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印:徜徉“中英街”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董素印 | 发布时间: 2022-06-09 | 59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我的相册里,收藏着一组“中英街”的照片。这是我在香港回归后不久随当时所在镇领导赴深圳考察时,在“中英街”拍摄的一组极具纪念价值和象征意义的照片,成为我永久的藏品。

据记载:“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一条小河河床淤积而成,原名“鹭鹚径”。1899年,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腐败的清朝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清英两国勘界结束后,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以后,附近居民在河床两侧陆续搭建房屋,摆摊设点做起了生意,逐步形成了一条商业小街。不久,清政府在街中心刻立了“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界碑,故名“中英街”。“中英街”长不足0.5公里,宽直三四米不一,街心以“界碑石”为界,左侧属于深圳,右侧属于香港。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类商品,品种十分齐全。因到特区的人要在深圳市公安局沙头角边检站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的“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1989年6月被列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英街”是前来深圳和香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街道上最具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就算界碑、大榕树、古井和警示钟了。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结果是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陆续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方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土地及附近230多个岛屿,这些地方统称“新界”,租期99年。双方勘定界线后,清政府在中英街上设立了8块界碑,这些界碑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外国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重要历史物证,又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

进入“中英街”,街边有一口醒目的“古井”。据碑文记载:“古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清代康熙年间迁来沙头角拓荒的客家人所建,是“中英街”两侧居民多年来共同饮用的水源;“饮水思源”,古井对当地居民有着养育之恩,也牵连着居住在中英街两边不分国籍世代居民的乡情和亲情。直到现在当地人们还流传着“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民谣。“中英街”的古井不仅是沙头角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英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站在“中英街”街面的无论哪一处位置,一眼便能看到耸立于街道中央的一株大榕树,据说位于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的这棵古榕树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古榕树与第四号界碑形影相依,构成了中英街上一道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特殊风景,见证了中英街百年来的殖民沧桑和屈辱历史。榕树树干苍劲,枝繁叶茂,树根长在深圳一方,由于街道狭窄,倾斜的树干穿过街面直插香港,叶枝覆盖香港一方,构成一幅祖国与香港根枝相连、难以割舍的奇妙景观,被喻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增进了祖国与香港的骨肉亲情,成为许多文人墨客采风创作的极佳题材。

设立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与中英街界碑相互映衬的“警示钟”,是中英街的又一景观。警示钟记叙了中英街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和回归一百年多来的历史。钟身上镶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和“3.18中英街警示日”等醒目字样,以及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的千余件近、现代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贵的照片资料,深刻警示着人们牢记中英街屈辱的历史,告诫后人必须铭记“落后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

通过实地实物教育,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英街”的认识,它是清政府丧权辱国和中国历史进程的见证,更是香港历史上重大的历史转折;以中英街界碑为代表的陆地界碑是英国“展拓香港界址”并在“新界”北部地区实施勘界后,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是英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的历史见证;大榕树和古井更见证了自古以来祖国与香港的手足之情。相信界碑、古榕树、古井和警示钟这些珍贵文物将持续见证着“中英街”乃至香港的开放与强大,见证着祖国不断洗刷沧桑与屈辱,见证着东方巨人的崛起与复兴。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