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燕达金色年华康养中心办得很火。在北京,不少老年人都知道“燕达”这个名字。在知道的人当中,有的是听别人说的,有的是三天两夜免费来参观过的,也有的是试住过的。大体上可以说,来到这里后,感觉都很好。目前,已有6千多人长住在这儿,他们中95%来自北京,其中不少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的老干部,也有不少是大学老师和科研前辈。除了80岁以上,也有一定数量的70多岁退休不算太久的半老翁媪。据说,燕达的“燕”字,指的是“燕翔五洲”,“达”字指的是“达仁济世”。这名字起得很豁亮,寓意也很好,至少表达了创业者对老人的祝福和美好的心愿。这些年,康养事业在全国范围内雨后春笋,供远大于求,竞争十分激烈,能够在北京这样的近两千万人口的都市里有些名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以想象,燕达平时得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呀!最近燕达又推出了第四期养老社区,使这个康养机构更加完美,规模更大。
谈到养老,老年人最担心的是看病。这里的医疗体系很过硬,完全可以令人放心。宿舍楼内有护士站,24小时昼夜值班。长者根据不同阶段的年龄需要,由中心统一配备护工,护工经过专门培训,护理得很好。各区院内都有门诊部,可以开药,理疗和做常规性检查,养护中心自开一家三甲医院,各科俱全,得到了卫生部门的批准。北京三家具有权威资质的合同医院——天坛医院、朝阳医院和北京中医院根据需要派专家前来会诊,处理疑难病症,也做大手术。
这里的一日三餐也很讲究。主食和辅食种类都很多,讲究清谈,做工精细,吃得舒服,价格便宜。中午的自助餐有8道热菜,3道精品小菜,3种大众主食,2种养生粗粮,2种中西糕点,1种风味小吃,2种时令水果,2种美味汤羹,2种鲜果饮品。每顿敞开吃,总共才29元。请问,哪里还会有这么便宜的伙食?中午除自助餐,还有清真餐,病号餐,低油、少盐、无糖暖心餐,零点特需营养餐,每次拿饭时服务人员都递给一叠厚厚的免费餐巾纸,餐台上还备有足够的大蒜和辣椒油。
这里的老年大学也搞得有声有色。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包括健身、棋牌、书画班、声乐课、卡拉0开、电影播放、文史讲座、手工艺制作、文艺演出和各种比赛等都安排得合理、适度。游泳馆就在楼下,水温29度,余氯0.3,PH值7.4,水面清澈见底。地下两层设备,一为停车,二为连通各楼,便于雨天使用。有专人天天打扫宿舍卫生,所有服务设施、住房、室外环境、绿化、清洁、院落规划、草木园林、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没的说,样样拿得出手,不然怎么能在这强者如林的竞争中烁烁闪光,十多年久盛不衰?
我了解燕达,最初是听别人说的,但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夏天,我随单位里两位尊敬的老前辈到这里三天两晚参观过,感觉果然名不虚传。上个月我又来到了这里,再度体验生活,又加深了我去年夏天的印象。正是这叠加式的印象累计,促使我不能不动笔想写点什么。
在这里,护士站、食堂、门诊部、游泳馆、老年大学里面的工作人员,房间打扫和院落卫生等各大类服务人员,甚至高中层管理人员,也都多为当地河北人。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自古以来,形成“重然诺,轻生死”的可贵性格。从古代荆轲、廉颇,到近代狼牙山五壮士,从抗战时期“母亲送儿打日寇”,到解放战争平山县人民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节省下来养活党中央机关,留下 了多少佳话!
河北大地也哺育了燕达人。燕达人大气,心眼实诚,善良,有度量,理解、包容和善待老人。不计较小事,举止端庄,善于控制和调解自己的情绪。我还从未见到过他(她)们在工作中有任何哪怕是稍微一丁点的烦躁情绪的流露。在当今社会,能做到这一点已属相当不易!
燕达人识大体,顾大局,有高度,有格局,注重宏观思维,紧紧围绕为老同志服务的宗旨,搞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摆架子,不落俗套,不讲形式,只讲效率。我所认识的三期总管王宇副总经理对养老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浑身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连走路都比别人快。她总是深入基层,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在她的带领下,燕达三期这部老同志服务机转动得如行云流水,顺畅有序。又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旋律与节奏完美融合。还像一幅丹青作品,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柔情与专注。
燕达人很善良。有一次早餐时我去晚了,便赶上和炊事员一桌吃饭,当我无意中谈到转基因玉米有害健康时,我明显看到,坐在我对面那位老师傅的脸上腾地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其实,现在全国都在吃转基因,已成普遍现实,这和他个人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但这种心理反映确足以说明这位老师傅的心很软,也很仁慈。
燕达人认真,细致,做事从不含糊。使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早晨,我亲眼看到打扫院子的一位农民兄弟撅着屁股,弓着腰,用手在抠藏在矮树墙里面的一快碎纸屑,这是何等认真的态度和宝贵的品质?我真后悔当时没有把他拍照下来。为确保空气质量,三期的院子里设计了吸烟厅。为方便腿脚不好的老年人,三期院内还设立了无障碍间,修建了弹性朔胶便道。
燕达人淳朴。他们不讲究穿戴,但衣服干净整洁。基本上没有见到任何一位女同志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妖里妖气。她们的朴素大方给人留下了美好和可以信赖的印象。他(她)们虽然不是很善于言谈表达,但工作中那份执着,那种认真所衬托出来的内心世界的充盈和饱满,脸上洋溢着的自信、包容和沉稳,令人如饮杜康,沉醉其中。
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把精力和心血用到养老事业上的燕达创业人李怀老先生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担当,我们不能不为他点赞。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南宋诗人杜范,他在《和阳字韵》七绝诗中写道:
又还秋色到英觞,
检点东篱次第黄。
碧水连天无限思,
栏杆无奈带斜阳。
在这首诗中,诗人虽然没有直接指出老人,但还是通过斜阳表达了他暗含的对暮年黄昏的隐逸之思。我把杜范的诗意延伸到燕达对老人的关爱,步其原韵,成七律一首,以表达此刻我对燕达全体员工和领导的敬意和赞美之情,也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尾。
七律·燕达金色年华康养中心抒怀(平水韵·七阳)
燕赵依然底蕴强,
悲歌慷慨重情商。
筑巢翔鸟寻高地,
觅蕊飞蝶奔艳阳。
有幸暮年栖此处,
无缘花甲走他乡。
闲观眼下潮白水,
流淌涟漪遍体香。
作者孙国远,原国家机关外语干部,现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2025-08-05
2025-08-05
2025-08-04
2025-08-04
《弦上匠心,奏响岁月传奇》—— 一位乐器修理师的传奇人生与传承梦想
2025-07-29
助燃城市“烟火气”,伏羊节点亮消费新图景——2025’中国徐州第22届彭祖伏羊节(上海会场)开幕
2025-07-26
老挝山河大学老子学院在首都万象开展“公益健康,老中同行”慈善义捐义诊活动
2025-07-22
2025-07-22
台湾红藜“源”动两岸 ——粤北试种项目成果亮相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2025-07-13
2025-07-13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