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夜,江西省武宁县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2025年武宁采茶戏元宵节专场演出”在武宁大剧院精彩上演。活动由中共江西省武宁县委宣传部、武宁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武宁县文化馆、陈琴艺术工作室承办,江西华强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武宁县采茶戏剧团协办,九江市非遗中心、九江市演艺交流促进中心、武宁宁茂煌采茶戏剧团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江西四大采茶戏之一的武宁采茶戏是武宁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旋律,更是需要每一代武宁人去担当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此次演出有把武宁采茶戏五次送上央视的陈琴,首次集中为父老乡亲表演,也有多位民间老艺人以质朴的原生态腔调,讲述流传千年的故事,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艺术家们同台献艺,不仅给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也是对武宁采茶戏的一次深情致敬。
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众多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荟聚一堂,不仅有传统的武宁采茶戏剧目,如《姊妹观灯》《包龙图》等,还有保留了武宁采茶戏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的创排剧目和戏歌,如陈琴编排的《饮酒》和《水调歌头》,这些节目巧妙编排、互相穿插,焕发异彩。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共同见证了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艺术盛宴。
晚会亮点频现,高潮迭起。陈琴创排的《贵妃醉酒》作为开场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杨贵妃的千娇百媚、柔肠百转,在陈琴的演绎下,仿佛穿越时空,向观众款款走来。
陈琴表演创排采茶戏版《贵妃醉酒》
山水武宁,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巍峨。武宁采茶戏既有婉转细腻的抒情,更不乏阳刚雄浑的气质。上河派名家宋后权带来的《包龙图》选段,粗犷豪放、雄浑有力,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武宁采茶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场的一位北京戏曲爱好者说,他听过京剧的包公、秦腔的包公以及许多地方的包公,但是他听到宋后权的现场,完全被震撼住,觉得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剧种的演绎。
宋后权表演传统剧目《包龙图》
随后,上河派茶戏艺术家宁建琴、宁建华、叶小荷带来的《姊妹观灯》应景又逗趣,原汁原味的方言、淳朴活泼的唱腔,表现了正月十五观花灯猜灯谜的乐趣,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武宁采茶戏的特殊乡情。
宁建琴、宁建华、叶小荷表演《姐妹观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武宁采茶戏都脱胎于赣北这片土地,根出同源、同频同脉。武宁采茶戏戏歌《饮酒》,用陶渊明的经典名篇碰撞传统采茶戏的音乐元素,既保留了武宁采茶戏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和审美,野逸、静谧、深情满满,让观众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艺术的魅力。
陈琴表演根据武宁茶戏唱腔改编的陶渊明《饮酒》
陈琴演绎的武宁采茶戏经典唱段《三山绿水美景多》以及戏歌《水调歌头》,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三山绿水美景多,牛郎织女度银河”,这是武宁采茶戏里最经典的唱腔,也是刻在武宁人基因里的旋律,称得上是武宁茶戏的主打歌。陈琴把这段经典唱腔带到央视舞台,同时送去的还有MV中武宁美丽的山水。这段表演视频在2024年被央视《一鸣惊人》栏目选为建国75周年献礼特别节目。这份殊荣证明了武宁采茶戏的无穷魅力。
陈琴表演传统唱腔改编的《三山绿水美景多》(《天仙配·下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武宁采茶戏邂逅大诗人苏东坡,又会演绎出什么佳话。陈琴不仅敢对标四大剧种,还大胆编创千古名篇。武宁采茶戏腔调丰富,有“九板十八腔”之称,“北腔叙家常,快板火烧房,二六郑重事,叹腔动哀肠,落魂归地府,花调跳粉墙,夹白补不足,为下先转腔”,给陈琴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和灵感。武宁采茶戏歌《水调歌头》深沉慷慨、一唱三叹,充满千古忧思,极具艺术渲染力。
陈琴表演2024年创排的武宁茶戏版《水调歌头》
提到武宁采茶戏的破圈之作,不得不提的就是《游园惊梦》。这是陈琴第一次上央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无比细腻的演绎,赢得了央视导演、评委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誉,让戏曲专家惊呼武宁采茶戏达到了三个突破:质的突破、雅俗的突破、板腔体到曲牌体的突破。
陈琴、程哲蓉、黄欣如表演创排武宁茶戏版《牡丹亭·游园惊梦》
在演出的尾声,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合唱了由武宁才子、《武宁好客气》作者黎隆武作词的《九咏武宁》,激情高歌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大合唱,旋律汇聚成浓浓的春意。随着《九咏武宁》的悠扬旋律在空气中回荡,这场精彩纷呈的元宵节专场演出也圆满落下帷幕。
全体演员合唱由黎隆武作词歌唱家乡的茶戏歌曲《九咏武宁》
演出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让观众们更加深入了解武宁采茶戏的历史和文化。在互动中,陈琴倾诉了自己对武宁采茶戏和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她说武宁人一定要有文化自信,武宁采茶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用自己的心血、智慧、热情滋养浇灌出来的,她会继续从事武宁采茶戏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陈琴不仅是武宁采茶戏的传承者,更是创新者,她大胆对标中国四大剧种,用武宁采茶戏去演绎昆曲《牡丹亭》、京剧《贵妃醉酒》、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名段,展现了武宁采茶戏丰富的表现力和变化无穷的魅力,成功让武宁采茶戏破圈,走向全国。
主持人张雷采访表演艺术家,一起与观众互动,介绍武宁茶戏历史
武宁县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批字文学工作者到现场观看采风,县作协主席熊小平盛赞,“土得掉渣”的武宁采茶戏竟如此唯美、梦幻!此次的演出表明,传承和庚续非遗文化,光大创新是唯一出路,在传统里扎根深耕、大胆借鉴融合,深度融入时代与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武宁采茶戏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武宁采茶戏或许又能焕出新彩。
中国是非遗大国,2024年中国春节申遗成功,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掀起了非遗保护、振兴的热潮。此次专场演出既体现了文化工作者在地方剧种传承保护工作有所突破,同时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家乡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我们满怀信心,武宁采茶戏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人:张雷 摄影:翁弟亮 柯伊白 邓京丽 夏水槐 俞文晖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