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米粒:一河涛浪一壶瀑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米粒 | 发布时间: 2025-11-03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午后,跟着导航一路狂奔,过卡、停车、排队、如游龙般等待检票,一车人庆幸,终是赶在了“景区关闭”之前。

  “票买错了,这票是山西的票!”检票员一脸郑重告知,“我们就是山西的,不买山西的票,买哪的啊?“不过,这里是陕西!”

啊,退票,重买!速度操作,终于入内。如同钝刀割肉,总是在迷途里慢慢疼痛、清醒,渐渐释然,并开怀大笑。

都没错,你的,我的,我们的,中国的壶口!

秦晋之地,两山夹一河,黄河之水日夜奔腾,把河床岩石割出了厚实有序,疏密有致的“千层饼”。厚的,薄的,两岸是绵延不断,七弯八绕的“千层饼”。有“千层饼”的地方,就是河水欢腾的地方,年年岁岁,风沙雨雪点燃了河水的速度与激情,虔诚的黄河儿女,在岸边、在河滩、在小岛……在任何可以立足之地,修房建舍,亭台楼阁、桥栏轩榭,延伸、再延伸,尽最大努力,予最大方便,如红毯迎宾,以豪放的姿态等待与旅人的隆重会面。

岸边,敞阔的廊厅间有黄河壶口文化宣传牌板,琳琅满目的纪念品,香气扑鼻的美食烟火;河滩上,灰灰菜、玉米米、苍耳子,大片的庄稼地……绿的一片浓郁。红的如火的则是那一方盖头。骑在毛驴上的大姑娘、小媳妇的那方红盖头,撩起盖头一角,也撩开了一张如花的笑靥。毛驴驴、花袄袄、河滩滩上演绎着黄河儿女的一往情深。

一位拍抖音视频的大哥告诉我们,二瀑观景台还不是最佳观景点,再往前走走,才足够震撼。一步步近前,如雨丝吻颊,细密绵柔,像清风拂面,似有若无。有点像城市洒水车吐出的那片细雨扑面,湿润润,轻柔柔、凉丝丝的。近了,近了……河水愈加欢腾,人群、脚步都欢快起来。自然面前,人愈发遵从内心,崇尚本真。到最近的地方,看被人声“煮沸”的黄河!

越亲近就越快乐,越快乐就越亲近。主瀑之前,断崖之巅,水雾腾泻,其声震天。汹涌澎湃的河水似猛兽咆哮发威,像战马昂首腾空,如深涧腾蛟出浴,瀑布呈现旱地雷鸣,水底生烟等壮美景观。黄河壶口,大自然的惊天神作,在此造就出了世界第一大金黄色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收来一曲水,放出半天云”,总有古诗人从不同角度展现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与神奇。电视上、视频里、宣传画册里我也曾看到过数次黄河壶口,也听友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过壶口瀑布的惊艳,倒是听景不如看景,总是有遗憾;我也曾观赏过几处大河奔流,太岳山畔汾河的温柔,碛口滩上黄河的宽阔,很难及其雄伟壮观,更不及其惊心动魄。今天,在前方,看到了,我终于看到了近30米落差的黄河飞瀑!我们同行一众人,伸长脖颈,急切切,近前,再近前,尚未接近围栏前方,眼前忽而一片混沌,飞瀑气势如虹,前胸后背,从头到脚水雾“唰唰唰、唰唰唰”地飞过,想后退,却难免顾虑脚下岩石凹凸不平、地面湿滑,索性任由水浪肆意拍打,正好逼退暑气的燥热……头发、衣裤、背包全被打湿了,浑身哪哪哪都是水……大家伙相互瞅瞅,不由得纵声大笑。

一群未做攻略的山西人,无意中却看到了“陕西侧”的黄河壶口。放眼漫漫征途,也可以说是“巧事、幸事”!如果不是“如果”,哪能有此机会领略到对岸视角的黄河飞瀑。我们来时,正值“七下八上”汛期,壶口飞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人群的惊呼声中,折返之时,在飞瀑上方,频闪的手机视频还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一弯彩虹!河滩上,隔河相望的游人相互招手致意,热情再次点燃。大伙儿拍飞瀑、彩虹,也拍浪涛、人潮,静态、动态、远景、近景不时切换,捕捉现场的汹涌和快乐。前崩颅(额头),后脑勺,背影、侧身纷纷挤进镜头。对美,人大概率,没有免疫。对壶口,自然有喂不饱的眼睛,也有喂不饱的镜头。人群里不乏不同口音,不同肤色的人。因“一壶飞瀑”而至,无需多言,便拥有了“一河涛浪”的情感可以共鸣!壶口,沉淀了多少脚步与情怀。近旁,一位热情的保洁大姐告诉我们,其实壶口季季有美景,开春冰凌融化,三月桃花汛、壶口秋风等美景都值得期待和观赏。

于岩石峭壁间无数次怒吼、冲锋,被摔打、被击碎、被重塑,猛兽、战马、蛟龙……去颠覆所有空前的想象,这一壶的飞瀑,这一河的滔浪,怎不令人心潮澎湃!撸去脸上的水,举目望去,河滩上游足有百米多宽的河水奔涌向前,在不足五百米的距离紧紧收缩至几十米宽,宛如狭壶束口,峭壁之内,飞流直下,奔泻十里龙槽,形成绝美飞瀑。原来,你所看到的惊艳,都来自每一滴黄河之水的积蓄和储备。

黄河从青藏高原流向大海,途径九省,九曲回环,广纳百川溪流,在壶口,黄河中游之段,犹如街头展演,每一道黄河之浪都骤然,开出了它的气度和神韵。黄河从远古流向今天,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母亲哺育了炎黄子孙。抗战将士抗击日寇,保家卫国,像壶口飞瀑,展现民族之魂,捧出黄河大合唱,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巨作。 如今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宣传黄河,黄河儿女持续发力,文明建设伴水而生,育人、导行、净河、治污、扩绿、减沙等行动常态落实,花开朵朵,各有芬芳。

花儿都开好了,无论你来与不来,它都在这里。赏景陕西,夜宿山西,看着对面遁入夜色的睡女峰,我感慨万千。秦晋毗邻,一桥相牵,一脚油门,不出一日便可畅享黄河飞瀑。走出去,让向往变成过往,还有多少芬芳值得去奔赴。亲尝一下黄河岸边的农家小炒,品味一番黄河之水的豪迈大气。我们的,饥渴、思绪、魂魄……自然有四季黄河,四季壶口的慷慨和投喂。壶口,远去的脚步还会再来!


个人简介:笔名,米粒,原名,康灵变,煤企党务政工工作者,高级政工师。2023年同年加入山西省晋中市作协、介休市作协、灵石县作协。2025年加入太原市光线诗社。先后有散文、诗歌、小说、通讯等作品散见于《阳光》《中国煤炭报》《办公室业务》《山西日报》《先锋队》《晋中日报》《乡土文学》《绵山文艺》《山西焦煤》等报刊、杂志。曾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征文二等奖,山西焦煤楹联作品三等奖。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