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燃城市“烟火气”,伏羊节点亮消费新图景——2025’中国徐州第22届彭祖伏羊节(上海会场)开幕
来源: | 作者:宋文祥 王国兵 供图:黄华 | 发布时间: 2025-07-26 | 26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月的热浪裹挟着盛夏激情汹涌而至,上海街头巷尾忽然弥漫起一股熟悉又陌生的香气——那是羊肉的鲜香与伏天的热烈交织出的徐州味道。7月23日下午,“2025中国·徐州第22届彭祖伏羊节上海会场暨地锅啫啫煲烹饪大赛”在协和路111号绿地会议中心正式揭幕,这次大赛由上海江苏徐州商会餐饮分会主办,国际烹饪协会承办,徐州市烹饪协会、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酒店饮食专委会等十余家单位联合协办,上海市江苏徐州商会为指导单位。146家餐饮门店和经销商、近两百名厨师,共80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特邀嘉宾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朱雪芹、上海市江苏商会党总支部书记朱彦峰、徐州商会会长张浩、《自我保健》杂志社社长王震与大家一起,只为尝一口“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非遗滋味。

image.png

(图为:参加伏羊节主要大师、行业大咖、厨师团队选手等)

image.png

(图为:评委团队照片从左到右:纵兆敏,侯根宝,朱人达,严惠琴,蒋建平,张培荣,仇上明,商学兵,肖晓)

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国家级一级评委、大赛裁判长严惠琴国家级评委、裁判长严惠琴组成的九人评审团首次把“低盐、低油、低嘌呤”写进评分细则,并表示:此次伏羊节大赛不仅是厨艺较量,也是“健康饮食,营养先行”理念的生动诠释。奖项设置有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创意奖若干名。

image.png

(图为:评委团队对膳食色、香、味、形、器、营养等标准的考评)

”远古时期,人们便发现夏季阳气旺盛时,人体阳气升华,此时食用羊肉搭配热性食物,排出毒素湿气,达到养生保健目的。三伏天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羊肉性温热,益气补虚、温中暖胃,开胃驱湿毒,提高抗病能力,抵御暑气侵袭,补充流失营养,这种养生理念契合“天人合一”,是食疗创举,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南京医科大学研究显示,伏羊肉汤中的肌肽含量比普通羊汤高出37%,抗炎抗氧化效果显著,体现中医膳养“食助药力,药助食威”,药食同源、同理、同用理念,如今民众越来越接受这种饮食观,从食疗开始自我保健。

image.png

(图为:上海食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委员会主任冯亮教授[右]给孙传凯会长颁发“国际食药物质与健康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聘书)

“伏羊节”源远流长,源于徐州彭祖先圣,畅响祖国各地。中国烹饪鼻祖,其“以食养生”古训契合中医“冬病夏治”理念,典故可追溯至汉代饮食传统。中国彭祖伏羊节自2004年开始举办,2005年起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举办,2013年后经市政府批准,由徐州市烹饪协会主办,徐州市商务局指导,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江苏省烹饪协会作为支持单位。2021年,伏羊食俗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江苏徐州商会餐饮分会敏锐抓住契机,开始在上海举办“伏羊节”活动,为餐饮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今年是第八届伏羊节。

走进活动现场,仿佛置身热闹非凡的美食嘉年华。餐饮分会创新融合本帮口味,推出“清炖伏羊”“红焖羊蝎子”等特色菜品,各家餐饮企业精心准备,将羊肉烹饪成各种佳肴。红烧羊肉色泽红亮,入口即化,酱香与鲜美完美融合;烤全羊外皮酥脆,内里多汁,香气诱人;热气腾腾的羊汤更是灵魂,一口下肚,驱散燥热,暖意蔓延全身。这些美食满足味蕾的同时,承载丰富健康理念,引导市民形成健康饮食新风尚。

(图为:选手李勤省等正在火热地烹饪地锅菜品)

从经济角度看,“伏羊节”是拉动内需、搞活经济的重要举措。它传承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推动餐饮行业创新与发展。在“伏羊节”带动下,各餐饮企业探索新烹饪方法和菜品搭配,从食品原材料选择、营养融合、美学运用等多方面考虑,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从整桌色彩、口味、营养、烹调方法、主辅料、菜肴主次搭配等综合考量,成为拉动内需、提振消费的“城市烟火”。

image.png

(图为:此次伏羊节地锅咀咀煲大赛指定酱料,徐州地锅酱品牌领导者(锦巭楼)地锅酱料及证书)

傍晚六点,夕阳把绿地会议中心镀上一层金色,最后一勺羊汤舀完,评委、厨师、市民、志愿者在舞台中央拍下一张全家福。上海江苏徐州商会副会长、餐饮分会会长、中国青年烹饪艺术家、中国烹饪大师孙传凯会长举杯感言:“一碗羊肉汤,喝出文化自信,激发了经济活力。明年七月,老地方、老味道,不见不散。”

香气不散,城市不眠,一碗羊汤正把徐州的豪爽、上海的精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炖得酥烂入味,炖出了盛夏最动人的温度。

为上海徐州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为人们生活带来了美好享受。”

(作者:宋文祥 王国兵 供图:黄华)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