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涵盖丰富,古今传承,但我们未必真正认识它的来源,使我们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这蕴藏其中最早的东西或许就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就是文化的根。其实如果我们深究,它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甚至包含着哲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我们是很有启迪的。
这里,我们仅仅从中国古代计年计时的方式,即“天干地支”中考察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启迪。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天干,即以天为主干;地支,即以地为辅支。天为阳,地为阴;天为乾,地为坤。从组合上看古人树立的是一个立体观、综合观、二元观,既缺一不可,又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才能“生”动,互动才有果,进而形成了六十年一个轮回的周期观念。你看,这样的观念与当今时代的哲学是不是相通甚至是相同那?天干地支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文化基因了,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当中。当然这只是从一个大的方面而言的,如果我们细加分析,天干地支的因果关系更是博大精深的。
一说天干。比如说“甲”。何为甲?其实很简单,就是外层保护的东西,什么是外层保护的东西?——种子,带壳农作物的果实才能当种子,去了壳的肯定不行。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国度,天干的“甲”首先强调的就是这个问题。农业文明就是种地,种地就需要种子,这就是“甲”。甲既是天赐予的,天为大,又是开始,所以它是天干之首。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切皆有因,有因才可能有果。
接着说“庚”。在种子下到地里之后,需要有较长的成长过程,比如要经过“乙”和“丙”等过程。“乙”为“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芽伸展的意思,“乙”的形状不就是很像弯曲的样子吗;“丙”为“炳”,农作物生长需要温度,“火”有温度吧。单说“庚”在我们现代的文字中的意义。偏旁“广”往往有房舍的意思,但这个房舍不是人居住的,而是放置东西的类似仓库的建筑,即它是有房盖儿的,但不是全封闭的,或许是三面墙,一面是敞开的。在此,“庚”字的意思应当是:当农作物生长期时,是农闲时节,人也别闲着,修理一下仓库,好待农作物成熟收割后有储存的地方。而建仓库,要用人,人要用手出力,这不是“庚”的全部意义吗。《诗经。七月》里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的诗句,或可为一佐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闲着别忘忙,未雨绸缪,合理安排,省得到时候抓瞎。从中或可折射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一整套运作过程。
再说“癸”。《说文解字》和《文字蒙求》把它解成二木交错或上为“脚”下为“矢”都是一种推测,不一定可信。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并且合理的从逻辑角度且符合这个字的相貌角度分析,它的意义应该是这样:春天种下“甲”,中间修理仓库,再后来地里的农作物眼看要成熟了,有味道了,因为“庚”后就是“辛”,“辛”就是味道的意思,我们现在不还说“辛辣”嘛。前后联系,顺着“天”“甲”的思路,那么天干的最后一个“癸”应该是什么意思那?就应该是既然老天为大,既然老天赐予我们风调雨顺,赐予我们收成,我们就要感谢上苍。“癸”上为“脚”是对的,代表严肃站立不动,以表恭敬,下边为“天”就不用解了吧,天干嘛,最后谢天呗。北京老崇文区不是有天坛吗?天既然有赐,人就要有贡。其实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字子贡不就是揭示了天与人,人与社会,父母与子女的赐与贡的关系吗?这是我们对天干的一个周期的理解。以上分析是天干包含的文化基因的启迪。
二说地支。如“子”字谁都认识,老子儿子孙子等等,无人不晓;又“子者,孳也。谓阳气至此更孳生也”。可见既有人生意义又有自然意义。如果放到地支这个层面上看,它的本质意义也应该是农耕文化的基因。“子”也是种子,即与天干之“甲”没有本质区别。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就是与天干相比,它更强调的是“地”。一粒种子埋到土地里,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比如“丑”,它不是丑陋的意思,应当是“纽”,与天干的“乙”的意义差不多,即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弯曲“乙”,同时它又是动态的伸腰舒展的过程,这为“纽”的意义,是动词而非形容词。而植物到了一定的时刻就演化成“未”了,“未”是何意?是名词而不是副词,它是“味道”之“味”,就如同靑玉米棒子,有味道了,可以吃了。你看,这分析符合逻辑吧。
再说“酉”与“戌”。粮食成熟了可以造酒,据学者考证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且中外古今皆如此。“酉”就是古“酒”字,因为意义转移的缘故,加上了一个三点水。先前说到的“未”是有味道能吃了,但不一定完全成熟了,而只有完全成熟后方可造酒。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小序中就有“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的话,就是证明。中国酒文化的基因在此不有体现吗。再说“戌”。不用说,仅从字形上看就与兵器有关,因为带“戈”的偏旁的都与兵器有关。那么,为什么“戌”字非要在此出现那?原来古人为安全起见都要筑城堡,这典型的体现在繁体字“国”上。它由“或”字——本字原意就是“国”的意思——后来加了一个方框,其实“或”字的小方框和“国”字加的一个大方框是一个意思,都代表城墙的意思。“戈”是保护城池的军队的意思,那一提的“丿”只能是代表护城河了。看北京二环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一带不还有遗迹嘛。那到底用“戌”是何意?原来农田肯定不能种在城市中,而只能在城外,城外的粮食谁种的并不一定就是谁的,到了粮食成熟的时候,某国或某武装集团就要用“戌”来武装保护收割或干脆抢劫粮食。《左传》中就有郑国用武装保护的方式抢收周邑粮食的例子。今天我们看电影《地雷战》不就有八路军武装抢收粮食,而那汉奸就急呼日军“队长,麦子麦子!”的镜头吗。
地支最后说“亥”。“亥”现在理解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核”即如杏核之“核”,来年可以作为种子的;一层意思是“两个人”的意思,这是从字形角度根据《文字蒙求》来解的。这两个意思或许都有道理,都符合逻辑。因为由地支之“子”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到“核”,春种秋收,“核”既是收成又是来年的种子,此其一。《文字蒙求》解“亥”为两个人的交搭,道理很简单,今年春天的“子”源于父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不既揭示自然的规律,又揭示一切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繁衍法则吗?
三说天干地支二者的结合。这里的基本信息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基因是农耕文明,因此天干地支透露出的信息都与耕种有关。其二,告诉我们一切都有过程,从“甲”到“癸”有过程,从“子”到“亥”有过程,同时有其内在逻辑关系。第三,即使到了今天,“天”也是主要矛盾,“地”是次要矛盾,从某种角度人可以胜天,但人不可能绝对胜天,更重要的是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第四、天干地支又有对应和辩证关系,比如,“甲”即是“子”,“子”即是“甲”;敬天即“癸”,天才赐以“亥”,这是天干与地支的首尾关系。再看天干内部的关系,“甲”有了收获后就要去“癸”;再看地支内部的关系“子”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才会有“亥”,没有“亥”就没有“子”,没有“子”何来“亥”?再者,组合起来如“乙丑”“辛未”“戊戌”前边进行过解读,不述。第五、纵观天干地支有伦理、有长幼、有周期、有习俗、有杀伐,更有因果等等文化基因,可谓丰富多彩,目不暇接。
其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多方面的,以上是仅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来加以证明而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要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去研读,会有收获的。
作者简介:北京资深语文教师、作家,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多年从事北京高考、全国高考作文研究,多次准确预测高考作文。著有《学苑文鉴》、《高考(中考)作文集萃》、《洮儿河的诉说》。
2024-10-13
[文化新闻] 以“合”为美 和声共振 ——“我和我的祖国”爱乐男声合唱团吉安专场音乐会侧记
2024-10-13
[文化新闻] “启蒙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暨《大中华“未来之星”书画年鉴》全国免费征稿
2024-10-13
[文化新闻] 中国散文学会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签订联建共建协议
2024-10-13
[文化新闻] 南宁书画家刘才世的家乡上敏坡名声远扬啦一一南宁市作家艺术家采风团走进上敏坡
2024-10-13
2024-10-12
2024-10-12
[文化新闻] 古道秋市2024——“诗话秋思”沙龙雅集精彩落幕
2024-10-11
[文化新闻] 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的使者——专访艺术探索者清华美院客座教授何梓溪老师
2024-10-10
[文化新闻] 中华雅乐舞拜师礼——秦苏渝拜胡礼荣为师仪式庄重举行
2024-10-0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