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精神与西式哲学》出版信息:
著者:黄根生
字数:330千字
出版发行: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1001-7
定价:88.00元
近日,广东诗人、学者黄根生撰写的33万字的学术专著《东方精神与西式哲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作品是作者继《文化与超越(上、下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同步导读》等后又一部聚焦中西哲学比较与融通的哲学社科专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由重庆著名书法家、诗人李尚朝友情题写书名,使本书从外到里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多元审美趣味,艺术与哲学同在,可谓诗人间强强联手合作,打造了一部“制作精美”的中西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力作,堪称对学界的鸿篇巨献,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李尚朝书法)
据悉,黄根生先生十数年来一直甘心坐“冷板凳”,专注中西哲学的对比融合研究,此次《东方精神与西式哲学》的面世,相比前作,该书最大创新和学术贡献至少有三:
一、基本把东方哲学的“神秘性”面纱给撕掉了,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基本概念范畴和严谨理论体系。书中指出,儒家以真“仁”(仁心、善念,知行合一)贯穿内圣外王之道;道家以“道”为绝对知识参照并提出“几近于道”的人生正道或社会正解;佛家以“自性”即清净心的回归而倡导一切皆空、即心即佛。可谓论证严密,体系清晰,从而把东方哲学在大家心目中一贯的“神秘性”“不可解”作了反向的校正。
二、把西方哲学按照“自然—人—精神”直至“语言转向”的由客观世界观察到主观世界反思、由哲学理论建构到语言哲学解构(或分析)的思路进行了重整。纵观西方哲学世界,无论中西学者作何审查和观照,都习惯以时间为线索,贯穿古往今来的诸多传承创造理论,而此书则着力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更清晰晓畅和逻辑直观的笔法指出“自然—人—精神”的哲学主要论题,并从“语言转向”的视角探讨和定位维特根斯坦哲学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贡献,九九归一,可谓语言结构严谨,理论创新迭出,令人脑洞大开、耳目一新。
三、把东方精神也纳入了西方乃至世界哲学范畴,融通了中西思想的“天堑”鸿沟。按该书推论,如果按照“自然—人—精神”的线索重整世界哲学,那么中国哲学和东方精神,无疑也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位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顶端,从而为“凡夫俗子”们的超凡入圣之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这在西方世界几乎认为不可思议。更进一步地,如果中西哲学合璧,除了自然科学哲学领域的大一统外,即便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等的多个层面上,则既有了科学的一致的人性论断,也有了高尚的公认的道德襟怀,由此古今中外哲人或伟人或大人们所深心期待的“大同世界”将指日可待。
全书内容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概括儒道佛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核心思想,同时运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及其范畴透视中、西方文化与哲学之间的理论互鉴与融通之处,以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中的儒道佛哲学精神和西方哲学辩证范畴及其方法论传统的碰撞与交流。下篇从西方哲学原著精华诠释角度历陈西方哲学思想“自然—人—精神”的思路进程,同时针对语言转向背景下现代分析哲学的热点“维特根斯坦哲学”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现代改进,将后期维特根斯坦代表作《哲学研究》从八个方面作系统和融贯性解析。
总体地看,该书精简凝练,语言文字表达与图表诠释说明并茂,自然语言描述法和众多图表分析手段相互补充佐证、互释通鉴,既有利于读者细品文字悟深意,又能帮助迅速掌握各章节内容及思想线索。
日前,该书已在京东、当当、天猫、苏宁易购和拼多多等商城上市并热售。
作者简介
黄根生,笔名阿里,现居广州,博士学历,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革广东省委会第十四届委员会高层协商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校教师。已正式出版《东方精神与西式哲学》(2023.12)、《文化与超越(上、下卷)》(2020.1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同步导读》(2014.6)、《周易哲学研究》(2024.1)等学术著作5部,《阿里诗选》(2020.12)、《另类天堂》(2005.4)、《冷漠的行走》(2006.7)、《新启蒙诗选》(合作,2015.10)、《四瓣朝南一瓣朝北》(合作,2007.12)等诗集5部,主编《中国校园新诗年鉴2017》(2018.1)1部。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