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铿锵震乡野,笑语飞扬暖人心。11 月 21 日下午 3 时,安徽凤阳县板桥镇桥西村文化广场人声鼎沸、暖意融融。作为春秋钟离子国都城遗址所在地,板桥镇承载着三千多年历史积淀,见证了淮河中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的文明变迁,素有 "古乡" 之称。当日,"古乡鼓韵・非遗传承 —— 全民花鼓主题鼓乡公益集市" 活动在此如期启幕,让千年古乡的历史底蕴与非遗活力相映成趣。
活动现场不仅设有平安法治宣传、民政服务、优化生育政策解读、非遗文化展示、消防知识普及、志愿者招募、护苗绿书行动等多个便民服务台,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为核心,为乡亲们打造了一场集文化体验与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沉浸式盛宴。

本次活动由板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板桥镇文化站联合主办,凤阳县老体协牵头组织旗下鼓乡艺术团,携手凤阳县文化馆侠进玲艺术剧社等单位联袂献艺。演出以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泗州戏、黄梅戏及滁州市级非遗太平鼓为核心,搭配红色主题舞蹈、经典歌曲等多元文艺形式,让现场观众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与红色精神传承。

演出现场全景
活动尚未启幕,文化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板桥镇社区居民及周边行政村的群众,大家扶老携幼、接踵而至,脸上满是期待与欣喜。作为核心演出力量,凤阳花鼓省级传承人、鼓乡艺术团团长熊观霞带领的团队,再度为乡亲们带来诚意满满的非遗盛宴。自幼受老艺人熏陶的熊观霞,深耕凤阳花鼓传承数十载,是乡亲们公认的“非遗守护人”。值得称道的是,她带领的鼓乡艺术团凭借精湛的凤阳花鼓表演,不仅曾登上央视舞台,让乡土非遗走向全国,更在国家及省市级各类文体展演和赛事中屡获殊荣。在凤阳县老体协的支持下,团队始终以本土特色非遗为核心,扎根基层、义务巡演,多年间足迹遍布凤阳城乡及周边地区,更远赴全国近二十个省(市)开展展演,累计开展非遗主题公益演出超500场,年均服务群众超万人次,把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送到田间地头、村口巷尾。

庆 伟 陈立梅担纲演出男女主持人。
随着开场音乐奏响,滁州市级非遗太平鼓表演《太平盛世》率先登场。这一源自凤阳县总铺镇的非遗项目,在熊观霞的带领下,演员们身着艳丽传统服饰,手持鼓槌整齐敲击鼓面,将“快三点”“凤凰三点头”等传统鼓点演绎得精准传神。鼓声时而轻敲慢打、时而重锤劲击,穿透力十足;演员们舞步舒展奔放、刚健豪迈,将太平鼓“以鼓传情、以舞表意”的艺术特色与祈愿太平的文化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台下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叫好,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舞台上,熊观霞时而指导演员调整节奏,时而亲自领衔表演,用数十年的艺术积淀呈现地道非遗韵味。得益于老体协提供的排练场地与交流平台,这支平均年龄62岁的“银发艺术团”不断发展壮大,凭借过硬实力在各类文体赛事中持续出彩,成为非遗传承领域的亮眼名片。

凤阳县老体协鼓乡艺术团表演的太平鼓《太平盛世》

侠进玲艺术剧社表演的小品《桥头新风》

李安乐、沈品秀表演的黄梅戏选段《夫妻观灯》

凤阳县老体协鼓乡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喜上眉梢》

凤阳县老体协好声音合唱团张武进表演的男声独唱《秋恋》

姜云表演的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凤阳县老体协鼓乡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大红枣甜又香》

刘玉玲、许宗贵表演的男女声二重唱《把最美的歌献给妈妈》
整场演出以非遗为核心,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国家级非遗泗州戏经典剧目《走娘家》登场,演员们以婉转唱腔、生动身段,演绎出小媳妇回娘家的欢喜场景,方言唱词质朴亲切,尽显剧种“委婉细腻、贴近生活”的艺术特质;紧随其后的国家级非遗黄梅戏名段《夫妻观灯》,演员们唱腔甜润清亮,将夫妻观灯的喜悦与打趣演绎得活灵活现,让戏迷朋友们过足戏瘾,现场不时响起跟唱和声。小品《桥头新风》以乡村生活为蓝本,用诙谐台词展现乡村文明新风尚,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点头称赞,不少村民感慨:“演的都是身边事,既亲切又有意义。”

板桥镇凤蝶舞蹈队表演的舞蹈《英雄赞歌》

凤阳县老体协好声音合唱团唐勤智表演的男声独唱《绿色军衣》

张武进、李冬玲表演的泗州戏《走娘家》

凤阳县老体协好声音合唱团王娟表演女声独唱《我要把我的爱献给你》

凤阳县老体协鼓乡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春风吹绿花鼓乡》

板桥镇凤蝶舞蹈队表演的藏族舞蹈《卓玛泉》
舞蹈类节目同样精彩迭出,红色主题与多元风情交相辉映。红军时期题材舞蹈《英雄赞歌》震撼亮相,演员们身着革命服饰,以坚定有力的舞步、饱含深情的眼神,再现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守护家国的壮烈场景。动作刚劲利落、队形变换整齐,搭配激昂雄壮的旋律,将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与赤子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重温红色记忆,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喜上眉梢》《大红枣甜又香》舞姿优美、活力满满,展现出新时代群众的幸福生活图景;藏族舞蹈《卓玛泉》则带来别样风情,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舞步舒展灵动,伴着悠扬旋律勾勒出高原清泉的纯净意境,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雪域高原,为热烈的氛围增添了一抹清新悠远的韵味。男声独唱《秋恋》《绿色军衣》、女声独唱《我要把我的爱献给你》及二重唱《把最美的歌献给妈妈》,歌声或深情婉转、或激昂高亢,传递出真挚情感,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旋律悠扬舒缓,让观众沉浸在优美乐声中,尽享片刻宁静。
作为活动的点睛之笔,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表演《春风吹绿花鼓乡》压轴登场。这支上过央视、屡获国家级及省市级文体赛事大奖的队伍,在熊观霞的带领下手持花鼓边唱边舞,鼓点清脆明快,歌声嘹亮悠扬,乡土气息浓郁的唱词朗朗上口。演员们时而双人对舞、时而集体齐舞,将凤阳花鼓“说、唱、舞、打”融为一体的独特魅力展现得酣畅淋漓,更融入现代健身理念与说唱元素,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才是家乡的味道!多亏老体协和鼓乡艺术团常来送演出,他们可是上过央视、拿过大奖的专业队伍,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表演,太幸福了!”现场一位白发老人激动地说道。
多年来,熊观霞在老体协的支持下开展“凤阳花鼓万里行”传承推介活动,推出公益送培训上门服务,举办专题骨干培训班,从握鼓姿势到唱腔技巧手把手教学,已培养上万名老年“花鼓爱好者”,让这门传承六百年的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参加演出的全体演员一起合影
整场演出持续近两个小时,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而温馨。此次活动通过集中展示国家级与市级非遗瑰宝、演绎红色经典、开展多元化便民宣传服务,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高质量的文化大餐与实用服务,更以非遗之韵浸润民心、以红色精神凝聚力量,推动传统文化根脉延续与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非遗主题公益集市活动接地气、有温度,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邻里距离,期盼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盛宴走进乡村。
(《老年体育》报 吴晓泉 报道)
小雪启智润家风 母爱赋能奋斗路——孙魁76次赴莲池书院授课 第116期家庭美德班圆满开班
2025-11-24
鼓韵燃乡野 非遗润民心——凤阳县老体协助阵板桥镇鼓乡公益集市活动
2025-11-24
2025-11-24
2025-11-23
2025-11-22
2025-11-21
“太古遗音——古琴巡回音乐会”[全球巡回百场计划第五十六场]成功在京举行
2025-11-20
经纬织岁月,文心探温情——《毛纺厂在西北偏北》研读文集(一)
2025-11-20
2025-11-19
优秀女诗人一米阳光(赵宏娟)携诗集《梅朵》做客《作者面对面》直播活动
2025-11-19
从范雨素《久别重逢》和文澜珊《山河故人》中,探究女性书写的主体性觉醒分享会在京顺利举行
2025-11-19
以爱为光,以心为桥——“关注‘她'力量·点亮‘童'心路”项目阶段性成果纪实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文化新闻] 小雪启智润家风 母爱赋能奋斗路——孙魁76次赴莲池书院授课 第116期家庭美德班圆满开班
2025-11-24
[文化新闻] 鼓韵燃乡野 非遗润民心——凤阳县老体协助阵板桥镇鼓乡公益集市活动
2025-11-24
2025-11-24
[文化新闻] 乡愁,细节刻画中的情感——读恩泽的诗《父亲的村庄》
2025-11-23
2025-11-23
2025-11-22
[征文活动] 首奖五万元 | 第二届「百年丁香诗会」全球征文大奖赛
2025-11-22
2025-11-22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