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小曾,好久不见,我们曾在同一军区政治部工作过,那时我是报社记者编辑,你在军区歌舞团,你在战区歌舞团一直以创作型歌手的身份活跃,我周围的军人几乎都能哼唱几首你的作品。大家常常会好奇,这一切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您还记得您创作或演唱的第一首军营民谣时的场景和心情吗?
小 曾:当然记得,那种感觉是刻在骨子里的。最初其实就是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在部队就是一个小兵,抱着一把吉他,身边围着一群战友,没有什么专业的设备,也没有想过要红要火,就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的军营生活、军旅感受记下来、弹出来、唱出来。这些歌,有的是训练后的疲惫,有的是想家的愁绪,有的是兄长般的班长。当我把自己的情感唱出来,发现身边的战友都爱听,都爱跟着哼,有的甚至悄悄抹眼泪,我就知道,这些歌戳中了大家心底最柔软的共情点。想当年,一把吉他能够产生那么多的共鸣,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因为它弹出了普通战士的军营情感,唱出了普通战士的心声。从后来的情况看,这种军营共鸣的力量是独特的、巨大的、悠久的。
王 毅:您的歌曲有一个特点,就是军营内外的人都在听、都爱听。您认为军营民谣为什么能突破营院、融入大社会,让那么多从未当过兵的普通老百姓也能被深深感动?
小 曾:因为军队来自于人民。军营民谣虽然唱的是军旅生活,但它所承载的情感内核——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感恩、对朋友的义气、对理想的坚持——这些都是人类共通的、最朴素的情感。每个人童年都有一个当兵梦、英雄梦,唱唱军歌,也算是一种圆梦。一个老百姓可能没扛过枪,但他一定思念过家乡;可能没站过岗,但他一定为某个目标坚守过。军营民谣就像一扇窗,让老百姓得以窥见军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军人是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立体人,亲切感自然而生。这种了解,进而产生理解,进而又由理解升华为崇敬。这样的歌,就成了消除距离、连通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王 毅:军营那种“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同唱一首歌”的环境,如今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新的变化。您觉得这种变化,是让战士的军营生活和感受更丰富了,还是更复杂了?您的创作源泉是否也会因此不同?
小 曾:在我看来,时代给军营带来的变化,是既丰富了,也更复杂了。丰富在于,手机和网络能使他们更快地了解世界,军营生活不再是“直线+方块”。复杂在于,他们面临着“两个世界”的挑战:一个是严格正规的现实军营,一个是五彩斑斓的网络世界,在两个差距很大的世界频繁转换,考验人的意志和定力,也容易表现出两种性格。至于创作源泉,核心没变,还是“人”,还是战士们的真情实感。观察的视角和创作的素材确实拓宽了,但难度也大了。莫言先生曾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家,年轻人的故事只能由年轻一代的作家来写。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我二次入伍,也还是经常去营连班排,但这些新时代的军营场景,都是过去没有体会的,很难找到新时代战士的感觉,很难写出年轻战士的心声。
王 毅:在与新时代的官兵交流时,您感觉他们的音乐“品味”和我们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吗?传统的军营民谣,如何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共同唱响今天的强军战歌?
小 曾:现在战士的音乐审美更多元,接触的音乐类型非常广泛。他们在依然喜欢《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等军营民谣的同时,也热爱节奏感更强的、更具个性化的音乐形式,比如电子、摇滚、说唱。这不是一种取代,而是一种融合。这些年来,许多文艺工作者也在与日俱进、积极探索。比如,一些团队用日常训练、强军目标的歌词,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受到战士们喜欢,电子音乐有时候也被用在一些很燃的宣传片或歌曲里。我认为,传统的民谣旋律像“魂”,其保证了情感的深厚和传承;而新的音乐形式则像“形”,让表达更贴近年轻人,更有时代冲击力。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融合与碰撞,红色的情感+多彩的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战士的豪情与担当、使命与奉献。
王 毅:尽管制作音乐技术的手段在变,但军营民谣的核心,似乎永远是那份厚重的“战友情”。在微信“秒回”、即时视频通话的新时代,您觉得战友之间那种“退伍痛苦离别”的交情,其内涵有变化吗?
小 曾:它的内核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维系和表达的方式。过去退伍离别,可能一别数年音讯全无,也许今生不再相见,那种思念是绵长而单调的。现在呢,哪怕战友退伍回到了天南海北,微信随时可以聊天,视频一开就在眼前。心灵的距离小了,但“战友情”最核心的东西——那种在艰苦环境中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淬炼出的信任和牵挂,是任何技术都无法稀释或转换的。网络能更快捷有效地传递问候,但始终无法替代一起流过的汗水和泪水。军营民谣所要记录的,正是这种“不变”的内核。我们唱的还是离别,但不再是“音讯全无”的茫然;我们唱的依然是相聚,那种见面时的激动,永远不会因为视频聊天而消减。
王 毅:回顾军营民谣的发展,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早期的经典作品,如《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主题更侧重于“思乡”“离别”等个人化情感。而近些年的军旅歌曲,似乎越来越强调“使命”“担当”“自豪”等宏大意涵。在您看来,这种歌词主题的演变,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变迁和军人自我认同的升华?
小 曾:您说得有道理。这其实是军人的一部生动的“情感升华史”。早些年的战士,不少来自相对艰苦的环境,他们离家千里,没有网络视频,数年难得回家,思乡之情自然最浓烈、最原始,歌曲是他们情感宣泄的一个出口。而今天,国家更富裕,军队更强大,战士们的文化水平、视野格局也进一步提升。他们选择从军,不仅仅是谋一份职业,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军人的那份荣耀。所以,他们的情感表达也就更加自信、更加外向、更有使命感。在新时代,“想家”的情感也并没有消失,它依然是底色,但在它之上,叠加了更宏大、更昂扬的精神建筑,国成了最大的“家”。正是这种家国情怀与军人职业自豪感共同提升,使得军旅歌曲从“倾诉内心”到“担当使命”,折射的是中国军人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升华。
王 毅:在创作新歌时,您会如何斟酌权衡,才能保证让歌词既能打动新一代的士兵,又能让老兵们听到后依然能产生激情和共鸣?
小 曾:这确实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需要“寻找最大公约数”。具体来说,就是抓细节、抓共情。比如,不能只写“忠诚于党”,而要写“你指尖划过冰冷的钢铁,心中却燃着火一样的忠诚”。这既有新时代装备的元素,又有炽热的使命情感。不能直白地写“我们不怕牺牲”,可能会写“我也会想念妈妈饭菜,却转身走向了风雨”。这既承认了军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柔软恋家的一面,又凸显了其选择的无私和伟大。这种表达,新兵能听懂,老兵更能体会其中的意蕴。打动人的永远是具体而细微的真实,而不是空洞和泛化的口号。要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在歌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激起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独特情怀,是音乐人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
王 毅:你的军营民谣30年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将于2025年10月4日至5日在四川大剧院·大剧场举办,您希望通过这次演唱会,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军人形象?
小 曾:让“回归初始点”成为不忘初心最温暖的形容词,也让每首歌都满含对起点的敬意。我希望传递一个立体的、丰富的、饱含正能量的新时代的中国军人形象。他们不再是只有“吃苦奉献”“思念亲人”的单一面孔,他们既勇敢又智慧,能操作最尖端的武器;他们既刚强又柔情,会把洪水中的婴儿举在头顶;他们既中规又新潮,有着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的兴趣爱好。他们有实力,是捍卫和平的力量,他们最优秀,是这个时代的精英。30年巡回演唱会,就是想大家真实地了解我们新时代的军人,可敬,也可亲;强大,也奔放。
王 毅:最后,对于今年刚踏入军营的新兵,您最想通过歌声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 曾:作为一名老班长,我想对战友们说: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光荣的集体,从此军人的荣耀将伴随你一生。这里会很苦,但却能让你百炼成钢;这里会很累,但却会让你梦想成真。请尽情拥抱这段独一无二、没有售价的青春年华,它将会成为你一生最珍贵的财富,期待你们早日当上班长。如果要用一句歌词来总结,那就是:青春无悔,只因穿上了这身军装;岁月静好,让我们一起来背负!
军旅作家王毅(右)与小曾合影
2025年9月13日星期六于北京
2025-09-26
2025-09-26
喜报!班玛县多贡麻乡在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大比武中斩获三等奖 特色产业实力绽放高原风采
2025-09-26
吴林烨:以“唯美浪漫”贯通多元创作,红楼戏剧新作将在周日启幕
2025-09-26
中原会客厅第5期诗酒远方话中原 | 第一篇章 诗经——风雅起中原
2025-09-25
云南省祥云县举办纪念王德三英勇就义95周年暨《狱中遗书》分享会
2025-09-24
2025-09-23
2025-09-23
2025-09-22
当“虫子迷”遇见“小书虫”——石景山图书馆《听虫子说》少儿专场圆满收官!
2025-09-22
森森形神 浩浩绰约——《福耀科技大学赋》在开学之际推出引发师生瞩目
2025-09-22
2025-09-21
稻谷飘香颂团结 诗声回荡米甸坝云南省祥云县举办大家读《诗刊》志愿者活动
2025-09-20
2025-09-19
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华红兵点赞阿勒泰,与屈金星共探文旅融合新篇
2025-09-19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文化新闻] 由舞剧《张骞》“持节不失”看铸牢三重安全屏障的当代意义
2025-09-26
[文化新闻] 喜报!班玛县多贡麻乡在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大比武中斩获三等奖 特色产业实力绽放高原风采
2025-09-26
[文化新闻] 吴林烨:以“唯美浪漫”贯通多元创作,红楼戏剧新作将在周日启幕
2025-09-26
[文化新闻] 中原会客厅第5期诗酒远方话中原 | 第一篇章 诗经——风雅起中原
2025-09-25
2025-09-2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