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严春林: 三棵树 留给母校的礼物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严春林 | 发布时间: 2025-03-19 | 14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我想起了留给高中母校的三棵树,那也是我国第一个植树节我种下的三棵树。

我的母校是民勤县薛百中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所乡级戴帽高中,也就是说在这所中学里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我的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都是在这所乡级中学里度过的。

我初中上了两年半,1978年秋季上的高中,是第一届从春季升学改为秋季升学的高中生。

记得在1979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植树节,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植树动员仪式,校长做了动员讲话。也让我知道了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植树造林的人,他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国民政府在他去世三周年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学校又将植树倡仪书用红纸黑字写了贴在校门口。我们做为学生植树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在民勤这个沙漠地区,为了能生存下去,为了能种出庄稼,只要你能拿得起铁锨,抬得动水,每年的春秋季都要参加植树造林的劳动,每学期要劳动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国家有了植树节,说明国家把植树造林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党中央的决策英明伟大,群众坚决拥护并积极贯彻落实。我们学生先是在宋和村的一个沙窝里压沙植树,离学校有五六公里路,那时候都没有自行车,早上带个干粮或者煮熟的洋芋,步行到压沙植树的地点,先用麦草在沙丘上压方格,下午在方格内栽梭梭、桦棒,红柳等,最后两人一组抬水,给栽下的这些植物浇水,由于是在沙漠上浇水,抬多少水都不够,你还没直起腰,水就渗完了。校长、老师随时检查,说这是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必须要保证成活率。为了保障民勤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公路,民武(民勤一一武威)公路畅通无阻,不让沙子埋了,就要保证公路两边的沙窝要压住,树要活起来。就这样我们每天迎着黄风(沙尘暴)干了近一个月,任务完成了,回学校该上课了吧,到学校一看,我们的操场全让沙子埋了,走路都费劲,不要说跑操了。在民勤刮大风是常有的事,有句顺口溜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校长看着一脚厚的沙,一声令下,清沙,我们又拿起了铁锨,推起了架子车,整整干了一天,才把沙子清理完毕,看着平整干净的操场,心情十分的舒畅。

第二天早上跑完操,校长把高一年级组的两个班学生留下讲话,说我们这一届高一的学生是本校初中部的精英,也是本乡初中生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里的一代新人,国家的高考制度刚刚开始,你们恰巧遇上了这个好政策,毕业后要参加全国的高考,优秀的学子就会升入大中专院继续深造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当兵入武,进入军队这个大熔炉,为保卫国家奉献青春。大部分的同学会回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也是大有作为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你们人人都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三年高中很快就会过去,我希望你们也给学校留下一份长久的礼物。大家都你望我,我看你,不知道是什么长久礼物。这时校长说,大家安静!你们昨天辛辛苦苦把操场上的沙子清理了,可民勤的风你们挡不住吧,它天天刮,怎么办?栽树!为了学校不被沙埋,为了操场不被沙埋,为了不天天清理沙子,我们要在操场的四周,学校的周边植护校树,使这些树像你们一样长成参天大树,保护好我们的学校,你们有没有信心,学生齐声吼,有!校长又讲,根据操场四周的长度和两个班的人数,我已经算好了,操场四周栽两排白杨树,间隔一米,深四十公分,每人三棵树,要保栽保活,谁管谁的,明年死掉要补栽,等你们毕业时这三棵树就是你们留给学校的长久的最好的礼物。树苗子自已到树上砍去(也就是现在的扦插),那时候没有杨树苗子。从明天开始,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先挖树槽子,把沙清理出去,再把土换上,星期天把砍的杨树条子都拿到学校来(那时每周休息一天,星期六正常上课),统一验收树条子,拉绳子统一栽树,做到一条线的直。

我们信心满满,不仅自己找杨树苗子,还把家长也拉上这里找那里砍,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用一个架子车,把砍的粗壮高大的树丫把拉到学校,校长和班主任一看,是一脸的无奈。说,你们砍来的大多数不能栽,为啥呢?粗细高矮不一致,高的高来,低的低,骑的骆驼赶的鸡,栽上不好看,太粗的不容易栽活。要保证成活率,就用两公分粗,两米高的树条子就行了。我们都垂头丧气,砍树条子的活白干了。又按要求重新砍树条子,在校长、班主任老师的亲自监督下栽好了自己的这三棵树,做到了粗细高矮一样,一条线的直,象一列哨兵守护着我们的学校和操场。每周星期六大家都是提桶子的,端盆子的要给自己的树浇上水,才回家呢。当年树枝上的叶子长的很旺势,我们都很高兴把树栽活了。深秋了校长又对我们说:当年活不算活,第二年活了才算活。因为栽的是树条子,没有根,先长了叶,树长千尺也离不了根。冬前要对树做好越冬管理,主要是给树浇冬水,保持根部充足的水份,不能让树冻死;其次要用谷草腰子把树干缠好,并在树干上涮上石灰水,一是防冻,二是防止羊、驴等把树皮啃掉,人活的脸,树活的皮,树没皮必死无疑。开春后要给树追施农家肥。我们立马行动起来,利用课余时间,把家里的谷草腰子,石灰都找来,争先恐后把树枝缠好,涮上石灰水,把水浇足,等待来年春天的展枝舒叶。人人都想的是这三棵树就象征着我们的人生,要茁壮成长,蓬勃向上,坚决不能让它死掉。第二年春天,我们又按时从家里拉来发酵好的羊粪鸡粪等给树追肥,为此事我还让父亲大骂一顿,说那发酵好的羊粪是准备家里种蒜种葱的,你拉到学校种树去了,什么金贵的树,要用羊粪,更何况种下的树是公家的,又不是咱家的,吃里扒外不知好歹的丫头。我还犟嘴说,那是象征着我一生的树,前途和命运的树,拉点羊粪又怎了,父亲气的提起铁锨要打我,我急忙夺门而出跑向了学校。

第二年的清明节前后,我们拆了树干上的谷草腰子,翻松了树槽子里的土,再浇上水,树的成活率很高,有个别同学的树死了,班主任让他们进行了补栽。1980年的春夏之交刮了一场很大的沙尘暴,人迎风就睁不开眼,走路都很困难,50米外就看不见人,学生都等到风停了老师才让回家,第二天返校上课,才发现有好多又高又细的树被风刮断了,同学们都蹲在那里唉声叹气。老师说:“在沙漠大的地方栽活一棵树不容易,去年大家栽的树成活率很高,你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不能因为一场大风就把我们吓倒,我们要与风沙斗争到底,刮断的树要重新补栽,没有刮断的树要找一根粗壮的木杆子,栽到树跟前,与这棵树捆绑到一起,让它有个依靠,能经受住大风的狂吹,这样就刮不断了,同学们有信心没”?大家齐声回答,“有”。大家立马行动起来,砍树条子,找木杆子,清沙,补栽,又一轮种树、救树的劳动有序结束了。由于我们的前期工作做的好,树槽子挖的深,沙子清理的多,土换的足,农家肥追的及时,水浇的透,冬季管理精细,防风措施到位,我们操场周围的这两排白杨树迎着朝阳,浸着雨露,抗着沙尘暴茁壮成长了,它也伴随着我们读完了三年的高中,毕业照的合影我们选择了这两排白杨树为背景,让人树同框,永久记念。毕业散伙时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怎样给自己的树做个记号,有的说系个不同颜色的绳绳,有的说在树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还有的说在树根前栽个木桩或者放个石头作为记号,这时班主任说,你们说的方法都不长远,也不科学,最好的办法是记住树的排号,从东数或者从西数是多少号,你的左右是那位同学,你的树它永远都在那里。同学们一阵欢呼,这个办法好,都把树的排号写在毕业留言本上,这是我留给学校最好的礼物。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从高中毕业进入社会打拼,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女变成了耳顺之年的老者,我种的三棵树也从拇指粗长到了栋梁之材。去年回故乡一游,和哥去学校接孙子,看到原来学校的面貌荡然无存,教室、办公室、围墙都是崭新的建筑,白墙红瓦。与周边的乡政府、卫生院、超市等建筑相比,就格外的高大上。学校也从原来的薛百中学改为薛百中心小校了,初中高中全部撤到了县城,这个学校只有幼儿园和小学了,学生也不多,操场上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树荫下上体育课,大约有二十多娃娃。我在操场边找到了自己的那三棵树,摸着树思绪万千,放眼望去,操场边的两排树长的非常伟岸挺拔,树根部空间很小只能使小狗小猫穿过,二三米以上是枝枝相叠,好似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昂扬向上的一排卫士,就像操场四周的一面树墙。我不经想起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它们就是两排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它守护着我的母校,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风霜雪雨,终究长成了我们希望的样子,成长了有用之材。三棵白杨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我知道你是我留给母校的最好礼物。

作者简介:严春林,甘肃民勤人。曾在临泽县妇联、计生、卫生、人社等部门供职,现已退休。喜欢写作,在《张掖日报》、《枣林》刊物发表散文数篇。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