻院的石门两侧都有门耳。对面有一长排古建筑,从外貌看很普通,但门前的一座高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高出地面一米多,都是石料修建,面积有三十多平方米,门上有阳刻大字“彭城世家”,青石门槛已经很光滑了,里面是宽大的三进院落,一进比一进高,方形的石柱础光滑泛黑,上面的木柱原色分明,最后的房屋高出地面一米,前有木棍栅栏,通往两侧有砖拱门。

这里的民居多为坐北朝南,倚山面水。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是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外观的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又因为保存的时间久远,墙面斑驳,更多了几分沧桑。而且房房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可谓是“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

村中古木参天,婀娜婆娑。随处可见一些日常生产生活的器具:吱吱呀呀的纺车,引水灌溉田园的水车,古老的推砻,深深的碾槽,捕鱼的竹笱,拍打豆荚、稻穗的连枷,原始而古老的榨坊,舂米的石臼,碾米的石磨,晒谷的晒垫,中间还插着轴木的平整场地、脱粒稻谷的石磙、犁耙、扬楦,以及迎娶新娘的花轿,造型别致的竹轿,古民居房屋中的关门床、太师椅、八仙桌、春台桌、火塘、吊锅,还有壁上挂着的蓑笠、秧耙和弄堂口缄默经年的风车,到处弥漫着浓郁的农耕气息。刚进村时,大部分游客会被村落中各种各样的马头墙吸引,刘家桥的马头墙与其他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没有太大区别:屋内的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廊道相通,迂回曲折;屋外,青砖到檐,青瓦盖顶,垛墙叙伸。马头墙的另一个称呼叫做封火墙,随着它在防火作用上的不断进步与日渐演变的装饰,才形成今天所看见的形态。这些生产生活的实物,无不投射出刘家桥原住民勤劳淳朴的民风民俗,尽情地展现了刘家桥原生态的旖旎风光。

据说,刘家桥是汉皇刘邦的第六十代后裔刘伯常迁居于此后建筑繁衍而成的古民居群,到如今,已聚族居住了四个世纪,因此,它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而我以为:它是被遗落在幕阜山系褶皱里的小江南。

刘家桥是旧气的,旧得只剩下黑白两种颜色。它像汉朝的一份遗嘱,雕梁画栋的残片,还有那布满包浆的拙朴和凝重;那些墙头上悬垂下来的古藤,马头墙上露出一角的瓦花,那回响在青石板上的足音,那步步台阶和一扇扇或紧闭或敞开的大门,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已经麻木的繁华;镂空木雕、书房画室,在刻下岁月刀痕的同时,也刻下主人曾经的风雅;它像一把生锈的铁锁,虽然锁住了岁月的尘埃,却没能锁住永远鲜活的春光。

回眸廊桥上的那副“山清水秀古道萦纡墨第,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桥”的对联,内心激荡不已,瞬间被无限的拉伸,直至可以装下刘家桥整个村庄。


〖作者简介〗 聂四海,男,湖北赤壁人。1990年开始在国家、省、地刊物发表文章。代表作有:论文《激发审美兴趣,提升审美能力》、《让每一只小鸟飞上蓝天》、《走出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等;散文《留隍古镇游记》、《一轮明月照古今》、《水墨意蕴入兰亭》、《爬丰财山》、《醉美三湖连江》、《情系寒山寺》、《故乡的小河》、《叩访秋天》、《水乡拾忆》等;诗歌《最初的雪》、《枫杨树》、《幸龙魂不死》等;评论《在时光的河流》、《沦陷在父教缺失的年代》、《那头该死的“驴”》、《浅谈曹丕书信的精神指向》、《且余清音可绕梁》、《简析宋词的“失意”之美》、《手捧东方奇茗》、《非虚构文学“真实性”的误读》等。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