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九州:作家杨府散文选读 之四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杨府 | 发布时间: 2023-12-03 | 772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著名作家、诗人、文化学者杨府,先后任湖北《十堰青年报》、北京《老字号》杂志、《中国文化与产业》杂志总编。沉潜务学,厚积其实。尚古好文,诸体皆能。丛脞芜杂,皆有情致。长于描述,精于结构。从容叙谈,寂然凝虑。“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偶有雕饰,也以学问见长。重于著述,恒以多文为富。品类之盛,博雅有之。出版作品多部,《帝国崛起》被中国出版集团推荐参加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被国内十余所大学列为辅助教材;《老字号与中国传统文化》入选“陕西精品图书出版基金”项目;《村人村事》被湖北“农家书屋”办公室评为“读者最喜欢的五本好书之一”。今选取部分散文作品,以飨读者!

 

散文目录

 

北京的春

饮茶都江堰

品茗

饮茶记梦

龙井问茶

茶博士轶事


 

北京的春

 

旅居北京有年,我最深的感受,是觉得四季之中,春天最短。立春过后,季候该是入春了,可天气依然凛寒,冬衣不得褪去。而到了“暮春之月,春服既成”,天气和暖了,该换春装了。可春意忽然又浓得有夏天的感觉,实际上也真的就是夏天了。北京之春夏,没有明显的门槛之交,倏忽一夜之间,冬衣直换夏服。那些为春天所准备的夹衣啊、重衫啊,更多的是留给秋天用的。北京的夏天很漫长,像冬天一样。四季之中,最美的是秋天。郁达夫为此还写有《故都的秋》,予以讴歌。我把这种感受说给朋友听,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同感。但要说北京的春短,只是相较于夏秋冬的时序,没那么均等罢了;和我的故乡比,没那么分明而已。但毕竟是春了,地气暖了。路边的树木已然萌动,篱边、矮墙上的爬藤,也有初见的蓓蕾,鹅黄,粉红,嫣紫。三枝二枝的,但都不成气候。或许是因为,刚从严冬里挣脱出来,犹带着满身的倦容。势力又很弱小,犹惧于冬的余威,不敢峥嵘吧!不像南方,一丝儿春风拂来,草木都欣欣然,开得十分地乱了。醒来的大地,蝶舞蜂飞,草色遥看。燕雀正用喙梳理着凌乱的羽毛,呼朋唤侣,作着振翮北飞的准备……

走在春天的北京街头,一身冬天的厚实穿戴,也照样整齐在身。虽然走路多了,觉得有些躁热,或微微汗津津的,但也不敢轻易换衣,顶多解开靠近脖子的两个扣子。但立刻会有冷飕飕的风,直直地灌入脖颈。春寒犹料峭,硬硬的风,是很容易致人感冒的。倒是围了一冬的围脖儿,可以弃之不用了。少了这劳什子的累赘,自然会觉出轻爽许多。这或许昭示一种姿态,春天正从城南的原野,蹀躞着,等待入城的号令。

而在高楼的巷道里,在城墙遗址的背阴处,在河流的南面,虽残雪犹存,让人感到春天的距离,道阻且跻。但在向阳的坡上,在路边的砖缝里,在修整过的公园里,孱弱的花却也摇着风铃般的蓓蕾,告诉人们,春天将至的消息。她们闹着,叫着,甚至着意地浓了。遛鸟的大叔,端着鸟笼,横着步子,招摇走过市井,把鸟笼挂在刚冒出黑灰色的芽点儿的枝上。鸟的叫声,似碎裂的冰碴样儿的清脆,亦不似冬之重浊了。鸟是敏感的,最能感知季候之转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到来的痕迹,虽若隐若现,意有似无,但多少还是存在的。

周作人也曾认为,北京几乎没有春天。他曾在《北平的春天》一文里写道:

 

“北平缺少水气,使春光减了成色,而气候变化稍剧,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抬可以随意倘佯的时候是极少,刚觉得不冷就要热了起来了。不过这春的季候自然还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

 

吾说,周说,如此说,或皆有不确。

当你走在熙攘的街头,那盎然的春意还是极浓的。浓得会毫不客气地向你扑面而来,甚至有些蒸腾,有些闹腾。一街两巷,那挤挨着的门脸儿,皆氤氲着虚虚的水蒸汽,从档口直往外涌动,春意是朦胧得见的。各种春天的小吃,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亦心生暖意。临街的档口不大,因而每家都摞得很高。璨烂诱人,迟滞了步履。

春卷,春饼,炸灌肠,金黄酥脆,咬起来嘎嘣嘎嘣响,直掉渣儿;

豆汁儿,豆腐脑儿,油面茶,别有风味,喝起来神阙为清,餍饫肚腑;

艾窝窝,糖耳朵,糖葫芦,视之亮眼,食之齿颊留香,回甘无穷。

再配上火烧,驴打滚,炒肝儿,卤煮,那真叫一个惬意、适宜啊!人间美食,最见升平景象。北京街头这些最应景的食物,既是春天来临的征象,亦是人们步出户外,打打牙祭,或是去瞧看亲戚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尤其是小儿女的欢呼声,能直直地震碎檐下之冰……

既是溯及既往,在元明清以迄民国的民俗画里,也常能见到绘有老北京街头的挑担小贩,在春天经营此类食品的画面。其下炭火旺盛,其上笼屉氤氲;短打扮的小贩,扯着嗓子叫卖。盎然的市井的春意,能溢出画外……

春,也在北京人家。

北京人是最讲老理儿,既从吃上,亦见出端倪。各有不同的吃食,春夏秋冬,皆依时令而动,不时不食,一招一式都不能乱。至于今人推崇的反季节蔬果,是有违“不时不食”的传统的。一方面,是渐渐失落了几百上千年的讲究和风俗;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在吃上越发的变得随心所欲起来。一年到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种看似便捷、丰富、品多、类繁的物质享受,其代价是颠倒了自然、人事之秩序,也混淆了人们对于季节时令的敏感与认知。对春的感知迟钝了,忘了节令,那怎么行?老北京的人家是拒斥的。立春三候(又岂止立春三候),向来也不马虎。什么节令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讲究得很。甚至精细到在外人眼里,趋于繁琐的地步。

这种积习由来已久,是有传统为培基的。

吾国是农耕社会,农为根本。二十四节气,就是专为指导农业生产而发明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要依时而动,顺应时节。否则,则适得其反,劳而无获。《齐民要术》云:“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古代以迄近代,生产力尚不发达,多凭人力,因之对二十四节气极为重视。自商周以来,每逢春分之日,天子、诸侯都要亲执耒耜,行“籍田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金元明清时期,都于北京,皇帝不耕于郊野了,但还要专门在北京正阳门外天地坛的西侧,构筑先农坛。《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等史料,就详细记载了明清两代祭祀先农和皇帝亲耕的场景,虽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然天子垂范,臣民则之,其重农务本,本固邦兴的思想,“若天下之有风矣”。流风所及,市井细民虽无田亩之辟,无稼穑之作,尤其是作为天子脚下的北京人,向有天下之思,怀化育之责,保持节令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作这种“务本”思想的赓续,以及对于农耕文明的记忆与怀念。

北京人爱说的一句话是:讲究老礼儿。

这老礼儿,就是从先辈传承而来的规矩。是以,老传统不能忘,也不敢忘;不能丢,也不敢丢。重视节气,把节令当节日过,不简不繁,不省不减,赋予节令以仪式感,是老北京市民对食俗礼仪的坚持,也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每一个节气都会有相应的时令饮食,来对标季候,凸显节气的特点。随举几例,以彰其所言之不虚不妄也。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天气逐渐变暖。此时的北京犹是冰雪未融、草木未萌,和严冬毫无二致。在乡村,或有鞭打“泥牛”之举,意在劝农耕种;或有在场院高挂“春幡春胜”之俗,以喜迎春风……而北京的“迎春”习俗,乡俗多有不便施行之处,却在饮食上表现得尤为淋漓。吃春饼,即是民间立春的饮食风俗之一。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所以固守传统习俗,图的就是吉祥如意,消灾去难。春饼很有讲究,需饼薄如纸,绵软洁白,嚼之富有弹性,吃时卷上葱、酱,别具风味。或在餐馆宴客,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京酱肉丝,多配薄饼,也叫荷叶饼,再辅以甜面酱、葱等食用。吃法也很有讲究,将菜卷起来,既可卷素,也可卷荤。什么肉丝、烧鸡肉、烤鸭或氽、炒的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土豆丝以及油炒酸菜、泡菜、粉丝、韭黄、摊蛋皮丝等等,卷成矩形,从头吃到尾,取“有头有尾”之意,寓吉利。一顿饭下来,所赋予的仪式感,堪比一堂周礼中的礼制课。

半个月之后,雨水节来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地气暖了,雨水多了,野外的春笋、荠菜,当春而生,鲜嫩清爽。妇雏会于此日,集于郊野、坡地,或登山采挖荠菜,回家炒食或包荠菜饺子。诗人见了,大发感慨:大自然总是把极致的食材,在合适的节令,奉献给人间。

紧接着就是惊蛰,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过后,冬眠的虫子渐醒。京俗,是日,有吃炒豆之习。噼啪作响的爆裂声,在于震醒蛰虫,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犹有吃驴打滚的食俗。驴打滚是一种食物的名称,外表黄亮,软糯香甜,豆香味浓郁。清·雪印轩主《燕都小食品杂咏》云:“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这种糕点,因其制成后需放在炒豆面中滚一下,或如尘土中打滚的野驴,故名。比喻很是形象,名又如此之俗,真相究为如何,既如前人,亦发疑问。“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燕都小食品杂咏》)我想,之所以取名驴打滚,或取“滚”字之用,野驴打滚,即有抖擞精神、翻身自新、得偿所愿之意吧!

……

二十四节,七十二候。多类此俗,余不赘述。

总之,每逢节令时,家庭主妇往往会问其他家庭成员:今日是某某节气,宜吃某某饭,炒某某菜了。

此日所食,必有别于素日,或烙饼卷大葱,或包饺子,或打卤面,或煎春卷……

气候且搁下不说,单从饮食上论,春天,简直就是北京的美食季节。在最市井的街巷里,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那些飘散着各种小吃的香味,馋人鼻窦。在北京知名的糕点店——稻香村门前,往往排着长队,节令尤甚,购买应时应令的食物。稍有迟滞,就有售罄之虞。春卷、春饼、烤鸭、艾窝窝、豌豆黄、糖耳朵、炸灌肠、驴打滚、糖葫芦、麻酱烧饼、褡裢火烧……不仅能享饕餮的味蕾的盛宴,且是品味京味文化不可错过的季节。而北京的老字号居多,什么年糕钱、奶酪魏、羊头马、爆肚侯、小肠陈、茶汤李、月盛斋、恩元居……一个比一个有年岁。食为天,柴米油盐酱醋茶,享的是口福,传承的是文化,更可以看作是这座城市的独特的魅力所在了。

文人也不吝谀辞,极力赞美、描绘北京春天的美食,读之,犹能想见其喜爱之情。如清人符曾《上元竹枝词》,尝写北京的市井:“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当代作家老舍《赠北京晋阳饭庄》亦有诗云:“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驼峰熊掌,猫耳拨鱼,即放在现在,也是稀罕物,功夫菜了。

好了,毋庸繁琐的引用了。因了美食,北京的春,虽短而犹寒,但也会觉出盎然的春意,空明骀荡。

 

 

饮茶都江堰

 

到都江堰,是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前三日。看到“分四六,平潦旱”的震古烁今的古代水利工程,看到岷江水,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一句佛家偈颂来。雄阔、壮丽、奇幽、秀美,是我对都江堰的评价。马不停蹄地游观了李冰父子庙、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等景观,有些倦了,渴了。便移步到有“离堆锁峡”之称的玉垒山上,吃茶去。玉垒山山形奇特,原是伸向岷江的一段长脊,为控制内江进水,李冰父子命人凿开山体,形成一个口子,因形似瓶口而起“节制闸”的作用,故名宝瓶口。而被宝瓶口分离的山丘,兀立江中,即是离堆。其上自然景观瑰丽,悬崖之上,构筑有气势恢宏的伏龙观。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回廊环绕,依山逶迤。苍松翠柏,绿竹扶疏。极目处,乃是沧溟雪山。于此清凉世界,品茗吟诗,可称高致。

择一临江的桌子坐下,便问主人,可有上好的高山云雾,只管沏来。

主人说,春茶已无,恰有新制的秋茶,青城云雾茶,农家自采自制,绝对绿色品质。

客微笑颔首,稍倾,沉吟道:

 

人到灌口思前贤,水出千山顿安澜。

聊有秋叶差可拟,留下春色待来年。

 

主人说:“客官真是雅人,出口成诵。”

壶是瓷壶,泡茶的是玻璃杯。透过外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杯中汤色,莹绿如韭色之碧。茶已泡开,是片片叶子,浮于杯上,如荇藻之凌乱。原本以为,秋叶老梗,其味滞涩。未料入口初啜,便有馥郁之清芬,自杯底升腾。绵柔回甘,如甘露入喉,余韵缕缕。忍不住再啜一口,周身为之通泰。长久游赏时的倦怠,也一扫而空。放眼青绿江山,郁郁葱葱。岷江自雪山汹涌而来,其势巍然,至此化为摇曳的长练,在鱼嘴分水堤处,飘向川西平原,自此方成就了锦绣成都之美,也育成了天府之国之饶。李冰父子的智慧,穿越千年风烟和万里江天,犹遗惠今人。看着走在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索桥上快乐的游人,那么自由地说笑着,那么随意地拍照或观望着。我想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也想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陡然之间,心神为之旷然,江山豪情随之而升腾。

我想起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由眼前之景所引发出来的内心的宏壮的感慨,是何等恰当,何等奇妙!有好山好水必助生幽情别趣,有好山好水也必助生茶趣茶韵。我找到了我有如此好兴致的原由了。

虽然茶叶是粗粝的,甚至这些大叶子茶,在泡开之后,几乎没有几片是完整的。但是,它生在高山云雾之中,质地纯好,又沐浴了比春芽更多的金风玉露,它是沧桑而成熟的,不似春茶的青涩而单纯,加上有都江堰这一江流淌着自然之韵的好水的滋润,可谓美之为美,乃成绝美。其汤色醇厚,内涵隽永,“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晋杜育《荈赋》),何茶能得此独厚之天缘?至今忆起,犹齿颊留香。喝茶本就是一种疲惫之后的休闲之为,“痴儿不耐俗情累,一盏清茗好逃闲!”大凡世上事,只要用心,都会有所得的。喝茶亦然,用心慢慢地去品,那种闲适的逸情,才可体味出。况且有这胜概之江山、丰赡之人文在侧,就是即食之菽粟,以此佐茶,自会把过往之际的感悟,提升到一个不一样的高度。

且夫在壮观的天地之间,喝茶论道,自然要思接千载,驰骛遐思了。我想到了神农。据史书记载,是神农氏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茶经》亦曰:“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样说来,我们民族饮茶的历史,要远溯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了。虽然现在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都有种植。但中国作为原产地,却是世所公认的事实。在云南的澜沧江两岸,至今仍生存着几颗树龄达三四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举世罕有其匹。而历史上的巴蜀之地,又历来被视为中国茶叶的发源地。《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

由此段史记可知,茶叶早在西周初期既成为贡品,从巴蜀传播到中原地区了。西汉王褒在《僮约》一文中,更明确记载了饮茶习俗的普遍,和在巴蜀等地兴起的情景:

“券文曰:神爵二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亡夫时户下樵奴便了。决买万五千。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晨起早扫,食了洗涤,……烹茶尽具,铺已盖藏,……武阳买茶。”

这是蜀郡王子渊与奴隶签订的契约,规定了奴隶的日常工作。其中两项与饮茶有关:(1),“煮茶尽具”,说明饮茶已经成为一个日常习惯性行为了,而且有了专门的茶具。(2),“武阳买茶”,以此可推知当时已有专门售卖茶叶的茶市了。既有茶市,说明社会之所需,其量已不是小数。

正像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如此之壮美,如此之奇绝,令后人叹为观止。那么,远在秦代,李冰父子以及十万将士、民役,他们挥汗如雨修建都江堰,“茗饮之事”决不是小事。既然饮茶已成一种习俗,且有提神醒脑、抗疲劳等功效,我想,他们必是喝着巴蜀之地、甚至就是青城山的茶,喊着“吭喐,吭喐”的号子,完成了彪炳千秋的壮举。从这一意义上说,茶之为用,亦大矣!

都江堰是大美而无与伦比的。我来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游客的身份而来,更是作为一个歌者而来的。都江堰给我以纵深的历史和平视的美景,给我以八月的烟霞和如轮的明月,更给我以心灵的撼动和纯净的洗礼,以及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以教徒般的虔敬。但是,我拿什么还你啊,都江堰!这上下千年的情,这纵横万里的景?我只能写下我一介书生游观心得的一纸闲文,为你略增颜色。纵如此,都江堰啊,我欠你的还是太多太多!此时,我正躺在你锦绣灿烂的怀抱里,那么安逸、长久地徜徉于美景之中,在氤氲的茶香中求得宁静,求得此日此时浮生的清闲。

我知道,巴蜀不但是茶的原产地,也是本土道教的诞生地之一。而我刚从道教祖庭青城山下来,道家清静淡泊、顺其自然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雅、虚静的自然本性,又是多么吻合。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颓靡、奢侈之风盛行。炼丹,嗑药,酗酒,比富,社会在向着堕落的深渊滑去。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名士们的做派就是游戏人生,放浪形骸,饮酒服药,率真任诞,又清静无为,超然物外,洒脱倜傥,表现着内心巨大的、难以摆脱的矛盾心理。而道教徒崇尚自然,推崇饮茶,反对奢靡,这在贵族官僚阶层向往得道成仙、又竞相奢侈、攀比成风的主流世风里,有表率引领的作用,使得另一些缙绅、士大夫们,为了表示自己异于他人的另类不俗的操守,或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认为茶有提神疗病,解药散酲的功能,便提倡“以茶代酒”,借茶来表达清廉、俭朴之情。这种最初形成的茶道精神,无疑起着纠偏流俗的作用。《晋书》记载司徒长史王濛的轶事:“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此时的魏晋风度的标准,已由嗑药、酗酒变为饮茶了。由酗酒到饮茶,标志着魏晋社会上流阶层由奢靡之风向俭朴之风的转变。而作为文人士大夫,更是把饮茶看作是风流雅尚之举,清雅廉洁之行,而得到提倡。社会对茶的精神意味的认同,就使得作为“物”的茶,和茶之外的一种文化和精神,而被人们所接受,所青睐,从而更广泛地传播开去。流风所及,民间市井,饮茶之风也因此兴盛,广有市场。“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广陵耆老传》)

以今观之,饮茶之风,实形成于秦汉,传播于魏晋,鼎盛于隋唐,精细化于两宋,规制化于元明,滥觞于清,世俗化于民国,今则更甚,茶风为之一变,奢大于简,形式大于实质,斯滥矣!

正是因为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士夫们不但乐于饮茶,犹善藉茶寄怀,以浇块磊。如西晋诗人左思的《娇女诗》:“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立。”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展露了幼女无邪无忌的纯真天性。与他同时代的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赞颂成都的茶芳香远飘九区。孙楚的《出歌》:“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点明了茶的原产地。他们都在文化领域赞颂茶的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茶的喜爱。到唐宋以后,以茶为题材的诗篇,更是灿若繁星,熠熠其华。有名的如唐代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宋代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从来佳茗似佳人”;陆游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元代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论茶自古称壑源,品茶无出钟灵泉。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荣因其韵七首·第七》:“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谢应芳的《阳羡茶》:“频年雨露养遗植,先春粟粒珠含胎。待香茶焙春烟起,箬笼封春贡天子。谁能遗我小团月,烟火肺肝令一洗”;明代高启的《采茶词》:“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也写有很多著名的咏茶诗。特别是乾隆皇帝的《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最为人所传诵。

这些咏茶诗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喜爱,也反映出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之一。

诗歌如此,茶书亦如此。自陆羽《茶经》之后,茶书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代不绝书,累百部之多,佳作迭出。

在都江堰喝茶,是解渴,也是逸情。我今之所以身沐清风,目视青山,思接千载,上下畅想,主旨就一“闲适”耳。是江山的胜概和人文的逸情所致,是清新的文化意境和在茶中寄托的文人感遇所致,是此茶非茶的自然隐逸的感情所致。总之,都江堰的风景是美的,人文是厚重的,对人生的启发是深刻的……它独特的魅力和美丽,甚至在我端杯啜饮的某一瞬间,我都会有所联想,虽然这联想有时是游离主题的、不连贯的。

在清茶中寄托精神,感悟人生,我想到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人生如茶”的妙喻来。他形象地概括了茶叶经过五泡的滋味: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他写到:“苦涩如同少年,甘香如同青春,浓沉如同中年,清冽如同壮年,清淡则是渐失人生之味的老年了。”思之,不为无理,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人生使命,正像时序之春夏秋冬,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也是自身跨越不过去了的。因此,每当我喝茶时,面对不同茶叶在不同时段泡出的汤色,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人生的不同阶段来,也自然而然地把饮茶与不同阶段的人生作类比。苦涩香浓,清冽恬淡,都是经历之后的澄澈,是回首来时路的苍翠,各有千秋摇曳之姿。

小小的一杯茶,乃“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晋杜育《荈赋》),是灵物所属,是情怀所托,是自然真情所呈现。此时的茶,不仅仅是茶了,茶里有天地人生,自然大道。此刻,我的感悟与前贤是多么的契合,多么的意连心通!

 

 

品茗

 

喜欢上喝茶,不知始于何时。先前或多做牛饮,也辨不出茶之优劣、产地、种属。每日到办公室去的第一件事,是冲泡上满满一杯,喝上半日。初尝,略苦涩,再之,始觉有清香,回味之余,觉已沁入心脾。倒也惬意。但这不能称为品,仅是喝茶解渴而已。

品茶宜闲。当夜幕降临,独处斗室,白日的噪杂、忙碌复归于沉寂后,心,放松了。此时,沏上一壶香茗,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自己喜欢的经典。偶或双手捧着杯子,悠悠然看袅袅上升的缕缕茶香,在空中飘浮;或用鼻翼翕着,感觉无有不是氤氲之气。心与境契同,仿佛置身于繁花盛开之夜,幽静,朦胧,自在。轻呷一口,丝丝清香,徐徐沉入心底,又很快流遍周身。仿佛时间都已停滞了,瞬间只有自我,没有世界。此乃心静之时,偶得的片刻清闲,独享小我之惬也。但于品茗之境,犹有距离,仅为小得。

大抵品茶,仅有名茶犹为不足,尚需配上精致的茶具与各种陈设,甚至书斋、画室都要有相宜的雅号。如此,方能品出茶趣茶味来,方能德配其位,称得上真正的茶客。而古仁人士大夫的清高派头,方可淋漓可观矣。而这,具体到如今的一家一室,哪能尽备?而市井的茶肆,则可约略有之。然邀入其中,谈的是市井事,生的是利欲心。好在有茶博士介绍各地名茶,有茶仙子演艺茶道流程。顿有去尘涤烦之心。又曾在福州喝过云雾,也曾在桂北尝过沱茶,也曾在狮子国品过锡兰红茶,还曾在北海道见识过日本茶道……茶中之学,近于禅,合于道,渐有积识,品茗之嗜自此养成。彼时之我,算是入于庭院,只待登堂入室了。

品茶乃得有闲适之心,门外无索债之人,门内有红袖添香。收拾明窗,拭净几案,甚或燃烛焚香。有一年,我到墨脱采访。此为福建某市对口支援县市,从县委书记到某些局的局长,多福建人。其中县委办公室主任,忘其姓,是年轻人,也是官二代,到西藏镀金来的。他的同伴说,他的茶泡得好。因此,采访完县委书记后,我们一行人便到茶室喝茶。茶海很大,很气派,观其色泽和纹理,就知是名贵材质。他先点了一支印度檀香,瞬间,馥郁的香气即充满了房间。我暗自感慨,如此边域之地,客身如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如此精致以求,点滴也不马虎。这是何等的情怀,何样的人生。

然后,他开始泡茶。先是金露红茶,几个人喝了一通,茶色淡了,又换成大红袍,又换成金骏眉、铁观音。一招一式,洗茶换盏,果然老道。我素知闽粤之地,很讲究喝功夫茶,今日算见识了,便趁势向他请教一些茶道常识。因新识,他很是热情。边冲泡边示范,大长见识。也初识了品茶之礼,实在就是一种文化的堆积。想原来真是乱喝,往往酒重于茶,还自诩为雅士,实在有些唐突斯文。夜很深了,室外即是奔腾、幽深的雅鲁藏布江,在深切的峡谷中,轰隆隆的涛声此起彼伏,似乎有骇人的力量。但喝着难得的香茗,论着茶道,也算异乡不孤了,甚或有置身清幽云外之感。此时,没有俗世,只有诗与远方;没有苟且,只有心中的豪情。管你自觉与不自觉,你都会忘记世俗中的名利。茶乃君子,不待俗客。这话是对的,但是,要看所处的环境和由此所滋生出的情愫来的。墨脱之夜,算是在忙碌之中意外的悠闲,似于游兴之外多一份额外的清芬。从此,便爱上了品茶,也渐入此道。一茗在握,便知可以何水以淹之,何具以盛之,以厚其味,留其香。市廛之中,每遇到上好的茶具,总想不计资费,买到手方为痛快。茶叶更是,每有友人赠与好茶,辄作文以记之,以示不忘友情。

我一朋友常常感慨,真想回归田园,花潮月汐,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侍弄一片茶园,鸡犬都慵懒。日间一杯淡茶,几本旧书,徜徉于山水之间,手挥五弦,仰观星斗,放歌东皋,灵性尽舒。或与三五友朋,花棚石凳,品茗弈棋,乐莫乐欤!“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李商隐诗句),寄情山水,不为生活所累。是多么惬意的生活态度啊!细思确实如此,古人云: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何为幸福?简单、自在就是。此种生活追求,我与君同。古隐者曰:“归我故庐,耕读忘机”。是多么诗化的境界啊!故庐不仅是此身所寄,犹为心灵之归宿。纵无名山大川,前贤遗踪又何妨,有园林山水、廊亭小筑亦佳。

人生是一趟去往不归的旅程,跋涉之苦难免,看淡看开才有一路风景,何苦要以匆匆的步履走过四季呢?即便拥有豪宅,占得高位,若无自在的人生和修行,又若何?人生得闲,还是多想云山之远,绝尘去俗,涤荡我心。此情当是最佳。假如能放下行役之苦,案牍之累,清空名利的妄念,友清风而侣明月,陶醉于一杯清茗之中,可谓神仙中人!

 

 

饮茶记梦

 

予游太和,自南岩往金顶,路多崎岖,高入云端。身倦汗沥,行步渐缓。适道旁一石窟,挂半壁中,有石径相通,乃攀援而上。窟不大,可容四五人,伸手及顶,略深广。壁上烟色晕染,想先前必有香火,不知供奉何仙。窟中无他,仅一青石条横陈于后壁。窟中远眺,周遭青山环列,玉笋亭立,云雾飘缈,曳紫拖蓝。近崖深涧之中,流水崆峒。时已过午,日影西移。谷风习习,明暗分明。山岚蒸腾于青绿之间,虫鸣隐见于藤葛之下。此情也,似天地之远去,适鸿蒙之未开。坐卧于青石之上,游心于太虚幻境,不觉恍入梦寐。

一羽人形可三尺,自外飞落洞口,轻盈无声。持紫罗衫,授与予。予遂与之御风而行,凌虚摄步,越小阜丘,则豁然洞天。见一道观,殿宇宏丽,深幽涵碧。水木清华,景色幽雅。过山门,之大殿。殿内檀香浮动,明烛高燃。云帘垂地,妙音无极。真武大帝及三清圣像,雍然危坐中央。前后壁上,先贤留题颇多。忽有感焉,乃作游仙诗。

诗曰:

 

青山绿水兮气韵畅,洞中高眠兮仙人往。

心游太虚兮神其醉,福地洞天兮降灵光。

 

题毕,忽闻乐音,自后庭传来,谛听之,如仙舞鹤鸣,实平生所未闻,所谓天籁之音者即是也,渐近。两美姝自外启扉,气质翩然,若仙子者也。羽人垂手一隅,恭顺敬穆。遥见楼、廊、殿、芜,连栋入云。桂花树下,伞盖贲张。伞下设紫金连榻,一真人坐其上,阔面广耳,蔼若春风,人呼烟霞大师。仪仗扈从,前簇后拥。招与连坐,执予手,做促膝谈。随扈小童跪奉香茶。汤色清亮,馥郁扑鼻。饮之,似甘醴入喉,沁入肺腑,回甘浑厚,不似人间物。烟霞大师曰:“我师紫微帝君将寿,遍选人间才子,为作祝寿之锦文。尔为魁选矣!今师委我为使,前来谒迓。尔即眼前景,试以锦绣时文。”

即命两垂髫儿侍笔帛,悬榻前。予逡巡一过,略一沉思,乃援笔写到:

 

翠盖何皇皇,戟盾错金妆。

来从龙虎势,彳亍扈卫帮。

嵯峨山岳低,璨烂星宿行。

宇宙覆混元,世界罗万象。

八荒继皇茫,仙人辨阴阳。

上师亲奉巵,香茗即琼浆。

得为帝君寿,何由魁文章?

天道论短长,紫薇兆兴亡。

威仪以棣棣,兆民钟灵光。

 

烟霞大师览毕,微笑颔首。令传看,无不欣悦。乃解环佩以赠。

命启舆榻,移入登月台。复命羽人携承露盘,入月宫汲水。倏尔,即冉冉升,寻隐于云端。未几,即遥见月中现朦胧影,知是羽人也。移时,自西南云中,携取太清神明之液而降,煮以茶,氤氲四绕。

观之,芽茶细如雀舌。入水初蹁跹,似仙女做回旋舞。旋又自底出,浮于玉盏之上。瞬间又如花盛开,一心两瓣,悬于半空。色盈润碧绿,如种水翡翠,望之娱目甚矣。暗香缕缕,如月桂之馨,如芝兰之芳,萦绕于鼻窦,久不去。略濡唇,初似无感,然不待下咽,旋即津香盈颊,厚味无穷;再啜之,如饮琼醪,即觉肺腑如洗,浊气尽去,清灵顿至,似通透之人也;三撮口,尤似脱胎换骨,洞明世事,通古今,辨阴阳,察物我。实生平未遇之仙品。烟霞大师又为续盏,曰:“尔三世文星也,前命为司理笔牍。原其谪逐之委,乃有擅易经典之瑕,此即半世偃蹇之由也。然尔仁寿人也,今世无锦绣之文,尔绻绻于斯,不坠青云,真人间真情者也。宜担当其责也,以继绝世,以开万世,以延文脉耳。”

予沉思未語,意有慨甚焉。既而,又作歌以答:

 

花好月圆兮是何年,鹤唳长天兮我当先。

道可道兮非是常道,阴阳未易兮混沌之天。

穹庐笼罩兮四时更替,亿兆斯民兮化育人间。

妙手天成兮去古不远,文章即我兮何偃蹇!

文章即我兮何偃蹇!

 

烟霞大师命连踏而歌。灿兮烂兮,歌者阗阗兮。一时声势如虹,其乐何极哉!移时,声渐寝。洪荒千古,万籁俱寂。予屏息久之,沉醉莫知归路。

忽闻雀鸣,蘧然而寤。见窟前松树之巅,一黄莺正翘首而啼。远处人语声近,红男绿女,嘻哈喧聒。深涧之间,烟霞涌起如云。忆其所历,犹隐约可记。然周遭除遗一草环外,并无他物,唯南风窸窣振衣耳!奇而异之,岂黄粱梦耶?然齿颊间,犹有余香。

 

 

龙井问茶

 

四月游杭州,春气清明,山色俱佳。查看地图,见标有“龙井问茶”处。顿生诸多遐思,遂起探访之意。且素日里有品茗之嗜,今日亲赴其地,朝觐的心,自非往日。此乃人之陋习使然,天下山水佳处,随处可见;草木之属,亦迥别无多。然众人不辞远疲,访诸名山,何也?畅神而已!至杭城始明白,天下一切情景皆心景也。龙井茶、虎跑泉,素称杭城“双绝”,游罢西湖,若在龙井茶亭占上一席,泡上一杯名泉沏成的佳茗,啜上几口,双目微闭,倦意顿失,精神徐徐舒展,逸逸然赢得浮生半日清闲,是最宜于倦游人的。自觉无真性情者莫如此,于是跃跃然也。

龙井村距天下名泉虎跑泉不远,位于狮峰山下。凉亭式的茶肆散建于道路两旁,或于绿树翠竹间写意似的泄出斗角。民俗风情浓郁,成一风景,引人入胜。树上或檐角挑一面红、绿旗幌,或挂一菱形硬牌记,大书一“茶”字,于风中招摇。人一下子便掉入似是刻着花格子窗棂的酒肆里去。石桌石凳,古朴厚实,小二上下穿棱或妙龄女子当垆而沽。思绪便与古人通。自己的前身或者就是古代郊游寻芳或赶赴北闱的书生,正自走得累了。兀然蹙进一爿茅茨不剪的茶棚,简陋低矮,清静独处,正是旅人倦憩之所……想来龙井村定然接待过古代的书生。今日既来龙井问茶,便陡生诸多胜慨。不啻品佳茗,犹欲广见闻。有此一念,自然要寻一个世故的肆主了。

在半山坡一片浓浓的绿云下,卧着一间金黄色琉璃长亭,檐角高翘,似乎欲飞;风动檐铃,叮咚作响。肆主是一个半老的茶婆,率二个曼妙的少女当垆。美目顾盼,巧笑言言。为我们斟上一杯上好的绿茶,顿时幽香四溢。只见杯中嫩芽徐舒,翩然有韵,宛若神女初醒,又如芙蓉颔首。少顷,便汤色碧绿,清澈明亮。饮之,味甘隽永,舌底生津。苏东坡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信哉!而后又斟上一杯稍逊一等的,亦是银绿隐翠,质地不凡,香气清高,齿颊留香……

我们次第品评,一时竟难定优劣,连饮数开,方辨高下。于是问茶婆一些茶事,茶婆不惮烦琐,一边忙着阐释。事后忆起,颇觉有益。撮其要,录如次。

问:一山之茶,一样的水土滋润,一般的物候条件,同受日月之华,共浴朝露暮风,何以有优劣高下之分?

答:龙井茶是采摘幼嫩的芽叶炒制而成。采摘时间很有讲究,清明前采摘的称“明前”,谷雨前采摘的称“雨前”。明前茶为最上品,雨前茶也是上品。你们刚才品的第一杯即“明前茶”,第二杯为“雨前茶”。而在清明谷雨之后采摘的则属普通茶叶了。这是叶的区别;其次是炒制工艺不同,现代炒茶大多以电炉为主,失去了传统茶的醇厚风味。上等和特等的龙井茶仍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炒制方法,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等手法并用。这是保证龙井茶形质俱美的重要条件,是以龙井茶味醇、形美。

问:天下名茶多矣,何以唯龙井独擅其名?

答:天下名茶虽多,唯龙井经过御封。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留恋杭城风光旖旎,特意访了龙井,偏爱有加。敕封当时仅有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钦定龙井为“正宗”,龙井从此名声大噪矣。加之狮峰山水土丰美,富含油质,茶树得地利而叶肥且尖,犹如雀舌。两相辉映,是以独尊。

问:茶具何者为佳?水温几度为宜?

答:茶具最好为宜兴紫砂壶,此壶有“世上茶具之首”之美称,次为瓷杯,再者为玻璃杯,至于其它,都是等而下之的,最不宜于用来做为茶具。泡茶的水,不可过热也不可过温,热则茶烂,温则无味,以沸水降至85°为宜。

问:名茶必有名泉,吸说最好用山泉水。我们看到很多人用泉水煮茶,用其煮茶是否其色正、其香郁?

答:好茶当然要用好水泡。很多人饮茶重茶不重水,实在二者不可偏废。乾隆品茗时,非常讲究沏茶的水质,他曾用银斗衡量各地泉水的轻重,品评天下名泉的优劣。西湖泉水众多,用山泉水沏茶,香醇芳馨,韵味无穷。

……   

女子的话语软,好像柔风拂柳,让人温柔的怜。

众人齐赞曰:好正宗龙井。

我想,来龙井问茶,因人而异。经验异趣,见解自然异也。古人尊崇皇权,一直延续迄今。皇帝走过的桥叫皇桥,皇帝住过的村叫皇村,即使皇帝未达之巷陌,只要皇榜到了,也叫皇榜坊或皇榜巷。何况西湖龙井,乾隆皇帝御口亲炙,自是茶中王者,毛尖、云雾不能撼其位也。在进入龙井村头,我看到一块汉白玉雕刻的碑文,茶事记载犹详,其中重笔浓彩写下乾隆敕封茶树一节,可见流风所及。惜时间匆匆,未及细读,略记梗概耳。

临别时,众人各选购几斤上品“龙井”,做馈友佳品。又跑到虎跑泉灌上满满几壶泉水,欲带回煮茶。惜天气炎热,在沪杭列车上,大家一时病渴,不得已权当“矿泉水”分而饮之。唯余茶在,众人说些幽默或解嘲的话。我想,泉水已尽,我将贮茶于冬,彼时铲雪烹茗,饮雪而居,天泉嘉于地泉,想必亦妙。

 

 

茶博士轶事

 

季萌早年,是一高阳酒徒,无酒不欢,无日不酒,而每酒必醉。酒后又无德,醉辄闹事。又强于口舌之辩,人或言朱,必反辩以墨。或赞以妍,必贬之以媸。众讥评其为“拧巴”,颇嫌之。有友人劝止,勿酒,稍戒之。未几,又故态复萌。尝酒后于市井中,与人争执,为强梁者所群殴。返,执白刃往寻。为警察所拘,以滋事罪罪之。犹詈骂不止,欲与警察决。铐黑屋中三日。友朋寻三日,始获确信。往接,见腮肿如桃,眼淤如线,口鼻间血痂犹在,色如墨沈,宛然已干。警察曰:乃酒后跌跤之故也,无笞挞者也。

友人渐疏离,避之如瘟疫。纵季萌置酒,亦少有应者。

友人史君尝言:“季萌此生,必死于酒。”或为缓颊曰:“彼誓言戒酒耳!”史君不之屑也,曰:“彼若能戒三年,我姓字即倒写矣!”

季萌闻之,噬指出血,阴誓之。

乃锢己于密室,闭关锁钥三日。反躬自悼,深自惕悔。

适友人萧然君在深山之远,植茶园百亩。乃囊从往投,以绝市井之声色。粗鄙之活,杂役之事,皆任其劳,不之苦也。食则山野粗疏,渴则溪水烹茶。日间深入绝岭云雾之中,整垄修枝;夜里立于土锅柴灶之前,炒制新茶。时或听师傅授技,言炒茶之妙,辨火候之微,灵动于心。始知茶非俗物,乃皇天所钟。长于烟霞窈窈之云雾之中,朝晖夕阴,既丽且康;植于清气灵聚之膏腴之地,绝尘去秽,高致其身。挹霜华,啜朝露。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与春同序,韶韶其华。有馥其芳,何人不想?有美如云,撷颖掇秀;茶人劬劳,糅之炮之,始成新英嫩豪。

时或于山高月小之夜,远岫朦胧,松风过耳,如散仙坐于青石之上。篱笆新扎,黄犬慵懒。漏钟一鸣,万籁皆伏。一杯清茗,几缕烟火,心境纯然如洗,多有飘摇之思。疑身所在,岂方外世界欤?大有羲皇之世之恍惚也。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如此山中岁月,总是农余时多,休闲时长。常是三五茶人,聚拢一处,以溪水煮茶,一一品鉴优劣。又比较各地茶之异同,辨析汤色、香气与口感之微,交流心得。未三年,季萌渐入此道。常抚竹叹曰:“竹无俗韵,茗有奇香,一杯足矣。”竟忘其春醴之醇,非特远此,且目为昨日之深渊,幸及早幡然,未深履危也。

山中每有客来,季萌辄出面交际,摆出数包茶叶,一一介绍品性,炫其广博;复请客人依次品尝,略加评语。若行家然,获誉多矣。茶中之学,非专业人士,常人莫辨细微。如春秋之茶,雨前雨后之茶,平阜之茶与高山云雾之茶,露水未落之前之茶,以及日中所采之茶,皆有别也。季萌咸能如数家珍,辨识毫微。问其故,曰经验,曰用心。手摩心追,积以时日,即见大家之修为矣。

又三年,萧然君欲广其产业,在京城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赁一门面,经营一茶肆。扬季之长,聘为主管,长住京城。我遂与之往来渐繁,每有好茶,辄有馈遗。某次,友人史君到京,我即知会季萌。季萌乃力邀其至约处,喝茶叙旧。季萌递上名片,悉如常礼也,唯其姓字倒写,且为粗黑体,醒目甚矣。史君初不解,季萌曰:“尔贵客也,今日唯陪尔喝茶矣。我已视酒为俗物,早戒之耳。焉能以尔之姓名倒写之耶?”史君始悟,忆起前言,大笑曰:“激之耳,激之耳!不然,尔何得有今日?”共与莞尔。

席间,劝之酒,季萌始终以茶水对之。

季萌善交际,有口辩。识一民办高校校长,乃聘其为教授,讲授茶学,竟大受欢迎。人称茶博士,虽口称“不敢,不敢!”(尊而傲),其恂恂之态也恭,然终是春风过面,“其喜洋洋者矣”!非昔日酒徒(卑而豪)可比也。友人闻之,无不刮目。曰:“非复吴下阿蒙矣!”《左传》亦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季萌可为人之范也。

 

image.png

  

作者简介

杨府,诗人,作家,学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国家文物局秦文研究会理事。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先后任湖北《十堰青年报》、北京《老字号》杂志、《中国文化与产业》杂志总编。沉潜务学,厚积其实。尚古好文,诸体皆能。丛脞芜杂,皆有情致。长于描述,精于结构。从容叙谈,寂然凝虑。“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偶有雕饰,也以学问见长。重于著述,恒以多文为富。品类之盛,博雅有之。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瓠下集》《村人村事》;长篇小说《婚内婚外》《检讨书》;诗集《家园》《乡村谣》;文言笔记《阙簃斋摭录初集》以及历史长卷《落架的凤凰》《帝国崛起》《中华血脉》《皇后隐历史》等。《帝国崛起》被中国出版集团推荐参加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被国内十余所大学列为辅助教材;《老字号与中国传统文化》入选“陕西精品图书出版基金”项目;《村人村事》被湖北“农家书屋”办公室评为“读者最喜欢的五本好书之一”。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