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的传说》——焉支山缘何成为“中国十大文化名山”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周步 | 发布时间: 2024-02-05 | 887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焉支山的传说    

 

周 步

 

河西走廊中部的焉支山,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曾有过“中国十大文化名山”之誉。那是什么时候呢?那是隋唐时期。但有些却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空穴来风、故弄噱头。其实不然,当你真正了解了这座山之后,你就会为这座山丰富而厚重的历史遗存和人文胜迹大吃一惊。春秋时期,这里是乌孙、月氏等民族相互争夺轮番盘踞的草原,秦汉时,焉支山落入匈奴之手。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河西大战,之后,焉支山便纳入汉朝版图,这里就成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的碰撞区。再后来,隋炀帝在这里举办万国博览会、哥舒翰督办修建钟山寺,李白、王维、韦应物、岑参、陈子昂等等大诗人吟哦唱和,无不给这座山峰留下光辉灿烂的文化形象和传说故事。焉支山,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焉支山的历史如此辉煌灿烂,但焉支山是怎么得名的呢?这还得从匈奴时期说起。

那时候焉支山不叫焉支山,也不叫胭脂山或燕支山,胭脂山和燕支都是焉支山的同名谐音。当然更不叫大黄山了,大黄山是更后来的事情。那时候的焉支山叫什么名字呢,现在谁也不知道了。那时候焉支山在匈奴手中,掌管这片草原的是头曼单于的一个得力亲王,也就是浑邪王的先祖。头曼单于有好多妃子,各个都很风流漂亮,姿色迷人。头曼单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妃子呢,因为按照匈奴的习俗“兄去弟可纳其妻(《史记.匈奴传》)”,战争结束后,谁拉回来并安葬战死将士的尸体,谁就可以得到他的财产和老婆。头曼单于是匈奴的老大,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他的财产和老婆就多。老婆多,子女就多,老婆和子女一多,家庭矛盾就出来了。

头曼单于的一个妃子为她的儿子惦记上了太子的位置。

单于把的妃子叫阏氏。头曼单于的第这个阏氏是个乌孙人,长得十分漂亮,也很有心计,她进宫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把头曼单于给高兴坏了。于是,这个女人凭借自身的容貌和她在后宫里的地位,愈发得到了头曼单于的宠爱。她的那个孩子也是乖巧伶俐,很讨头曼单于的喜欢。但匈奴王室的规矩和其他王国一样,太子只有一个,这是谁也不能更改的事情。怎么办呢?这时候,这个女人便动起了歪念头。

她要让太子消失。

那时候的太子就是匈奴王子冒顿。

冒顿才十几岁,当然不懂得大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但冒顿的母亲却察觉到了,她悄悄地告诉冒顿,要他处处留心,时时着意,不要惹这个女人生气等等。但一个女人要是认定了的事情,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她就会时时给冒顿绕弯子、处处给冒顿下绊子,以期达到目的。好在太子的口碑很好,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这个阏氏尽管觊觎了很久,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她绝对不敢贸然出手杀掉太子。那样一旦事情败露,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呢?这时候,历史上发生了冒顿质子月氏的事情。质子,就是把自家的孩子质押在别人的手里,以保证某项事情的顺利进展。

现在很难说的清楚这件事是不是与头曼单于的那个阏氏有关,但冒顿质子西域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于是,冒顿去了数千里外的月氏国。月氏国就在现在的新疆伊犁一带。

这个乌孙女人的计谋得逞了。于是,她就开始放手经营自己的势力,一旦时机成熟,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自己的孩子扶上王位。至于冒顿的死亡,在她看来那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只要她有意无意的挑起两国之间的一些事端,太子就死定了。但她的如意算盘还是算打错了:月氏国王怎么会轻而易举的让冒顿死呢,因为冒顿的安全一旦出了问题,两个国家的安全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他把冒顿保护的非常安全。

冒顿在月氏国生活了好几年的时光。

又过了几年,世界格局和匈奴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冒顿的安全确实受到了威胁。冒顿随时都有被杀掉的可能。这时候,冒顿已经长成一个身材魁伟、武艺高强的青年将领了,一般人想杀掉他,那也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冒顿当然知道自己危险的处境。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冒顿太子从月氏王国神秘地消失了。几天后,冒顿出现在河西走廊的焉支山下。

焉支山是匈奴的地盘。从月氏国到焉支山,有三四千里的路程,冒顿是怎么在即没有月氏国出关关蝶也没有匈奴王国入关关蝶的情况下来到焉支山下的呢,这一切得益于月氏国王的那匹宝马,那匹宝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汗血宝马。原来,冒顿盗了月氏国王的汗血宝马,翻山越岭,日行千里,从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一路向东,来到了焉支山下。这也是焉支山与汗血宝马的原始根由。

冒顿回来了。但让冒顿想象不到的是,他质子西域的这些年,头曼单于贪色好乐,又娶了几个如花似玉的阏氏。那个想谋害他的阏氏,已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力量。这个王国有近一半庶王大臣都拜倒在她的兽皮裙下,成了她的心腹或亲信。这时候,冒顿的母亲已经死了。更可怕的是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冒顿遭人诽谤,说他投敌叛国、有反心等等,他的名声被彻底败坏了。现在他贸然回来,等于自投罗网。焉支山是老浑邪王的驻牧地。老浑邪王是头曼单于的心腹将领。他知道冒顿回来这件事情之后,非常吃惊,也非常震撼,他认定冒顿日后必成为匈奴的一代霸主。于是,他冒着“窝藏潜犯”罪名的危险,把冒顿匿藏到焉支山里一个牧人家里,等待事态的好转。

那个牧人住在焉支山里比较偏僻的一个地方。

老牧人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和父亲在山里放牧,女儿和母亲在家料理家务。焉支山森林茂密,溪流淙淙,珍禽异兽,数不胜数。山顶有百花池,据说周穆王和西王母曾幽会于此。焉支山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山里盛产骏马,也盛产美女。匈奴的强盛,与他们占有焉支山这样最有利的战略资源——草原和马匹,有着很大的关系。老牧人的女儿长得非常美丽。冒顿是何等的英武才俊啊,所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冒顿就和那个女子成了夫妻。这是冒顿的第二个妻子。冒顿的第一个妻子在月氏国。这段姻缘的促成,其实就是老浑邪王的一个用心安排。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第二年春天,那个欲置冒顿于死地的乌孙女人无缘无故的死掉了。谣言不攻自破,于是,冒顿自然而然的回到了匈奴王宫,焉支山里的那个女子,也就成了太子妃。头曼单于自然是非常高兴,但冒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太子的位置随时有被换掉的危险。又过了几年,匈奴内部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鸣镝事件”。冒顿借他人之手,杀死掉了父亲头曼单于,成了冒顿单于。

冒顿弑父为君,成了匈奴的最高统帅。但那时候,匈奴的力量并不是特别强大,汉朝在南面,月氏、乌孙、丁零等十几个小国家在西边,东边的东胡对他们更是虎视眈眈。那时候正是东胡最强盛的事情,冒顿有一种夹缝中生存的焦虑和担忧。好在南边多年来一直是战争连年不断,秦王朝、项羽、刘邦等打的一塌糊涂,根本无暇顾及北方地区,这就成了匈奴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东胡的国王听说头曼单于死了,欺他是个新君,就派使者来说,要他送几群牛羊过去。冒顿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又过了一年,东胡使者又来了,说大王喜欢他的汗血宝马。冒顿无奈,也答应了。又过了一年,东胡的使者又来了,说要挑选几个好看阏氏。这下群臣愤怒了,请求冒顿出兵。冒顿说不,咱们是邻居,是好朋友,怎么能舍不得一个女人呢?就答应了东胡的要求。这件事《史记·匈奴列传》中也有记载:“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可见冒顿的韬光养晦之能。

但挑谁去呢?人毕竟不同于牛羊,涉及到很多家庭利益和感情纠纷。匈奴把婚姻和贞操看的很淡,但这件事还是让冒顿很犯愁。怎么办呢,这时候,冒顿的第二个阏氏走过来了,也就是来自焉支山里的那个女子。她说东胡贪得无厌,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会把我们搞垮的,会使我们的人民和部队失去了信心。“让我去吧,”阏氏说,“我去帮你除掉东胡。只有我去,将士们才能受辱用命,帮你成就大业。”冒顿很受感动,含泪答应了。第二天,阏氏就出发了,踏上了去往东胡的道路。

阏氏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又过了一年,东胡的使者又来了,说把东边的那片土地腾出来给他们,他们的土地不够用了。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片空旷的土地,几近千里。这时候,匈奴的国力已经强大了很多,冒顿就在大帐里与群臣议事。好多小王和谋士说,那片土地没什么用,光秃秃的不长草,给他们算了。冒顿一反常态,剑眉倒竖,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我们没有资格随便出让一寸土地。”并当场斩杀了东胡的使者,祭旗出兵,在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荡平了整个北部草原。这些,当然与冒顿的阏氏派人送来的情报和她利用女色麻痹敌人、将士们誓死杀敌报仇雪恨有直接的关系。再后来,冒顿在山西一个叫白登的地方,率领精兵四十万,把汉高祖刘邦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是后话,这里不表。

匈奴强大了,匈奴成了世界上汉王朝之外最具实力的军事强国。冒顿的这个阏氏是一位非常聪慧善良的女子,她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换回了更多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也成就了匈奴的辉煌。冒顿成了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部族领袖和一代霸主。所有这些,都与焉支山有关,都与焉支山里盛产的马匹有关,都与焉支山里的那个女子有关。冒顿非常思念那个阏氏,为了纪念那个阏氏,就把阏氏生活过的大山更名阏氏山。

阏氏山就是的焉支山。焉支山上的焉支草,就是阏氏精魂的化身。

image.png

周步,甘肃山丹人,现居北京 。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获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张爱玲诗歌奖等国内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