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上午十点30分,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先生百年诞辰暨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开机仪式在国际都市北京天坛北门——龙须沟畔旧址的便宜坊御膳饭庄。
北京两场大雪之后,寒风彻骨,但天气晴朗如洗。室内温暖如春。本次仪式由国家画家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张金卫主持。诗人彭鸣受原国务院深参事,全国政协第九、第十届常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集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任玉岭先生委托致辞。他高度概括了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诞生后的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高度评价了画家王志鸿做这一主题电影的社会意义、使命、责任感和时代担当。著名画家张守涛,画虎名家姚少华,美藉华裔花鸟画家、收藏家和芝圃,画家周国良,工笔人物画家王润(女),以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程茂全等多位文化名流以及部分电影演创人员,顶着刺骨的寒冷参加了发布会,融洽交流,缅怀王静如先生的妙手丹青。王静如是京城资深花鸟画家,尤其创作的牡丹、雄鹰更是融工笔、没骨、写意为一体的技法为人们所称道,是上世纪80年代公认的“牡丹王”。
王静如早年生活在老北京龙须沟畔,自幼受到众多书画名家的培养教育,19岁时崭露头角。王静如抗战时期冒险做了一些革命事情,抗美援朝时捐赠多幅画作支援前方,改革开放后的各个时期都留有王静如先生的笔墨痕,他用绘画作品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他的一生,是为理想,为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绘画奋斗的一生,“继传统不失民族本色,创新意谱写时代精神”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座右铭。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的编剧王志鸿,系王静如长女、知名花鸟画家。她毕业于北京中国画院,是王静如绘画艺术的传承者。
王志鸿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英语和国画教师,退体后利用业余时间,在父亲百年华诞之际,克服重重困难,有感而发,激情创作了这部电影剧本。新闻发布会上,王志鸿激动地缅怀了父亲王静如出身贫寒,却对绘画事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以及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可贵品格;介绍了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是以王静如先生的绘画事业为蓝本,歌颂一批有志青年用书画做刀枪,为国家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故事,以此激励后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是为书画仅是娱乐的浅薄意识正本清源!在龙须沟所在地——北京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志勇率先热情洋溢的发言后,张守涛、姚少华等与会多位书画名家,纷纷追忆了王静如先生伟大而不平凡的艺术人生,高度赞扬王静如精湛的艺术造诣,深切缅怀他用书画与敌人斗争、用艺术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奋斗历程,深深追思学习他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绘画奋斗的崇高风范。大家认为,以王静如为原型的这部电影,为艺术家确立了书画的灵魂和风骨,以及艺术的人民性这一主题。在当下书画艺术市场浮躁的背景下,老艺术家的故事无疑是一面旗帜和模板。
该电影的诞生,将加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推进,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艺术观,争做德艺双馨的中国人。并翘首期待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的及早问世!“在王静如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更是以他的爱国精神激励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下,用我们的画笔继续为祖国的各项事业贡献微薄能力。”王志鸿表示。
■ 附诗人彭鸣为电影《龙须沟畔牡丹红》的主角原型王静如先生的作品《有风吹来》题现代诗如下并在开机仪式中朗诵。表达了她对老一辈革命艺术家精神风骨的崇高敬意。为开机仪式加上一抹北京蓝。
有风吹来
–––题王静如先生画作
作者◎彭鸣
风从左岸吹过来
右岸的我
以一棵树的液态挺立着
我知道
风已经吹掉了我的一枚叶子
我的小鸟在喊:快藏起来吧
可我是树啊
我的叶 枝干 貌似枯萎
但我的神彩
却深深集结在我的根脉里
我知道 冬天已来了
可春不正是冬孕育的孩子
想到这
我的骨头里的盐份铮铮作响
我的画里藏着的灵魂
会娓娓道来要来的
轰轰烈烈 天地芬芳
的春之气息
2023.12.15
2025-05-19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09
2025-05-0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