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玉 || 歌乐山的回声——读《红岩》有感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李海玉 | 发布时间: 2024-07-31 | 4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歌乐山的回声

——读《红岩》有感

 

作者:李海玉

 

海伦凯勒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读完《红岩》这本小说无数个英雄的身影彰显在了眼前,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深深地震撼着我,我仿佛看到了歌乐山上那场血与火的交锋,仿佛听到了为信仰而奋斗的呐喊在歌乐山上回响。

小说《 红岩》是中国当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和他们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刘德彬在狱中共同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这本书描写的时代背景非常广阔,人物关系和狱中的革命斗争错综复杂,但小说章法井然,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语言生动感人,振奋人心。

作者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革命者同敌人在狱中进行殊死斗争的最后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面对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大肆残酷镇压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政治犯,在严酷的监狱环境中英勇的共产党员始终坚定着心中的信仰,与敌人展开了残酷的斗争。他们视自己的同志为亲人,互相关心,互相关爱,紧紧凝聚在一起在恶劣的环境中与敌人作斗争;他们在狱中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要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歌乐山上”;他们通过绝食斗争,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他们用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和优秀品格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作出了最高度的概括。

那些坚贞不屈的英雄在敌人惨烈的枪口下缓缓倒下,霞光和鲜血映红了每一寸土地,阵阵松涛间回荡着铿锵有力的召唤和呐喊,那是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共产主义壮丽的凯歌。华子良装疯买儍,机智勇敢地与其他同志秘密制定越狱计划;小萝卜头临危不惧传递情报,但他最终惨遭敌人杀害,幼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九岁;江雪琴从容地走向敌人的刑场“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我的荣誉属于党啊!”她对党留下了最后的铮铮誓言;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做了的最后交锋,慷慨就义前对狱卒说“我的理想在人民战争中得到了实现,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去死了!”还有齐晓轩、成刚、刘思扬……他们钢铁一般的身影毅然挺立在战火烽烟的歌乐山上,也像一尊尊坚如磐石的雕像永远活在了中华儿女的心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细细品读《红岩》这部小说,轻轻追溯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那些永远屹立在歌乐山上的英雄们,在革命即将胜利的黎明的曙光中不屈不挠,舍生忘死,他们表现出了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他们心中燃起的信念如同一束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聚成了一座光芒四射的丰碑“红岩精神”。生能舍己、血荐轩辕的红岩精神,永远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共产主义信念而奋斗不息。

《红岩》这本小说是当代文学作品中一部令人震撼的革命英雄传奇,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很多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曾先后拍摄成了多部激动人心的影视剧。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今天,我们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祖国的大地迎风飘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不曾忘记是那些先辈们不惜用生命守护着党,追逐着心中的信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日之和平。

《红岩》它所体现坚如磐石、永垂不朽的红岩精神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辉。我们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历:李海玉,女,汉族,甘肃张掖人,张掖市图书馆馆员。文学作品曾多次在主题征文大赛中获奖,在多家新媒体平台和报刊杂志上刊发过散文、小小说数篇。甘州区作协会员、张掖市作协会员。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