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痴琴
周步
在中国,古琴的“地位”一直很高,它不但居八音之首,也为六艺之先,可见琴之尊之贵。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知音难觅,和者聊聊。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现场聆听过琴音的人几乎是屈指可数。这就是我们国乐之首的现状,几为绝学。翻看古籍和历史读本,总是幽兰之操不绝,绕梁之音不断,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平沙落雁,诗书礼乐,琴瑟和鸣,无处没有琴的影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古琴不能像其他乐器如二胡、钢琴那样普及呢?带着诸多疑问,冬日的一个上午,我去拜访了古琴名家吴寒先生。
与吴寒先生相识源于邱丽晔老师。邱丽晔也是一位琴者。2016年初夏,诗歌朗诵活动骤然兴起,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邱丽晔将一个古琴演奏节目穿插其间。操琴者就是吴寒先生。那空灵高古的琴音,瞬间浸润了一颗颗在嘈杂生活中渴求宁静的心灵。之后,就关注起了邱丽晔及其机构举办的有关古琴的活动信息。于是,就有了拜访吴寒并与之交流的机缘。
着长衫,搭素巾,洒脱优雅,面含微笑,一种超然物外的形态。这是吴寒给我的印象,也是他在一些场合的基本装束。那天见到吴寒先生的时候,他就是这个样子。
吴寒先生很忙。我去的时候,《大公报》的一位记者正巧也来采访吴寒先生,于是,冬日围炉,我们一起喝茶聊天,聊的当然是古琴。
这是位于北京西城区闹市中心一所非常幽静的居室,也是吴寒先生开展古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场所之一。吴寒说,古琴在《尚书》中就有记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可知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它就上升到可以治国安邦的这样一个崇高的地位。而在当下,古琴文化的孤和寡,它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样一个现实状态,这就使得我们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与传播。同时,我们一定要保留古琴文化所独有的民族属性。
吴寒先生介绍说,自2016年起,由他参与和策划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太古遗音”中国古琴文化大展,将会历时二至三年,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巡展。古琴是中国雅文化的代表,其雅,无出其右。我们一定要把古琴文化这项中华民族血液当中和人文历史当中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传承下去。在这个有些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将优秀文化生活化。“我们要从古琴开始,从一杯茶开始,过中国式的生活,而不是远离这种生活。”吴寒说。
琴为“雅乐”是春秋之后的事情。在这之前,琴乐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琴乐处于宗庙典礼祭祀的位置。所以周朝之后,天下开始有“礼崩乐坏”之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这样一则故事:赵王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近前对秦王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王奏盆缶,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蔺相如前进缶,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从这则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琴瑟与缶音之礼尚往来,已上升到一个国家高层之荣辱得失、甚至触动两国之间战争这样一个层面。可见乐之尊,琴之贵。
我问吴寒,古琴最盛行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吴寒先生说,相对而言,应该是春秋时期。所以那个时候产生的古琴大家和名曲也就多一些,如孔子、伯牙、钟仪、师曹、师旷等。也正是这些旷世奇才对音乐的理解和执着,才有了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玄默》《箕山操》等古琴名曲的问世,且流传至今。古琴作为礼乐和士族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华夏历史当中,它是一个阶层的必修课,所以也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人文心态和价值思想。“弹文人之琴,修身养性,这是我们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应该成为当下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在琴声这样一个特别纯粹和安静的旋律中,琴者和聆听者的心灵都会受到洗涤,其实这就是文化熏陶、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琴声可以绝尘俗,归纯朴,琴音有山林之气,就是这个意思。”吴寒说。
聊到古琴的历史,吴寒先生说,1978年,从随州一个叫旁晨的曾国贵族古墓中出土的十弦琴,确认为战国早期制品,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这应该是目前最早的古琴。这次发现,把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了大约300年。
谈到琴乐的普及和发展,吴寒先生说,古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但到了文革期间,全中国会弹古琴的也就几百人。所以古琴文化非常需要去弘扬,去推广。但在发展过程中,现在出现了一些偏离,就是音乐化过于明显。音乐学院的教学,全部是按照西方的音乐体系,套用在古琴的教学上,这就丢失了古琴文化独有的属性。我们要保留古琴文化的独立性,这是古琴文化的精髓。
琴之所以为雅乐,源于琴音的清静特性。也真如一些琴论所言,琴乐圣洁飘逸,可以载道,可以象德,可以明志,可以修身,可以静心,可以启智,可以养生,也可移人性情。于是,琴就成了唯一非世俗化的乐器,成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琴音之纯正清雅,和它的含蓄以及君子谦和之风,时刻给人超然脱俗的感觉。就像今天天气如此之好,我们到一座山里去,此刻只有蓝天白云,一杯清茶,一床琴,我想这一个下午,对我们的心灵将是一次洗礼。”吴寒先生说。为了更有效的实施古琴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吴寒先生还在北京房山建了一个从古琴原料征采到古琴制作、培训交流等系统而全面的古琴文化基地。
在如鸣佩环、悠扬悦耳的琴音中,和雅乐为伴,向琴者问古,这是生命中多么惬意的享受与陶醉,这是人生中多么难得的启迪和洗礼。
2018/3/21于通州
作者周步与古琴名家吴寒
周步,甘肃山丹人。现居北京。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获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张爱玲诗歌奖等国内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1
凤河映月 诗颂中华——北京2024“凤河杯”全国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08
2024-11-0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