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海外华人和有志之士多来龙门石窟参观访问,促进文化交流与流散文物的回归。”近日,在“2024港澳及东南亚媒体中原行”洛阳龙门站媒体座谈会上,龙门石窟研究院多位专家学者如是呼吁。
时下正值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伊阙峡谷间的龙门石窟游人如织,这一“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引得海内外游人蜂拥参观。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据介绍,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代表着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峰。上世纪初,龙门石窟惨遭劫掠,大量珍贵的文物身首分离,流散海内外。
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进行“数据聚合”,使流布于海内外的龙门石窟文物,跨越时空、身首合一。然而,“数字回归”仅仅只是技术上的突破,相比真实文物的“回归”还充满着诸多遗憾。
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称,希望通过媒体将龙门文化传播出去,期冀更多海外华人能到龙门石窟和洛阳,关注龙门文化。
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表示:“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艺术宝库,我们希望更多的华人朋友们来到洛阳、来到龙门石窟,关注和宣传龙门石窟。就目前而言,龙门石窟的流散文物比较多,希望华人朋友对龙门石窟流散文物的回归给予一定的帮助。”
此外,王建华希望在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文物展览、文物数字化等方面得到海外华人更广、更深的合作。(贺之良)
阔别五十载,赤子归故乡!宜都籍乡贤孙魁老兵为两校军训新生讲授国防教育课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7
2025-08-27
2025-08-27
湖北省第十五届导游大赛决赛圆满落幕!来凤富洲文旅集团袁沁怡斩获银奖
2025-08-25
2025-08-25
2025-08-25
把抗战老报纸收藏好利用好宣传好——“铭记胜利•典藏荣光”抗战报纸收藏座谈会侧记
2025-08-25
2025-08-25
2025-08-25
从母亲河到工业遗迹,石景山图书馆暑期夏令营用绘本绘就童真与传承
2025-08-25
著名军旅诗人康桥携诗集《征途》 做客《作者面对面》致敬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2025-08-24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八十年的岁月我们不曾忘记》作者:周步 朗诵:静昉
2025-08-24
运河文脉·古街烟火——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开展文艺调研活动
2025-08-22
2025-08-29
[文化新闻] 阔别五十载,赤子归故乡!宜都籍乡贤孙魁老兵为两校军训新生讲授国防教育课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8
[综合新闻] 教育部劳动教育1+X证书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新篇章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